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4314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下位机包括通讯接口、控制主板、开关电源、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测试端口,上位机连接下位机上的RS-232通讯口,控制主板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通讯接口、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出端,控制主板的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连接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处理器和数据芯片控制开关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合理的充放电,同时通过采样芯片和处理器,把处理后的数据送给上位机,从而实时显示被测锂电池的电流、电压、容量状态等信息,同时具有断电保护、充电保护、以及锂电池的温度测量功能,可随时中断操作,重启后数据自动接续,设有两个通道,最高连机五十通道,机身小巧玲珑,便于携带,重量只有1.5kg。
【专利说明】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系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是对超级电容进行研究的基础部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采集与电容特性有关的状态值,比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
[0003]锂电池检测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第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了同时测试许多电池以提高产量,锂电池测试仪的通道数很多,此外,锂电池容量越高,则所需的充电电流越大,这意味着锂电池测试系统的功耗可能非常高,因此,锂电池测试仪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近,开关测试仪越来越多,它实现了比传统线性测试仪更高的效率。此外,高级电池测试设备已经实现了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第二,对充放电循环进行更精确的控制,为了缩短充电时间,多数用户首先选择恒流充电模式,然后切换到恒压充电模式。这就要求精确控制恒流模式与恒压模式的转换,避免过冲,此外,能源损耗产生的热量会引起漂移,影响系统的精度和安全性。第三,降低测试成本,除了测试仪本身的成本以外,测试时间和能耗也是测试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测试仪设计者需要使用某些先进的拓扑结构和技术来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精度,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如果电池的温度超过额定值,电池寿命可能会缩短,最差情况下,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电池破裂,甚至起火,鉴于这些原因,在充放电循环中,必须监测和控制锂电池单元的温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显示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池容量状态的锂电池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下位机包括通讯接口、控制主板、开关电源、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测试端口,所述上位机连接下位机上的RS-232通讯口,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通讯接口、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出端,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连接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入端。
[0006]控制主板电路中,处理器Ul的I脚分别连接电阻R102、芯片U31的5脚和芯片U3的4脚,处理器Ul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03、芯片U31的6脚和芯片U3的3脚,电阻R102另一端、电阻R103另一端和芯片U31的8脚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1的I脚、2脚、3脚、4脚和8脚接模拟地,处理器Ul的3脚连接芯片U2的4脚,处理器Ul的4脚连接芯片U2的3脚,处理器Ul的5脚连接芯片U2的2脚,处理器Ul的6脚连接芯片U2的5脚,芯片U2的I脚和6脚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2的7脚接数字地,芯片U2的8脚连接放大器U6的3脚,放大器U6的2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6的6脚、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92、电容C93和电容C94后输出信号DA_BUS,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电容C92另一端、电容C93另一端和电容C94另一端接数字地,放大器U6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6的7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ZO的2脚,放大器U6的1脚和8脚分别依次对应连接电位器RZO的3脚和1脚;
处理器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19脚,处理器U1的8脚分别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电阻R48,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8另一端后连接电压信号VCC,三极管T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66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和连接器针座JP2的A10端口,处理器U1的9脚分别连接电阻R25、二极管D1和电解电容C1,电阻R2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后接模拟地,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10脚分别连接电阻R87和芯片U30的2脚,处理器U1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88和芯片U30的5脚,处理器U1的12脚分别连接芯片U30的3脚和芯片U30的4脚,电阻R87另一端和电阻R88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0的6-8脚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30的9脚、10脚、11脚和12脚依次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器RJ452的6脚、5脚、4脚和3脚,芯片U30的14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13脚连接芯片U19的17脚;
