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1015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该装置是由定位盘、定位孔、中心圆台孔、定位圆环、铝制滑片开关、叶夹上片、定位钉、开关滑片导槽、泡沫垫、测试槽、铝制张力弹簧、叶夹下片、定位孔、平衡支点、卡轴、张力弹簧固定槽、测量孔、弹性卡口、张力弹簧防滑块、张力弹簧固定槽、固定柱和高密海绵环组成,在使用时,将铝制滑片开关推向前端遮住测量孔,使其不透光,压下叶夹后端,让待测肉质化叶片放入测试槽中,平衡约30分钟;准备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中的特制光纤前端插入高密黑色海绵环的圆孔尽量靠近定位盘中的中心孔,保持垂直角度,将铝制滑片开关向后推,不再挡住测量孔,启动仪器,开启调制荧光程序,让激光光束通过测量孔打在被测肉质化叶片上,仪器自动获取数据存储在仪器中,完成一个实验重复。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暗反应漏环境光,暗反应损伤幼嫩叶片组织等问题,该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维修、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是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生理行为。其中光系统II是光合作用中最敏感的部分。光系统II具有在常温下发射荧光的特点,通过探测植物绿色组织叶绿素荧光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光系统II的变化,从而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调制荧光仪是通过测定(讲述调制荧光仪的原理),其中在测定植物的潜在最大量子产量(Fv/Fm),以及植物的非光化学淬灭时需要得到最大叶绿素荧光Fm的参数,在测定这个参数时,首先需要叶绿体中被氧化的电子传递体完全还原,即处于开放态,再给予饱和光照。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程度的暗适应,使得电子传递体释放电子,处于开放态。暗适应的时间一般是30分钟左右,在野外强光条件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暗适应。要实现暗适应,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条件晚上来得到完全黑暗以自然实现暗适应,但是这样做受至IJ很多限制,所以在一般的光合测定仪都配有暗适应叶夹,以达到暗适应的目的。
[0003]大多数植物的叶片都是薄片状,所以仪器商生产的叶夹主要是针对这种薄片状的叶片的。而在干旱区分布有许多肉质化叶片的植物,或呈现圆柱状、或者是条柱形,尤其是肉质化的叶片含水率很高。在进行暗适应时就存在两个问题,一般常用叶夹不能将叶片完全夹住,叶夹边缘的缝隙就会漏光,暗适应不会彻底;其次,对肉质化的叶片,问题就更突出了,肉质化叶片多数含水率非常高,很娇嫩,很轻微的夹叶片的动作就会破坏叶片表皮的组织,损伤植物,甚至经常将叶片夹断。既有夹不紧漏光的问题,又有很容易产生的对叶片的损失问题,这些原因严重限制了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在干旱区荒漠植物生理测量中的使用。基于此,我们在实际使用仪器中对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的暗适应叶夹进行了改造,以提高它在干旱区植物生理测量中的准确度,提高利用率。
[0004]现有技术对肉质化嫩叶的测试存在的缺点:
[0005]材质:铝制材料制作的备件,偏薄,在使用时叶夹暗叶夹DLC-B的边角变得锋利常常损坏肉质化嫩叶。
[0006]开关滑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反复使用,铝制的开关滑片被磨损,磨损残留物阻塞开关滑片运动,没有导向滑道,使用时推拉困难,位置左右偏移,测试时很难轻松推开,动作延时造成环境光对暗适应测试的影响。
[0007]黑色泡沫垫-厚度较薄柔软度不够使叶夹握持片表面对肉质化嫩叶遮挡不严漏光,以环境光对暗适应测试的影响。
[0008]铝制薄片材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特别是野外风沙严重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很容易积累细沙使得开关滑片推拉困难,阻力增大,这样在用力推拉大反复过程中容易将叶夹握持面扭曲变形,使被测叶片握持面发生变化,出现握持不紧、固定不平、渥光。以致黑色泡沫垫表面具的握持张力不匀。对被测试叶片难以起到握持固定作用。
