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237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数据中往往存在多种地震干扰,如线性干扰、面波干扰、声波干扰等,地震干扰一般会影响地震数据的最终成像。地震干扰具有多个种类,其中一部分干扰可以基于速度识别去除,地震资料的速度参数与偏移距参数相关,一般地,将偏移距参数值与传播时差参数值的比值作为速度参数值。在对地震干扰进行速度识别后,可以采用二维滤波变换等方法去除相关地震干扰,如倾斜叠加变换、傅里叶变换等。

在地震采集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地震数据沿空间坐标方向通常是稀疏采样的,如此,数据采样空间的不足可能导致地震数据包含比较严重的空间假频,空间假频对去除线性干扰等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最终获取的地震数据成像呈现假频、弧状上翘等畸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使得所述偏移距的变化更加规则化,消除由于采样空间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的假频等畸变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及装置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规则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

对所述已设置偏移距的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

相应地,在所述对所述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预设规则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包括:

获取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

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基准距离包括道间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包括:

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设置所述检波点的编号;

将所述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偏移距设置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规则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已设置偏移距的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原始偏移距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

偏移距还原单元,用于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距设置单元包括:

相对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

偏移距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基准距离包括道间距。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距计算单元包括:

编号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设置所述检波点的编号;

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对原始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进行重新排列,使得所述偏移距的变化更加规则化,变换偏移距后的地震数据可以弥补地震数据的采样空间不足,并消除由于采样空间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的假频、假弧上翘等畸变现象,使得经过预设处理方式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的成像更加准确,为后续的去除地震干扰等地震处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设置偏移距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偏移距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某地区的原始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对所述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倾斜叠加变换之后的成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处理过的地震数据成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偏移距设置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偏移距计算单元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按照预设规则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距为检波点到炮点之间的距离,在单炮激发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线中各个检波点的偏移距是不相同的,检波线上距离炮点较近的检波点的偏移距变化较小,而距离所述炮点较远的检波点的偏移距变化较大。如上所述,在地震采集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地震数据沿空间坐标方向通常是稀疏采样的,由于空间采样的不足,距离炮点较近的检波点获取的地震数据在成像过程中,往往出现假频等畸变现象。

针对上述由于空间采样不足而导致的地震数据成像出现假频的现象,本实施例可以按照预设规则重新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具体地,可以根据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重新设置所述偏移距,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偏移距的方法,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设置偏移距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21:获取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单炮激发中的单排检波线获取的地震数据处理的场景中,所述单排检波线往往是城直线排列。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相对位置确定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

S22: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在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确定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之后,可以结合预设基准距离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偏移距的方法,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偏移距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包括:

S31: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设置所述检波点的编号。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之后,可以设置各个检波点的编号,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所述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的编号为0,再设置所述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的下一个检波点的编号为1,并依次递增,直至完成对单排检波线上检波点的编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的两边都有检波点时,设置编号的方式相同,例如,可以沿所述最近的检波点向两边延伸,依次设置检波点的编号为1,2,3,……,此时,与所述最近的检波点相同距离的检波点的编号相同。

S32:将所述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设置的所述检波点的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本实施例的所述预设基准距离可以包括道间距,两个相邻检波点之间的距离为道间距,一般地,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与所述道间距有密切联系,因此,将道间距作为所述预设基准距离更加符合实际的地震数据的采集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例如,道间距为L,设置所述距离炮点最近的检波点的偏移距为0,设置与所述距离炮点最近的检波点相邻的检波点的偏移距为L,依次设置后续的检波点的偏移距为2L,3L,4L,……。

本实施例中,可以重新设置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将所述偏移距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由于采样空间的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包含的空间假频现象。

S2:对已设置偏移距的所述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在对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进行变换之后,可以对所述已设置偏移距的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所述预设处理方式可以包括去除地震干扰的数据变换等方法,例如傅里叶变换、倾斜叠加变换等。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某地区的原始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检波点的位置编号,纵坐标为地震波走时。观察图1所示的剖面图可以发现,原始地震数据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线性干扰。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对所述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倾斜叠加变换之后的成像图,倾斜叠加变换可以去除线性干扰,如图5所示,由于空间采样的不足,在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倾斜叠加变换之后,成像图的中间部分出现假频和弧状上翘的畸变现象。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处理过的地震数据成像图,如图6所示,由于对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进行变换,使得整个检波线中各个检波点的偏移距规则排列,弥补了空间采样的不足,消除了成像图中的假频现象,使得去除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干扰取得较好的效果。

后续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

相应地,在所述对所述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

本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针对预设处理方式的处理过程,在完成对地震数据的处理之后,可以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以便后续的地震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可以对原始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进行重新排列,使得所述偏移距的变化更加规则化,变换偏移距后的地震数据可以弥补地震数据的采样空间不足,并消除由于采样空间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的假频、假弧上翘等畸变现象,使得经过预设处理方式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的成像更加准确,为后续的去除地震干扰等地震处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地震数据的处理装置,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可以包括:

偏移距设置单元71,用于按照预设规则设置单炮采集的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

地震数据处理单元72,用于对所述已设置偏移距的地震数据按照预设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的处理装置,可以对原始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进行重新排列,使得所述偏移距的变化更加规则化,变换偏移距后的地震数据可以弥补地震数据的采样空间不足,并消除由于采样空间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的假频、假弧上翘等畸变现象,使得经过预设处理方式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的成像更加准确,为后续的去除地震干扰等地震处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地震数据处理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80可以包括:

原始偏移距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

偏移距还原单元82,用于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

本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针对预设处理方式的处理过程,在完成对地震数据的处理之后,可以将按照所述预设规则设置的所述偏移距还原至所述原始偏移距,以便后续的地震数据的处理。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偏移距设置单元71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偏移距设置单元71可以包括:

相对位置获取单元91,用于获取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

偏移距计算单元92,用于根据预设基准距离以及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确定距离所述炮点最近的检波点之后,可以结合预设基准距离计算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偏移距计算单元92的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偏移距计算单元92可以包括:

编号设置单元101,用于根据所述检波点与炮点的相对位置设置所述检波点的编号;

计算单元102,用于将所述编号与所述预设基准距离的乘积作为所述检波点的偏移距。

本实施例中,可以重新设置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偏移距,将所述偏移距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由于采样空间的不足导致的地震数据包含的空间假频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基准距离包括道间距。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检波点之间的距离为道间距,一般地,地震数据中检波点的原始偏移距与所述道间距有密切联系,因此,将道间距作为所述预设基准距离更加符合实际的地震数据的采集情况。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当然,也可以将实现某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组合实现。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法、装置或模块可以以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