处理器U1的14脚连接芯片U8的7脚,处理器U1的15脚连接芯片U11的1脚,处理器U1的16脚连接芯片U19的6脚,处理器U1的17脚连接芯片U19的5脚,处理器U1的18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1和电容C44,处理器U1的19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1另一端和电容C45,电容C4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5另一端和处理器U1的20脚,处理器U1的21脚通过排阻RS2的1脚连接芯片U12的1脚,处理器U1的22脚通过排阻RS2的2脚连接芯片U8的8脚,处理器U1的23脚通过排阻RS2的3脚连接芯片U8的6脚,处理器U1的24脚通过排阻RS2的4脚分别连接芯片U11的2脚、芯片U12的2脚和芯片U8的5脚,处理器U1的25脚通过排阻RS2的5脚分别连接芯片U11的3脚、芯片U12的3脚和芯片U8的4脚,处理器U1的26脚、27脚和28脚依次一一连接芯片U8的3脚、2脚和1脚,处理器U1的30脚连接芯片U19的3脚,排阻RS2的9脚和处理器U1的31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32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1脚和芯片U19的2脚,处理器U1的33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2脚和芯片U19的1脚,处理器U1的34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3脚和芯片U19的28脚,处理器U1的35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4脚和芯片U19的27脚,处理器U1的36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5脚和芯片U19的26脚,处理器U1的37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6脚和芯片U19的25脚,处理器U1的38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7脚和芯片U19的24脚,处理器U1的39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8脚和芯片U19的23脚,处理器U1的40脚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4的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和9脚通过排阻RS3连接端口 S1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4的1脚和排阻RS3的9脚连接电压信号VCC,端口 S1的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和芯片U4的10脚均接模拟地,芯片U19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75和振荡器XTA2,芯片U19的10脚分别连接电容C74和振荡器XTA2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和电容C74另一端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19的15脚分别连接电容C58、电容C56、电容C52、芯片U19的21脚和芯片U19的8脚并接模拟地,电容C5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6另一端、电容C52另一端、芯片U19的12脚、芯片U19的18脚、芯片U19的22脚和芯片U19的11脚后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19的20脚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6脚,芯片U19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18和光速耦合器IS02的7脚,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8脚,光速耦合器IS02的3脚通过电阻R12连接芯片U7的4脚,芯片U19的13脚通过电阻R27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3脚,光速耦合器ISOl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5和芯片U7的I脚,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7脚和光速耦合器ISOl的8脚,芯片U7的6脚通过电阻R24分别连接电容C65、电阻R21和芯片U18的I脚,电阻R21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5脚,芯片U7的7脚通过电阻R26分别连接电容C68、电阻R67和芯片U18的2脚,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4脚,芯片U7的8脚连接电阻R9 ;
所述芯片U3的I脚分别连接电容C112和电阻R89,电容C112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2脚,电阻R89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5的6脚和电阻R80,电阻R8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5和放大器U5的2脚,放大器U5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V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I脚和8脚——对应连接电位器RV的3脚和I脚,放大器U5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6和电阻R79,电阻R79另一端连接芯片U14的3脚,芯片U14的6脚和和15脚之间连接JP1,芯片U14的16脚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6脚、7脚和8脚并联后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13脚连接芯片U9的3脚,芯片U14的14脚连接芯片UlO的3脚,芯片U9的11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1脚、电阻R39和芯片U8的16脚并输出信号4051-A,芯片U9的10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0脚、电阻R40和芯片U8的17脚并输出信号4051-B,芯片U9的9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9脚、电阻R41和芯片U8的18脚并输出信号4051-C,芯片U9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11-18,芯片UlO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V1-V8 ;
芯片U8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30和芯片U15的I脚,芯片U8的12脚连接电阻R28,芯片U8的13脚分别连接电阻R31和芯片U13的I脚,芯片U8的14脚分别连接电阻R33芯片U13的2脚和芯片U15的2脚,芯片U8的15脚分别连接电阻R35、芯片U13的3脚和芯片U15的3脚,芯片U15的4脚、5脚、6脚、7脚、14脚、13脚、12脚和11脚依次——对应连接芯片U16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16的11脚连接继电器J1,芯片U16的12脚连接继电器J2,芯片U13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Vll和信号V12,芯片Ul I的4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2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9端口,芯片Ull的5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3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8端口,芯片U12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Kl和信号K2 ;
+12V电压信号通过电阻R84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U24、电解电容C80和放大器U17的3脚,放大器U17的4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17的6脚、电解电容C51和电阻Rl 18,放大器Ul7的7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1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电阻Rl 1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OV的I脚和放大器U23B的5脚,电位器ROV的3脚连接电阻RlOO,电位器ROV的2脚连接放大器U23A的3脚并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B的6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23B的7脚和端口 S3的I脚并输出信号0I_SET,放大器U23A的2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A的I脚、端口 S3的3脚和电阻RlOl,电阻RlOl另一端连接端口 S3的2脚并输出信号输出信号0V_SET ;