[0009]测量孔-与测试面成直角,测试时由于特制光纤具有较长的长度,较大的刚性(不柔软)插入时具有较大的类似杠杆的作用力,往往不能保持叶夹平稳固定容易损害肉质化嫩叶。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该装置是由定位盘、定位孔、中心圆台孔、定位圆环、铝制滑片开关、叶夹上片、定位钉、开关滑片导槽、泡沫垫、测试槽、铝制张力弹簧、叶夹下片、定位孔、平衡支点、卡轴、张力弹簧固定槽、测量孔、弹性卡口、张力弹簧防滑块、张力弹簧固定槽、固定柱和高密海绵环组成,在使用时,将铝制滑片开关推向前端遮住测量孔,使其不透光,压下叶夹后端,让待测肉质化叶片放入测试槽中,平衡约30分钟;准备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中的特制光纤前端插入高密黑色海绵环的圆孔尽量靠近定位盘中的中心孔,保持垂直角度,将铝制滑片开关向后推,不再挡住测量孔,启动仪器,开启调制荧光程序,让激光光束通过测量孔打在被测肉质化叶片上,仪器自动获取数据存储在仪器中,完成一个实验重复。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暗反应漏环境光,暗反应损伤幼嫩叶片组织等问题,该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维修、使用方便。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定位盘、定位孔、中心圆台孔、铝制滑片开关、叶夹上片、定位钉、开关滑片导槽、泡沫垫、测试槽、铝制张力弹簧、叶夹下片、定位孔、平衡支点、卡轴、张力弹簧固定槽、测量孔、弹性卡口、张力弹簧防滑块、张力弹簧固定槽、固定柱和高密海绵环组成,在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的边沿处呈三角对称开有定位孔(2),在定位盘(I)的外沿上开有定位圆环(4),在叶夹上片(6)正面的一端设有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定位钉(7)与定位盘(I)中的定位孔(2)扣合连接,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中心开有测量孔(17),高密海绵环(23)扣合在定位盘(I)上;叶夹上片(6)正面上开有开关滑片导槽(8),铝制滑片开关(5)嵌入开关滑片导槽(8)中前后滑动,在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19),并在弹性卡口(19)之间固定张力弹簧防滑块(20),张力弹簧防滑块(20)的一端为平衡支点(18),沿张力弹簧防滑块(20 )对应处开有张力弹簧固定槽(21);在叶夹下片(12 )的一端对称开有定位孔(13 ),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两侧固定有张力弹簧固定槽(16),沿张力弹簧固定槽(16)之间设有平衡支点(14)和卡轴(15);在泡沫垫(9)的正面中间位置开有测试槽(10),泡沫垫(9)背面对称设有固定柱(22 )。
[0012]泡沫垫(9)背面的固定柱(22)与叶夹下片(12)的一端定位孔(13)扣合连接;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6)与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 19)扣合固定。
[0013]铝制张力弹簧(11)为V型状,铝制张力弹簧(11)的开口端置于叶夹上片(6)背面上的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中,铝制张力弹簧(11)的另一端非开口端靠近张力弹簧防滑块
(20),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与叶夹下片(12)中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5)扣合固定,叶夹上片
(6)背面上的平衡支点(18)与叶夹下片(12)中平衡支点(14)扣合,叶夹上片(6)背面两侧的弹性卡口(19)与叶夹下片(12)两侧的弹簧固定槽(16)扣合固定。
[0014]高密海绵环(23)中心突出的圆台与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扣合,高密海绵环
(23)的外沿与定位盘(I)外沿的定位圆环(4)的内沿扣合固定。
[0015]定位盘(I)、定位孔(2)、定位圆环(4)定位钉(7)、泡沫垫(9)、定位孔(13)、固定柱(22)和高密海绵环(23)均为黑色。
[0016]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材料均为PVC制,其中:
[0017]黑色定位盘:通过特制光纤测量头与黑色定位盘中心孔比对,使特制光纤工作光速准确进入测量孔,同时较大黑色定位盘使得开关滑片在推拉的隐藏距离增加了,很好地阻止了环境光;
[0018]黑色定位盘定位孔:既起到连接固定座用,同时也起到特制光纤定位指示作用;
