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文档序号:617231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所述采样测量变压器各侧的电压、防爆管,根据采样值计算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再计算各侧功率差异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变压器、油箱损耗的历史数据比较,根据其损耗的变化趋势,诊断出变压器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故障及故障的程度。本发明的优点:系统结构简单,工程实施方便,无需对变压器本身做任何改动;并还具有其它多种辅助功能如实时监测变压器各侧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
【专利说明】 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器可靠性方法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损耗变化趋势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电力变压器是输变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是输变电站的核心设备。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近年来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水平虽有提高,但远远满足不了电力系统的要求,电力变压器的故障时有发生。统计资料表明,匝间短路是电力变压器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造成匝间短路的原因很多:如线圈制造时工艺粗糙,使绝缘受到机械损伤;高温使绝缘老化;在电动力作用下使线匝发生轴向位移,将绝缘磨损等等。目前,对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比较有效的是气相色谱分析,它根据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的色谱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及早地发现变压器的内部缺陷,其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它主要用于定性分析,有三个明显的不足:一是不能定位判断故障;二是反应慢、周期长;第三点是它不易捕捉到突然性故障征兆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快速地诊断出变压器匝间短路的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解决的方法方案是: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所述采样测量变压器各侧的电压、电阻、电流、绕组、油箱、防爆管,根据采样值计算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再计算各侧功率差异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变压器、油箱损耗的历史数据比较,根据其损耗的变化趋势,诊断出变压器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故障及故障的程度。所述变压器、防爆管和线路无故障状态下的实际损耗是根据变压器现场实际状态决定,在系统投入运行前应确认变压器没有故障,这时,测量变压器、绕组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其各相各侧的电流、绕组、电压,计算变压器的损耗,根据这种损耗拟合出该变压器的正常状态下的损耗曲线,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其电流、电压的关系曲线。
[0005]通过变压器的采样测量值计算每相各侧的功率,进一步计算出各相的损耗增量,根据三相损耗增量变化规律的不同,诊断出故障绕组所在的相。
[0006]本发明的优点:可及早地诊断出电力变压器轻微的匝间短路故障;能进行故障的定相,即判断出故障发生在哪一相绕组,可在线诊断;系统结构简单,工程实施方便,无需对变压器本身做任何改动;并还具有其它多种辅助功能如实时监测变压器各侧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所述采样测量变压器各侧的电压、电阻、电流、绕组、油箱、防爆管,根据采样值计算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再计算各侧功率差异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变压器、油箱损耗的历史数据比较,根据其损耗的变化趋势,诊断出变压器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故障及故障的程度。所述变压器、防爆管和线路无故障状态下的实际损耗是根据变压器现场实际状态决定,在系统投入运行前应确认变压器没有故障,这时,测量变压器、绕组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其各相各侧的电流、绕组、电压,计算变压器的损耗,根据这种损耗拟合出该变压器的正常状态下的损耗曲线,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其电流、电压的关系曲线。
[0008]通过变压器的采样测量值计算每相各侧的功率,进一步计算出各相的损耗增量,根据三相损耗增量变化规律的不同,诊断出故障绕组所在的相。
【权利要求】
1.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所述采样测量变压器各侧的电压、电阻、电流、绕组、油箱、防爆管,根据采样值计算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再计算各侧功率差异即变压器的损耗,与变压器、油箱损耗的历史数据比较,根据其损耗的变化趋势,诊断出变压器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故障及故障的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损耗变化的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变压器的采样测量值计算每相各侧的功率,进一步计算出各相的损耗增量,根据三相损耗增量变化规律的不同,诊断出故障绕组所在的相。
【文档编号】G01R31/06GK104345246SQ20131032708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宗有, 王光辉, 金鑫 申请人:青岛菲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