信号DA_BUS和信号Kl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2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2的I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2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A,采样芯片UU2的5脚连接放大器UU1的3脚,放大器UU1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4脚,放大器UU1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1的6脚通过电阻R57分别连接电阻R22、稳压二极管D4和稳压二极管D6,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1、电阻R23、稳压二极管D16和功率放大管M0S1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6另一端通过电阻R49连接电解电容CR1另一端和电阻R23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4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6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0的1脚和7脚,放大器U20的3脚通过电阻R29连接信号OI_STE,放大器U20的5脚通过电阻R32连接信号OV_STE,放大器U20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3脚、电阻R5A和放大器UU3的6脚,放大器U20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5脚、电阻R1A和放大器UU4的6脚,放大器UU3的1脚通过电阻R105连接电位器VR1的1脚,放大器UU3的8脚通过电阻R104连接电位器VR1的3脚,放大器UU3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1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A另一端和电阻R6A,电阻R6A另一端连接电阻RL1B,放大器UU3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A和电阻R8A,电阻R8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1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0S1D的源极,放大器UU4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A另一端和电阻R2A,电阻R2A另一端连接电容C7A、电阻R70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A另一端连接电阻R3A和电容C8A,放大器UU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A另一端和电阻R4A,电阻R4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A另一端、电阻R69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0S1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4和继电器J1的5脚,稳压二极管D34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2脚,继电器J1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信号DA_BUS和信号K1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6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6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6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B,采样芯片UU6的5脚连接放大器UU5的3脚,放大器UU5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14脚,放大器UU5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5的6脚通过电阻R58分别连接电阻R19、稳压二极管D21和稳压二极管D22,电阻R1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2、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14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4另一端通过电阻R56连接电解电容CR2另一端和电阻R20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1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2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1的1脚和7脚,放大器U21的3脚通过电阻R24连接信号OI_STE,放大器U21的5脚通过电阻R36连接信号OV_STE,放大器U21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3脚、电阻R5B和放大器UU7的6脚,放大器U21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2脚、电阻R1B和放大器UU8的6脚,放大器UU7的1脚通过电阻R107连接电位器VR2的1脚,放大器UU7的8脚通过电阻R106连接电位器VR2的3脚,放大器UU7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2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B另一端和电阻R6B,电阻R6B另一端连接电阻RL2B,放大器UU7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B和电阻R8B,电阻R8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2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源极,放大器UU8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8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B另一端和电阻R2B,电阻R2B另一端连接电容C7B、电阻R74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B另一端连接电阻R3B和电容C8B,放大器UU8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B另一端和电阻R4B,电阻R4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B另一端、电阻R73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0S2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5和继电器J5的5脚,稳压二极管D35正极连接继电器J3的2脚,继电器J2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000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讯接口为RS-232接口、RS-485接口或USB2.0接口。
[000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下位机与锂电池之间采用航空头接口或信号线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处理器和数据芯片控制开关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合理的充放电,同时通过采样芯片和处理器,把处理后的数据送给上位机,从而实时显示被测锂电池的电流、电压、容量状态等信息,同时具有断电保护、充电保护、以及锂电池的温度测量功能,可随时中断操作,重启后数据自动接续,设有两个通道,最高连机五十通道,机身小巧玲珑,便于携带,重量只有1.5kg。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驱动电路中处理器电路连接图。
