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及混凝土边缘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646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及混凝土边缘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边缘抗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制备测定混凝土边缘抗压试件的试模及混凝土边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和试验规程中并没有提到用于测定混凝土边缘破坏评价混凝土抗压抗剪性能的指标和方法,因此也就不能断定所设计的混凝土边缘或混凝土裂缝是否满足混凝土结构相应等级的抗压抗剪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混凝土边缘比较薄弱受到外力作用下比较容易发生破坏。它很可能成为引混凝土构件或混凝土裂缝扩大早期损害的根源。

目前,在现实设计中浇混凝土边缘存在多种角度,其中常见的以90度为主,在楼梯或裂缝中出现其他不同的角度,在不同角度中混凝土的边缘抗压能力差异较大,但是我们在实验中往往忽略了对混凝土的边缘进行抗压检测,造成后期在混凝土边缘防护缺乏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且安装布设方便,可用于可测定混凝土边缘抗压能力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使用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使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包括底模板、侧模板,底模板、侧模板组合成一个具有开口且结构稳定的容器,其中侧模板垂直于底模板,侧模板可围成多种角度,所述试模具有成型多种边缘角度的混凝土试块。

上述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侧模板之间围成才角度有三种或三种以上。

上述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的容器有一个或多个组成。

上述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侧模板由刚性较强的材料制造,如由钢模板焊接或螺栓连接形式;高强塑料通过塑造而成,并在塑料底板保留一个气孔用于后期气压脱模。

上述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围成角度设计为30度,60度,45度,90度,135度。。

混凝土边缘抗压试验的方法,其试验步骤:

步骤1 .通过混凝土边缘试模浇筑混凝土并且振实,成型后脱模放置于规定条件进行养护;

步骤2 .对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设定抗压区域,设置和调试压力机参数;

步骤3 .完成试验条件设定,对抗压区开始加载试验平稳施加载荷,直至试样断裂;

步骤4 .试件破坏后,记下破坏是压力机上显示的最大荷载P,按照公式P(抗压强度)=F(最大力值)/A(受压面积)计算出试样的抗压。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边缘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混凝土边缘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边缘抗压试块。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板; 2—侧模板; 3—容器口; 4—模板接缝; 5—气孔; 6—边缘抗压示范区域; 7—抗压角度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模板1、侧模板2,底模板、侧模板围绕组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器,其中侧模板垂直于底模板,侧模板之间可围成多种角度,模板之间模板接缝4通过螺栓或塑造胶结形式一个固定试模。

如图1或图2 所示,所述侧模板2 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侧模板2 的相互围成的角度不相同,图中由侧模板围成的角度分别为30度、45度、60度、90度、135度。

如图2所示,所述的试模有塑料制成,底板2设有一个气孔,试块成型后可通过空压机对气孔加压,试块受到气压作用后脱离试模得到图3所示混凝土边缘抗压试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步骤1.根据混凝土抗压边缘角度值设计试模,用高强塑料塑造或用钢板螺丝连接等方式;

步骤2.在混凝土边缘试模内涂一层脱模剂,便于后期脱模;

步骤3.通过试模的容器口3往试模浇筑混凝土,并手动或使用振实台振实后抹平表面,等待混凝土成型后通过拆模或使用空压机对气孔5进行气压脱模;

步骤4.把所述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块放置于指定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

步骤5.待混凝土边缘抗压试块能满足条件后,启动和调节万能材料试验机参数,并把混凝土边缘试件放置于夹具中对混凝土边缘抗压区域7进行加载;

步骤6.在加载过程中观测混凝土边缘破坏的形式及记录混凝土边缘抗压破坏的力值;

步骤7.通过所测定的混凝土边缘抗压试验数值对混凝土边缘抗压能力进行评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