[0019]黑色泡沫中心孔:特制光纤头前沿与黑色泡沫中心孔紧密接触以防止漏光,黑色是为了不反光;
[0020]铝制滑片开关:关闭后阻止环境光进入测量孔,测试前用于遮挡环境光对暗适应测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得滑片前后推拉有一定的阻尼不会轻易滑落,其阻尼大小可由弧度大大小来调节;
[0021]叶夹上片:握持肉质化嫩叶以便操作;
[0022]黑色定位盘定位钉:既起到连接固定座用,同时也起到特制光纤定位指示作用;
[0023]开关滑片导槽:使开关滑片定向滑动不至于左右晃动;
[0024]黑色泡沫垫:使叶夹握持肉质化嫩叶的片表面不反光,以阻止环境光对暗适应测试的影响。其上下厚度总和高度不超过平衡支点高度2_,以便肉质化嫩叶与黑色泡沫垫紧密相贴不至于漏光。
[0025]测试物沟槽:开口 3mm X 3mm ;
[0026]铝制张力弹簧:使人工握持时有一定阻尼以便测试时可以一定在范围的移动,能够保持叶夹握持面对叶片有适度的压力不至于被测叶片脱落;
[0027]叶夹下片:握持肉质化嫩叶以便操作;
[0028]黑色泡沫垫定位孔:起到连接固定座用;
[0029]叶夹下片平衡支点:防止叶夹前端意外受压力损伤肉质化嫩叶其高度比叶夹握持片上下片平行时的距离小l_2mm,其目的是为了压紧肉质化嫩叶表面;
[0030]卡轴:用来连接叶夹上片;
[0031]张力弹簧固定槽:防止张力弹簧从后方弹出;
[0032]测量孔:特制光纤测试通道;
[0033]叶夹上片平衡支点:防止叶夹前端意外受压力损伤肉质化嫩叶其高度比叶夹握持片上下片平行时的距离小l_2mm,其目的是为了压紧肉质化嫩叶表面;
[0034]弹性卡口:连接叶夹上片和叶夹下片;
[0035]张力弹簧防滑块: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张力弹簧向前移动;张力弹簧固定槽为防止张力弹簧从后方弹出;
[0036]高密黑色海绵环:缓冲特制光纤头与叶夹的作用力,有效阻止环境光影响进入暗室防止漏光。通过高密黑色海绵环圆孔孔套在特制光纤头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正面示意图;
[00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各部件背面示意图;[0040]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密海绵环仰视图;
[0041]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密海绵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并给出实施例;
[00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定位盘、定位孔、中心圆台孔、铝制滑片开关、叶夹上片、定位钉、开关滑片导槽、泡沫垫、测试槽、铝制张力弹簧、叶夹下片、定位孔、平衡支点、卡轴、张力弹簧固定槽、测量孔、弹性卡口、张力弹簧防滑块、张力弹簧固定槽、固定柱和高密海绵环组成,在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的边沿处呈三角对称开有定位孔2,在定位盘I的外沿上开有定位圆环4,在叶夹上片6正面的一端设有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定位钉7与定位盘I中的定位孔2扣合连接,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中心开有测量孔17 ;叶夹上片6正面上开有开关滑片导槽8,铝制滑片开关5嵌入开关滑片导槽8中前后滑动,在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 19,并在弹性卡口 19之间固定张力弹簧防滑块20,张力弹簧防滑块20的一端为平衡支点18,沿张力弹簧防滑块20对应处开有张力弹簧固定槽21 ;在叶夹下片12的一端对称开有定位孔13,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两侧固定有张力弹簧固定槽16,沿张力弹簧固定槽16之间设有平衡支点14和卡轴15 ;在泡沫垫9的正面中间位置开有测试槽10,泡沫垫9背面对称设有固定柱22与叶夹下片12的一端定位孔13扣合连接;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6与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 19扣合固定;
[0044]铝制张力弹簧n为V型状,铝制张力弹簧11的开口端置于叶夹上片6背面上的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中,铝制张力弹簧11的另一端非开口端靠近张力弹簧防滑块20,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与叶夹下片12中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5扣合固定,叶夹上片6背面上的平衡支点18与叶夹下片12中平衡支点14扣合,叶夹上片6背面两侧的弹性卡口 19与叶夹下片12两侧的弹簧固定槽16扣合固定;