[0012]图3为本发明驱动电路中采样电路连接图。
[0013]图4为图2中A部示意图。
[0014]图5为图2中B部示意图。
[0015]图6为图2中C部示意图。
[0016]图7为图2中D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请参阅图1一7,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下位机包括通讯接口、控制主板、开关电源、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测试端口,所述通讯接口为RS-232接口、RS-485接口或USB2.0接口,所述上位机连接下位机上的RS-232通讯口,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通讯接口、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出端,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连接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入端,公共电源为控制主板供电,控制主板的输入电压为AC220V/50HZ,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控制主板上的P+端口和GND端口,下位机与锂电池之间采用航空头接口或信号线连接,所述公共电源采用常规的电源模块,将室电220V/50HZ通过变压器输出15V/50HZ共两路供电,经过整流桥输出15V/-15V。其中15V通过稳压管输出9V/12V供电。-15V通过稳压管输出-9V供电,公共电源的12V除了为控制主板供电,同时也为散热风扇供电。
[0019]控制主板电路中,处理器Ul的I脚分别连接电阻R102、芯片U31的5脚和芯片U3的4脚,处理器Ul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03、芯片U31的6脚和芯片U3的3脚,电阻R102另一端、电阻R103另一端和芯片U31的8脚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1的I脚、2脚、3脚、4脚和8脚接模拟地,处理器Ul的3脚连接芯片U2的4脚,处理器Ul的4脚连接芯片U2的3脚,处理器U1的5脚连接芯片U2的2脚,处理器U1的6脚连接芯片U2的5脚,芯片U2的1脚和6脚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2的7脚接数字地,芯片U2的8脚连接放大器U6的3脚,放大器U6的2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6的6脚、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92、电容C93和电容C94后输出信号DA_BUS,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电容C92另一端、电容C93另一端和电容C94另一端接数字地,放大器U6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6的7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ZO的2脚,放大器U6的1脚和8脚分别依次对应连接电位器RZO的3脚和1脚;
处理器U1的7脚连接芯片U4的19脚,处理器U1的8脚分别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电阻R48,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8另一端后连接电压信号VCC,三极管T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66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和连接器针座JP2的A10端口,LED1做数据指示灯用,处理器U1的9脚分别连接电阻R25、二极管D1和电解电容C1,电阻R2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后接模拟地,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10脚分别连接电阻R87和芯片U30的2脚,处理器U1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88和芯片U30的5脚,处理器U1的12脚分别连接芯片U30的3脚和芯片U30的4脚,电阻R87另一端和电阻R88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0的6-8脚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30的9脚、10脚、11脚和12脚依次——对应连接连接器RJ452的6脚、5脚、4脚和3脚,芯片U30的14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13脚连接芯片U19的17脚;
处理器U1的14脚连接芯片U8的7脚,处理器U1的15脚连接芯片U11的1脚,处理器U1的16脚连接芯片U19的6脚,处理器U1的17脚连接芯片U19的5脚,处理器U1的18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1和电容C44,处理器U1的19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1另一端和电容C45,电容C4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5另一端和处理器U1的20脚,处理器U1的21脚通过排阻RS2的1脚连接芯片U12的1脚,处理器U1的22脚通过排阻RS2的2脚连接芯片U8的8脚,处理器U1的23脚通过排阻RS2的3脚连接芯片U8的6脚,处理器U1的24脚通过排阻RS2的4脚分别连接芯片U11的2脚、芯片U12的2脚和芯片U8的5脚,处理器U1的25脚通过排阻RS2的5脚分别连接芯片U11的3脚、芯片U12的3脚和芯片U8的4脚,处理器U1的26脚、27脚和28脚依次一一连接芯片U8的3脚、2脚和1脚,处理器U1的30脚连接芯片U19的3脚,排阻RS2的9脚和处理器U1的31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1的32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1脚和芯片U19的2脚,处理器U1的33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2脚和芯片U19的1脚,处理器U1的34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3脚和芯片U19的28脚,处理器U1的35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4脚和芯片U19的27脚,处理器U1的36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5脚和芯片U19的26脚,处理器U1的37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6脚和芯片U19的25脚,处理器U1的38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7脚和芯片U19的24脚,处理器U1的39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8脚和芯片U19的23脚,处理器U1的40脚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4的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和9脚通过排阻RS3连接端口 S1的1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4的1脚和排阻RS3的9脚连接电压信号VCC,端口 