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6139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压电薄膜传感器,尤其是指一种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由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构成的压电薄膜压电传感器,利用其压电常数高,频率响应宽,动态特性好,柔软,厚度薄,可随意弯曲韧性好,制成各种形状,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并且压电薄膜表面输出的电荷量与垂直于其表面的压力成正比关系。作为一种动态应变传感器,压电薄膜压电传感器非常适合应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或植入人体内部的生命信号监测,一些薄膜元件灵敏到足以隔着外套探测出人体脉搏。

但是,现有的压电薄膜压电传感器大部分采用的是平坦表面,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器支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第一侧部开设有沿纵向贯穿所述底座的第一插槽;

夹具,卡设于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所述夹具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部之间夹设形成有第二插槽;

压电薄膜,所述压电薄膜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第一插槽后进一步夹设于所述第二插槽以形成弧形结构,进而与所述底座夹设形成弧形空腔;所述压电薄膜的第二端夹设于所述第一插槽。

本发明的传感器支架,压电薄膜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底座的第一插槽后,再通过夹具压住压电薄膜的第一端并安装于底座上,进而将压电薄膜的第一端夹设于底座与夹具形成的第二插槽以形成弧形结构,进而与底座夹设形成弧形空腔,使压电薄膜有了自由振动空间,有利于电信号产生。另外,呈弧形结构的压电薄膜的弧形表面相比平坦表面,多了一初始张力,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明显,且弧形表面更易陷入柔软材料与待测点接触。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电薄膜的第二端设有卡扣式限位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供所述卡扣式限位件卡固的定位槽。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其他两个侧部分别设有卡槽;

所述夹具的两侧分别设有供卡设于所述卡槽的卡扣。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其他两个侧部分别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卡槽靠近所述第一插槽的一侧,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后,所述卡扣的端部抵靠于所述挡块。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顶部以及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顶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压电薄膜所形成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倒角面。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插槽的外壁顶部以及所述夹具与所述压电薄膜贴合的侧壁顶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压电薄膜所形成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倒角面。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压电薄膜的引脚位置开设有安装孔。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PCB板。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空腔内填充有软硅胶。

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为PVDF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配合参见图1至图3所示,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传感器支架的侧视图。本发明的传感器支架,包括:

底座10,底座10的第一侧部开设有沿纵向贯穿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

夹具20,卡设于底座10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侧部,夹具20与底座10的第二侧部之间夹设形成有第二插槽210;

压电薄膜30,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第一插槽110后进一步夹设于第二插槽210以形成弧形结构,进而与底座10夹设形成弧形空腔310;压电薄膜30的第二端夹设于第一插槽110。优选地,弧形空腔310内填充有软硅胶,可以对压电薄膜30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本发明的传感器支架,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后,再通过夹具20压住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并安装于底座10上,进而将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夹设于底座10与夹具20形成的第二插槽210以形成弧形结构,进而与底座10夹设形成弧形空腔310,使压电薄膜30有了自由振动空间,有利于电信号产生。另外,呈弧形结构的压电薄膜30的弧形表面相比平坦表面,多了一初始张力,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明显,且弧形表面更易陷入柔软材料与待测点接触。

结合图3所示,为了将压电薄膜30的第二端固定于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压电薄膜30的第二端设有卡扣220式限位件320,底座10的底部设有供卡扣220式限位件320卡固的定位槽。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后,通过卡扣220式限位件320卡固于底座10底部的定位槽,进而将压电薄膜30的第二端固定于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保证了压电薄膜30的第二端的位置固定。另外,通过夹具20压住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并安装于底座10上,进而将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固定于底座10与夹具20形成的第二插槽210,保证了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的位置固定。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压电薄膜30真实有效面积的两端固定,利用鼓原理,确保压电薄膜30在任何方向上都不会发生位移,减少机械震荡,保证了输出图形的真实性。

结合图3所示,底座10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其他两个侧部分别设有卡槽120;夹具20的两侧分别设有供卡设于卡槽120的卡扣220,形成一个U型夹具。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自下而上穿过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后,夹具20通过其两侧的卡扣220分别卡设在底座10两侧的卡槽120内,进而压住压电薄膜30的第一端并安装于底座10上。

进一步地,底座10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的其他两个侧部分别设有挡块130,挡块130位于卡槽120靠近第一插槽110的一侧,夹具20的卡扣220卡设于底座10的卡槽120后,卡扣220的端部抵靠于挡块130,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使夹具2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由于压电薄膜30的厚度很薄,与外界物体碰撞接触后容易损伤,因此,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的内壁顶部以及底座10与夹具20形成的第二插槽210的内壁顶部分别形成有与压电薄膜30所形成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倒角面410。进一步地,底座10的第一插槽110的外壁顶部以及夹具20与压电薄膜30贴合的侧壁顶部分别形成有与压电薄膜30所形成的弧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弧形倒角面420。采用上述倒角的方式,可以减少棱角对压电薄膜30的损伤。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底座10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底板50,底板50上对应压电薄膜30的引脚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优选地,底板50为PCB板。

优选地,作为传感器支架整体的基座10,方便支架整体在其他结构内的安放及调整,底部面积为16mm×16mm。压电薄膜30为PVDF薄膜。压电薄膜30与底座10之间形成的弧形空腔310,宽为4mm~8mm,高为1mm~1.5mm。

本发明的传感器支架,压电薄膜30与底座10夹设形成弧形空腔310,使压电薄膜30有了自由振动空间,有利于电信号产生。另外,呈弧形结构的压电薄膜30的弧形表面相比平坦表面,多了一初始张力,对电信号的放大作用明显,且弧形表面更易陷入柔软材料与待测点接触。将压电薄膜30真实有效面积的两端固定,利用鼓原理,确保压电薄膜30在任何方向上都不会发生位移,减少机械震荡,保证了输出图形的真实性。在保证输出信号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压电薄膜30的真实有效面积,可减少噪声的输入(如肌肉抖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