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384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碱式滴定管由滴定玻璃管、橡胶管、玻璃珠、玻璃滴嘴构成。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检测,使用时用食指和拇指挤压有玻璃珠的橡胶管,通过挤压令橡胶管和玻璃珠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使碱性溶液顺利滴出。但是,传统碱式滴定管的特殊构造导致其自身众多缺点:①由于滴液时需要两指夹持,脱离两指无法操作,因而传统滴定管操作起来极其不便;②适用于短时间实验操作,但是不利于长时间操作,长时间滴定操作时会造成手指酸疼,发力困难;③由于滴定速度受到手指压力的控制,但是无法保证指压的恒定,因此匀速滴定难以实现,对部分要求长时间匀速滴定的实验的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④手指的汗液附着在橡胶管上加速了橡胶管的老化。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碱式滴定管操作困难、徒手操作过于费力、速度难以控制、长时间操作易疲劳等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不仅能完全替代手指操作,而且能高效的实现匀速滴定的稳定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架、螺纹贯穿所述U型支架一侧的调节螺栓,所述U型支架一侧和所述调节螺栓的内端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滴定管的垫层。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改进在于:所述垫层为橡胶垫层。所述调节螺栓的外端部设置有旋转手柄。本实用新型的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用于碱式滴定管与现有的碱式滴定管装置相比,其突出的优点在于:①由于橡胶垫层自身具有弹性,可以近似起到模拟手指的作用。因此,实验者可紧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完成试验,脱离了手指挤压操作,排除了人力操作时的种种不便。②当此种开关的调节螺栓旋转至一定程度后,其与玻璃珠之间的将产生恒定不变压力进而固定玻璃珠与橡胶管壁之间的间隙,因此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自由的控制滴定速度的大小。③满足对滴定速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大部分碱液滴定操作,令实验结果更为理想。④由于橡胶垫层与橡胶管壁直接接触取代了手指接触,可极大地减少汗液对橡胶管的侵蚀,延长了橡胶管的使用寿命。⑤本实用新型用于碱式滴定管滴定,其开关实用性强,可即开即关,操作灵活,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U型支架;2、调节螺栓;3、旋转手柄;4、橡胶垫层;5、玻璃珠;6、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U型支架、螺纹贯穿所述U型支架一侧的调节螺栓,U型支架一侧和调节螺栓的内端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滴定管的垫层。其中,U型支架材料为普通硬质塑料,U型的设计是为了便于卡住碱式滴定管玻璃珠。橡胶垫层4材质为普通橡胶,一个橡胶垫层4与U型支架I通过粘结剂固结,另一个橡胶垫层4与调节螺栓2的内端部通过粘结剂固结,可方便拆卸组装。调节螺栓2与旋转手柄3材料均为普通硬质塑料,两者焊接为一体不可拆分。参照图2,使用时,旋转调节螺栓2可以实现穿过该中心孔,实现调节螺栓的左右移动。旋转手柄3焊接在调节螺栓2的右侧,轻松实现旋转操作的进行。橡胶垫层4分别固结在调节螺栓2内端部以及U型支架左侧,实现模拟手指操作。通过旋转调节螺栓2调节玻璃珠5与橡胶管6的管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自由地稳定控制滴定速度的大小。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支架、螺纹贯穿所述U型支架一侧的调节螺栓,所述U型支架一侧和所述调节螺栓的内端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滴定管的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为橡胶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的外端部设置有旋转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该滴定管用滴定开关装置,包括U型支架、螺纹贯穿所述U型支架一侧的调节螺栓,所述U型支架一侧和所述调节螺栓的内端部分别设置有夹持滴定管的垫层。该开关装置不仅能完全替代手指操作,而且能高效的实现匀速滴定的稳定控制。
文档编号G01N31/18GK202994752SQ2012207026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晨旭, 李毅, 陶建强, 臧文杰, 赵玲, 刘桐 申请人:长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