S1的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和芯片U4的10脚均接模拟地,芯片U19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75和振荡器XTA2,芯片U19的10脚分别连接电容C74和振荡器XTA2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和电容C74另一端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19的15脚分别连接电容C58、电容C56、电容C52、芯片U19的21脚和芯片U19的8脚并接模拟地,电容C5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6另一端、电容C52另一端、芯片U19的12脚、芯片U19的18脚、芯片U19的22脚和芯片U19的11脚后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19的20脚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6脚,芯片U19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18和光速耦合器IS02的7脚,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8脚,光速耦合器IS02的3脚通过电阻R12连接芯片U7的4脚,芯片U19的13脚通过电阻R27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3脚,光速耦合器ISOl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5和芯片U7的I脚,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7脚和光速耦合器ISOl的8脚,芯片U7的6脚通过电阻R24分别连接电容C65、电阻R21和芯片U18的I脚,电阻R21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5脚,芯片U7的7脚通过电阻R26分别连接电容C68、电阻R67和芯片U18的2脚,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4脚,芯片U7的8脚连接电阻R9 ;
所述芯片U3的I脚分别连接电容Cl 12和电阻R89,电容Cl 12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2脚,电阻R89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5的6脚和电阻R80,电阻R8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5和放大器U5的2脚,放大器U5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V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I脚和8脚——对应连接电位器RV的3脚和I脚,放大器U5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6和电阻R79,电阻R79另一端连接芯片U14的3脚,芯片U14的6脚和和15脚之间连接JP1,芯片U14的16脚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6脚、7脚和8脚并联后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13脚连接芯片U9的3脚,芯片U14的14脚连接芯片UlO的3脚,芯片U9的11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1脚、电阻R39和芯片U8的16脚并输出信号4051-A,芯片U9的10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0脚、电阻R40和芯片U8的17脚并输出信号4051-B,芯片U9的9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9脚、电阻R41和芯片U8的18脚并输出信号4051-C,芯片U9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11-18,芯片UlO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V1-V8 ;
芯片U8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30和芯片U15的I脚,芯片U8的12脚连接电阻R28,芯片U8的13脚分别连接电阻R31和芯片U13的I脚,芯片U8的14脚分别连接电阻R33芯片U13的2脚和芯片U15的2脚,芯片U8的15脚分别连接电阻R35、芯片U13的3脚和芯片U15的3脚,芯片U15的4脚、5脚、6脚、7脚、14脚、13脚、12脚和11脚依次——对应连接芯片U16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16的11脚连接继电器J1,芯片U16的12脚连接继电器J2,芯片U13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Vll和信号V12,芯片Ul I的4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2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9端口,芯片Ull的5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3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8端口,芯片U12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Kl和信号K2 ;
+12V电压信号通过电阻R84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U24、电解电容C80和放大器U17的3脚,放大器U17的4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17的6脚、电解电容C51和电阻R118,放大器U17的7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1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电阻R11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OV的I脚和放大器U23B的5脚,电位器ROV的3脚连接电阻R100,电位器ROV的2脚连接放大器U23A的3脚并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B的6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23B的7脚和端口 S3的I脚并输出信号0I_SET,放大器U23A的2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A的1脚、端口 S3的3脚和电阻R101,电阻R101另一端连接端口 S3的2脚并输出信号输出信号OV_SET ;
信号DA_BUS和信号K1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2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2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2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A,采样芯片UU2的5脚连接放大器UU1的3脚,放大器UU1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4脚,放大器UU1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1的6脚通过电阻R57分别连接电阻R22、稳压二极管D4和稳压二极管D6,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1、电阻R23、稳压二极管D16和功率放大管M0S1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6另一端通过电阻R49连接电解电容CR1另一端和电阻R23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4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6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0的1脚和7脚,放大器U20的3脚通过电阻R29连接信号OI_STE,放大器U20的5脚通过电阻R32连接信号OV_STE,放大器U20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3脚、电阻R5A和放大器UU3的6脚,放大器U20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5脚、电阻R1A和放大器UU4的6脚,放大器UU3的1脚通过电阻R105连接电位器VR1的1脚,放大器UU3的8脚通过电阻R104连接电位器VR1的3脚,放大器UU3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1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A另一端和电阻R6A,电阻R6A另一端连接电阻RL1B,放大器UU3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A和电阻R8A,电阻R8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1