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直升机动力舱灭火试验中模拟飞行通风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855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机械系统地面试验技术,尤其涉及直升机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飞行状态中临界气流条件的模拟。



背景技术:

中国民用航空条例和国军标均要求对新机型动力舱灭火系统进行试验,以验证灭火系统设计是否满足要求。《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29.1195d指出“必须通过真实的或模拟飞行试验表明,在飞行中临界气流条件下,在每一指定火区内灭火剂的喷射,将提供能够熄灭该区的着火并能够使复燃的概率减至最小的灭火剂密集度”。因此“模拟飞行中的气流条件”是直升机动力舱灭火试验中一项关键技术。“模拟飞行中的气流条件”可归结为“模拟动力舱通风量”。在直升机动力舱灭火试验时首先根据直升机的气流条件:飞行状态(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和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计算出动力舱内的通风量。目前,部分直升机为了驱动动力舱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动力舱冷却效率,采用了先进的引射技术,即利用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一个排气引射器,作为“气泵”将动力舱的空气引射到排气管并和发动机热排气进行掺混,以降低排气及动力舱温度。综上所述,“模拟飞行通风量”就是“模拟引射气流”。

进行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的动力舱一般为包含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密闭舱体,因此飞行通风量的模拟一般可采取鼓风和抽吸两种方式。鉴于目前直升机的各种新研机型都利用发动机排气对动力舱内通风进行引射,因此在试验时采用抽吸通风的方式能更好地模拟动力舱内通风量的形成和流动分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模拟飞行气流条件,并能准确测量气流的大小,即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通风量的产生、测量与控制。按照《飞行手册》规定,在直升机飞行过程中当某动力舱出现火警时,飞行员需要将直升机的飞行状态(飞行速度、姿态、高度)调整到适合其它正常工作的发动机能保证安全飞行的状态后,关闭出现火警的动力舱内的发动机,同时打开灭火系统开始灭火,此时发动机由于惯性其自由涡轮仍有一定转速,继续对动力舱内的气流产生引射,因此动力舱内通风量仍为发动机排气引射气流。

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时飞行通风量按附图1――飞行通风量模拟原理图进行。试验时按以下步骤实施:

S101:确定在每种飞行高度和速度下的发动机飞行状态所对应的下动力舱通风口引射流的大小,引射流量即为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动力舱内的风量,也是试验时要模拟的风量值;

S102:将动力舱(1)、发动机尾喷管(2)、通风管(3、5、7)、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4)、流量调节阀(6)和离心风机(8)进行连接并检查系统的气密性;

S103:启动离心风机(8)并稳定工作一定时间;

S104:通过流量调节阀(6)将风量值调节在所需模拟的通风量附近;

S105:微调离心风机(8)开口的大小,实现通风量的微调;

S106:启动灭火喷射系统并进行试验数据测试和采集;

S107:完成试验测试后关闭飞行通风量模拟系统。

该技术方法可应用于直升机各种机型的动力舱灭火系统地面模拟试验中,具 有较高的社会和军事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飞行通风量模拟原理图。

1为动力舱,2为发动机尾喷管,3、5、7为通风管,4为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6为流量调节阀(蝶阀),8为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时按以下步骤实施:

S101:确定在每种飞行高度和速度下的发动机飞行状态所对应的下动力舱通风口引射流的大小,引射流量即为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动力舱内的风量,也是试验时要模拟的风量值;

S102:将动力舱(1)、发动机尾喷管(2)、通风管(3、5、7)、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4)、流量调节阀(6)和离心风机(8)进行连接并检查系统的气密性;

S103:启动离心风机(8)并稳定工作一定时间;

S104:通过流量调节阀(6)将风量值调节在所需模拟的通风量附近;

S105:微调离心风机(8)开口的大小,实现通风量的微调;

S106:启动灭火喷射系统并进行试验数据测试和采集;

S107:完成试验测试后关闭飞行通风量模拟系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