[0045]高密海绵环23中心突出的圆台与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扣合,高密海绵环23的外沿与定位盘I外沿的定位圆环4的内沿扣合固定;
[0046]定位盘1、定位孔2、定位圆环4、定位钉7、泡沫垫9、定位孔13、固定柱22和高密海绵环23均为黑色;
[0047]使用时将铝制滑片开关5推向前端,即关闭铝制滑片开关5,使测量孔17不透光;压下叶夹后端,将待测肉质化叶片放入测试槽10中,平衡约30分钟;
[0048]准备仪器,将仪器中特制光纤前端插入高密黑色海绵环23的圆孔尽量靠近黑色定位盘I中的中心孔3,保持垂直角度,将铝制滑片开关5推向后端,以便铝制滑片开关5不再挡住测量孔17,启动仪器,开启调制荧光程序,让激光光束通过测量孔17打在被测肉质化叶片上,仪器自动获取数据存储在仪器中,完成一个实验过程。
[004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该装置对囊果碱蓬的实验实例如下: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肉质化叶片暗适应叶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定位盘、定位孔、中心圆台?L、铝制滑片开关、叶夹上片、定位钉、开关滑片导槽、泡沫垫、测试槽、铝制张力弹簧、叶夹下片、定位孔、平衡支点、卡轴、张力弹簧固定槽、测量孔、弹性卡口、张力弹簧防滑块、张力弹簧固定槽、固定柱和高密海绵环组成,在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的边沿处呈三角对称开有定位孔(2),在定位盘(I)的外沿上开有定位圆环(4),在叶夹上片(6)正面的一端设有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 ),定位钉(7 )与定位盘(I)中的定位孔(2 )扣合连接,呈三角对称的定位钉(7)中心开有测量孔(17),高密海绵环(23)扣合在定位盘(I)上;叶夹上片(6)正面上开有开关滑片导槽(8),铝制滑片开关(5)嵌入开关滑片导槽(8)中前后滑动,在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 19),并在弹性卡口( 19)之间固定张力弹簧防滑块(20),张力弹簧防滑块(20)的一端为平衡支点(18),沿张力弹簧防滑块(20)对应处开有张力弹黃固定槽(21);在叶夹下片(12)的一端对称开有定位孔(13),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两侧固定有张力弹簧固定槽(16),沿张力弹簧固定槽(16)之间设有平衡支点(14)和卡轴(15);在泡沫垫(9)的正面中间位置开有测试槽(10),泡沫垫(9)背面对称设有固定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泡沫垫(9)背面的固定柱(22)与叶夹下片(12)的一端定位孔(13)扣合连接;叶夹下片(12)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6)与叶夹上片(6)背面一端两侧对称固定弹性卡口(19)扣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制张力弹簧(11)为V型状,铝制张力弹簧(11)的开口端置于叶夹上片(6)背面上的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中,铝制张力弹簧(11)的另一端非开口端靠近张力弹簧防滑块(20),张力弹簧固定槽(21)与叶夹下片(12)中的张力弹簧固定槽(15)扣 合固定,叶夹上片(6)背面上的平衡支点(18)与叶夹下片(12)中平衡支点(14)扣合,叶夹上片(6)背面两侧的弹性卡口( 19)与叶夹下片(12)两侧的弹簧固定槽(16)扣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密海绵环(23)中心突出的圆台与定位盘(I)中心圆台孔(3)扣合,高密海绵环(23)的外沿与定位盘(I)外沿的定位圆环(4)的内沿扣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盘(I)、定位孔(2)、定位圆环(4)定位钉(7)、泡沫垫(9)、定位孔(13)、固定柱(22)和高密海绵环(23)均为黑色。
【文档编号】G01N21/01GK203587493SQ20132082469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李利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