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0S1D的源极,放大器UU4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A另一端和电阻R2A,电阻R2A另一端连接电容C7A、电阻R70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A另一端连接电阻R3A和电容C8A,放大器UU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A另一端和电阻R4A,电阻R4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A另一端、电阻R69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0S1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4和继电器J1的5脚,稳压二极管D34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2脚,继电器J1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信号DA_BUS和信号K1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6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6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6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B,采样芯片UU6的5脚连接放大器UU5的3脚,放大器UU5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14脚,放大器UU5的1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5的6脚通过电阻R58分别连接电阻R19、稳压二极管D21和稳压二极管D22,电阻R1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2、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14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4另一端通过电阻R56连接电解电容CR2另一端和电阻R20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1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2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1的1脚和7脚,放大器U21的3脚通过电阻R24连接信号OI_STE,放大器U21的5脚通过电阻R36连接信号OV_STE,放大器U21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3脚、电阻R5B和放大器UU7的6脚,放大器U21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2脚、电阻R1B和放大器UU8的6脚,放大器UU7的1脚通过电阻R107连接电位器VR2的1脚,放大器UU7的8脚通过电阻R106连接电位器VR2的3脚,放大器UU7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2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B另一端和电阻R6B,电阻R6B另一端连接电阻RL2B,放大器UU7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B和电阻R8B,电阻R8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2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源极,放大器UU8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8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lB另一端和电阻R2B,电阻R2B另一端连接电容C7B、电阻R74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B另一端连接电阻R3B和电容C8B,放大器UU8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B另一端和电阻R4B,电阻R4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B另一端、电阻R73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0S2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5和继电器J5的5脚,稳压二极管D35正极连接继电器J3的2脚,继电器J2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0020]下位机通过通讯接口和控制主板对每个通道进行控制,从而使开关电源对每个通道的锂电池合理的充放电,同时通过采样芯片和处理器,把处理后的数据送给上位机,从而实时显示被测锂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池容量状态等信息。下位机的通道数为2通道,通道之间完全独立,可以独立工作在恒流恒压充电、静置和放电三种模式,测量方法为真四线测量法和假四线保护。
[0021]上位机实时显示并记录记录测试数据,可随时中断操作,重启后数据自动接续,不同工步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各通道可单独启动控制操作界面,数据浏览采用图形数据一体化显示窗口,在工作的工程中可随时查看数据和曲线,连续循环次数为1-32700。
[0022]本发明弥补了锂电池测试系统的仪器体积过于庞大,本仪器有俩个通道,机身小巧玲珑,便于携带,重量仅在1.5kg。并且最高连机50通道。
[002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其特征在于,下位机包括通讯接口、控制主板、开关电源、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测试端口,所述上位机连接下位机上的RS-232通讯口,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通讯接口、公共电源和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出端,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通过开关电源连接锂电池检测口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主板电路中,处理器Ul的I脚分别连接电阻R102、芯片U31的5脚和芯片U3的4脚,处理器Ul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103、芯片U31的6脚和芯片U3的3脚,电阻R102另一端、电阻R103另一端和芯片U31的8脚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1的I脚、2脚、3脚、4脚和8脚接模拟地,处理器Ul的3脚连接芯片U2的4脚,处理器Ul的4脚连接芯片U2的3脚,处理器Ul的5脚连接芯片U2的2脚,处理器Ul的6脚连接芯片U2的5脚,芯片U2的I脚和6脚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2的7脚接数字地,芯片U2的8脚连接放大器U6的3脚,放大器U6的2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6的6脚、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92、电容C93和电容C94后输出信号DA_BUS,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电容C9另一端、电容C92另一端、电容C93另一端和电容C94另一端接数字地,放大器U6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6的7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ZO的2脚,放大器U6的I脚和8脚分别依次对应连接电位器RZO的3脚和I脚; 处理器Ul的7脚连接芯片U4的19脚,处理器Ul的8脚分别连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电阻R48,三极管Tl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8另一端后连接电压信号VCC,三极管Tl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66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l和连接器针座JP2的AlO端口,处理器Ul的9脚分别连接电阻R25、二极管Dl和电解电容Cl,电阻R25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后接模拟地,电解电容Cl的正极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l的10脚分别连接电阻R87和芯片U30的2脚,处理器Ul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88和芯片U30的5脚,处理器Ul的12脚分别连接芯片U30的3脚和芯片U30的4脚,电阻R87另一端和电阻R88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压信号VCC,芯片U30的6-8脚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30的9脚、10脚、11脚和12脚依次一一对应连接连接器RJ452的6脚、5脚、4脚和3脚,芯片U30的14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l的13脚连接芯片U19的17脚; 处理器Ul的14脚连接芯片U8的7脚,处理器Ul的15脚连接芯片Ull的I脚,处理器Ul的16脚连接芯片U19的6脚,处理器Ul的17脚连接芯片U19的5脚,处理器Ul的18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l和电容C44,处理器Ul的19脚分别连接振荡器XATl另一端和电容C45,电容C4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5另一端和处理器Ul的20脚,处理器Ul的21脚通过排阻RS2的I脚连接芯片U12的I脚,处理器Ul的22脚通过排阻RS2的2脚连接芯片U8的8脚,处理器Ul的23脚通过排阻RS2的3脚连接芯片U8的6脚,处理器Ul的24脚通过排阻RS2的4脚分别连接芯片Ull的2脚、芯片U12的2脚和芯片U8的5脚,处理器Ul的25脚通过排阻RS2的5脚分别连接芯片Ull的3脚、芯片U12的3脚和芯片U8的4脚,处理器Ul的26脚、27脚和28脚依次一一连接芯片U8的3脚、2脚和I脚,处理器Ul的30脚连接芯片U19的3脚,排阻RS2的9脚和处理器Ul的31脚连接电压信号VCC,处理器Ul的32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1脚和芯片U19的2脚,处理器Ul的33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2脚和芯片U19的I脚,处理器Ul的34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3脚和芯片U19的28脚,处理器Ul的35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4脚和芯片U19的27脚,处理器Ul的36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5脚和芯片U19的26脚,处理器Ul的37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6脚和芯片U19的25脚,处理器Ul的38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7脚和芯片U19的24脚,处理器Ul的39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8脚和芯片U19的23脚,处理器Ul的40脚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4的2脚、3脚、4脚、5脚、6脚、7脚、8脚和9脚通过排阻RS3连接端口 SI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4的I脚和排阻RS3的9脚连接电压信号VCC,端口 SI的9脚、10脚、11脚、12脚、13脚、14脚、15脚、16脚和芯片U4的10脚均接模拟地,芯片U19的9脚分别连接电容C75和振荡器XTA2,芯片U19的10脚分别连接电容C74和振荡器XTA2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和电容C74另一端并联后接模拟地,芯片U19的15脚分别连接电容C58、电容C56、电容C52、芯片U19的21脚和芯片U19的8脚并接模拟地,电容C5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6另一端、电容C52另一端、芯片U19的12脚、芯片U19的18脚、芯片U19的22脚和芯片U19的11脚后连接电压信号VCC ; 芯片U19的20脚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6脚,芯片U19的19脚分别连接电阻R18和光速耦合器IS02的7脚,电阻R18另一端连接光速耦合器IS02的8脚,光速耦合器IS02的3脚通过电阻R12连接芯片U7的4脚,芯片U19的13脚通过电阻R27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3脚,光速耦合器ISOl的6脚分别连接电阻R15和芯片U7的I脚,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光速耦合器ISOl的7脚和光速耦合器ISOl的8脚,芯片U7的6脚通过电阻R24分别连接电容C65、电阻R21和芯片U18的I脚,电阻R21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5脚,芯片U7的7脚通过电阻R26分别连接电容C68、电阻R67和芯片U18的2脚,电阻R67另一端连接连接器RJ451的4脚,芯片U7的8脚连接电阻R9 ; 所述芯片U3的I脚分别连接电容Cl 12和电阻R89,电容Cl 12另一端连接芯片U3的2脚,电阻R89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5的6脚和电阻R80,电阻R8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5和放大器U5的2脚,放大器U5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RV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5的I脚和8脚——对应连接电位器RV的3脚和I脚,放大器U5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6和电阻R79,电阻R79另一端连接芯片U14的3脚,芯片U14的6脚和和15脚之间连接JP1,芯片U14的16脚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6脚、7脚和8脚并联后连接-12V电压信号,芯片U14的13脚连接芯片U9的3脚,芯片U14的14脚连接芯片UlO的3脚,芯片U9的11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1脚、电阻R39和芯片U8的16脚并输出信号4051-A,芯片U9的10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10脚、电阻R40和芯片U8的17脚并输出信号4051-B,芯片U9的9脚分别连接芯片UlO的9脚、电阻R41和芯片U8的18脚并输出信号4051-C,芯片U9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11-18,芯片UlO的13脚、14脚、15脚、12脚、I脚、5脚、2脚和4脚依次输出信号V1-V8 ; 芯片U8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30和芯片U15的I脚,芯片U8的12脚连接电阻R28,芯片U8的13脚分别连接电阻R31和芯片U13的I脚,芯片U8的14脚分别连接电阻R33芯片U13的2脚和芯片U15的2脚,芯片U8的15脚分别连接电阻R35、芯片U13的3脚和芯片U15的3脚,芯片U15的4脚、5脚、6脚、7脚、14脚、13脚、12脚和11脚依次——对应连接芯片U16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7脚和8脚,芯片U16的11脚连接继电器J1,芯片U16的12脚连接继电器J2,芯片U13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Vll和信号V12,芯片Ul I的4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2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9端口,芯片Ull的5脚依次通过排阻RSl的3脚和电阻RLl连接连接器针座JP2的A8端口,芯片U12的4脚和5脚分别输出信号Kl和信号K2 ; +12V电压信号通过电阻R84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U24、电解电容C80和放大器U17的3脚,放大器U17的4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17的6脚、电解电容C51和电阻Rl 18,放大器Ul7的7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1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电阻Rl 1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位器ROV的I脚和放大器U23B的5脚,电位器ROV的3脚连接电阻R100,电位器ROV的2脚连接放大器U23A的3脚并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B的6脚分别连接放大器U23B的7脚和端口 S3的I脚并输出信号0I_SET,放大器U23A的2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23A的I脚、端口 S3的3脚和电阻R101,电阻RlOl另一端连接端口 S3的2脚并输出信号输出信号0V_SET ; 信号DA_BUS和信号Kl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2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2的I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2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A,采样芯片UU2的5脚连接放大器UUl的3脚,放大器UUl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4脚,放大器UUl的I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l的6脚通过电阻R57分别连接电阻R22、稳压二极管D4和稳压二极管D6,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1、电阻R23、稳压二极管D16和功率放大管MOSl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6另一端通过电阻R49连接电解电容CRl另一端和电阻R23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4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6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0的I脚和7脚,放大器U20的3脚通过电阻R29连接信号0I_STE,放大器U20的5脚通过电阻R32连接信号0V_STE,放大器U20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3脚、电阻R5A和放大器UU3的6脚,放大器U20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5脚、电阻RlA和放大器UU4的6脚,放大器UU3的I脚通过电阻R105连接电位器VRl的I脚,放大器UU3的8脚通过电阻R104连接电位器VRl的3脚,放大器UU3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l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3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A另一端和电阻R6A,电阻R6A另一端连接电阻RL1B,放大器UU3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A和电阻R8A,电阻R8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l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OSlD的源极,放大器UU4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4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lA另一端和电阻R2A,电阻R2A另一端连接电容C7A、电阻R70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A另一端连接电阻R3A和电容C8A,放大器UU4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A另一端和电阻R4A,电阻R4A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A另一端、电阻R69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OSl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4和继电器Jl的5脚,稳压二极管D34正极连接继电器Jl的2脚,继电器Jl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信号DA_BUS和信号Kl分别连接采样芯片UU6的3脚和8脚,采样芯片UU6的I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采样芯片UU6的6脚和7脚之间连接并补电容C6B,采样芯片UU6的5脚连接放大器UU5的3脚,放大器UU5的2脚连接芯片U6A的14脚,放大器UU5的I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5的6脚通过电阻R58分别连接电阻R19、稳压二极管D21和稳压二极管D22,电阻R1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解电容CR2、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14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栅极,稳压二极管D14另一端通过电阻R56连接电解电容CR2另一端和电阻R20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1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2另一端分别连接放大器U21的I脚和7脚,放大器U21的3脚通过电阻R24连接信号OI_STE,放大器U21的5脚通过电阻R36连接信号OV_STE,放大器U21的2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3脚、电阻R5B和放大器UU7的6脚,放大器U21的6脚分别连接芯片U6A的12脚、电阻RlB和放大器UU8的6脚,放大器UU7的I脚通过电阻R107连接电位器VR2的I脚,放大器UU7的8脚通过电阻R106连接电位器VR2的3脚,放大器UU7的7脚分别连接电位器VR2的2脚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4脚连接-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7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5B另一端和电阻R6B,电阻R6B另一端连接电阻RL2B,放大器UU7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7B和电阻R8B,电阻R8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2B另一端和功率放大管M0S2D的源极,放大器UU8的7脚和4脚分别连接+12V电压信号和-12V电压信号,放大器UU8的2脚分别连接电阻RlB另一端和电阻R2B,电阻R2B另一端连接电容C7B、电阻R74和开关电源的负极,电容C7B另一端连接电阻R3B和电容C8B,放大器UU8的3脚分别连接电阻R3B另一端和电阻R4B,电阻R4B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8B另一端、电阻R73和开关电源的正极,功率放大管M0S2D的漏极分别连接稳压二极管D35和继电器J5的5脚,稳压二极管D35正极连接继电器J3的2脚,继电器J2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开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为RS-232接 口、RS-485 接口或 USB2.0 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下位机与锂电池之间采用航空头接口或信号线连接。
【文档编号】G01R31/36GK104237804SQ20141052283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7日
【发明者】秦涛, 种振, 郭依峰, 代博文 申请人:山东广达锂电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