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5333阅读:1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织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及其使用方法

目前,纱线切片装置(如哈氏切片器)是由金属板凸舌、金属板凹槽、刻度螺丝、紧固螺丝、定位销、螺丝座构成的结构。哈氏切片器一般都比较小巧,定位销在卡纱线的时候不稳定,切纱线的时候经常出现纱线长短不一,导致失败率很高,经常性的重复制作切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包括主体座、压料座和锁紧手柄所述主体座上设有放料槽和压料槽,所述压料座与主体座对应,分别设有放料部分和压料部分,所述放料部分的宽度与放料槽相匹配,所述压料部分的宽度与压料槽相匹配,所述压料座与放料槽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主体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可旋转的螺座,所述螺座底端的内部连有螺丝,所述螺丝上套有螺母,所述螺座的上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推杆,推杆设置在螺座内,所述推杆的尾端为中空结构,推杆的尾端套住螺丝的上端,且与螺母连接,通过转动螺母能使推杆上下移动,所述螺座顺时针旋转之后,推杆能和压料槽的内端对应,转动螺母,推杆能从压料槽的内端穿出,所述锁紧手柄与主体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料座上设有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放料槽的深度不小于压料槽的深度,所述压料槽的宽度小于放料槽的宽度,所述压料部分的长度略大于压料槽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座呈U形,材质为金属。

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为:

步骤(1),将捋顺成一束的纱线放入放料槽中,并将其压入压料槽,顺时针旋转螺座,使得推杆和压料槽的内端对应;

步骤(2),握住压料座手柄,将压料座卡入放料槽中,并使压料部分的前端端面顶住纱线,旋动锁紧手柄使其前端面顶住压料座的后端面,继续旋紧锁紧手柄,直至压料座将纱线压实;

步骤(3),拿刀片切除多余纱线,使得压料槽内的纱线和压料槽的上端面齐平,旋松锁紧手柄,再转动螺母,使推杆升起,将纱线从压料槽中顶出;

步骤(4),当顶出的纱线长度满足测试要求时,停止转动螺母,旋紧锁紧手柄,使得压料座将纱线压实,拿刀片切下顶出的纱线,将切取的纱线放到显微镜上进行观察。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切取纱线横截面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观察纤维组织结构时,能够得到比较多的纤维截面,观察到的纤维结构比较全面,所看到纤维更能客观的反应织物的纤维成分,纤维定性也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螺座的一种剖视图。

图中:1、主体座;2、压料座;3、锁紧手柄;4、放料槽;5、压料槽;6、放料部分;7、压料部分;8、螺座;9、螺丝;10、螺母;11、通孔;12、推杆;1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如图1-3所示,包括主体座、压料座和锁紧手柄所述主体座上设有放料槽和压料槽,所述压料座与主体座对应,分别设有放料部分和压料部分,所述放料部分的宽度与放料槽相匹配,所述压料部分的宽度与压料槽相匹配,所述压料座与放料槽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主体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可旋转的螺座,所述螺座底端的内部连有螺丝,所述螺丝上套有螺母,所述螺座的上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推杆,推杆设置在螺座内,所述推杆的尾端为中空结构,推杆的尾端套住螺丝的上端,且与螺母连接,通过转动螺母能使推杆上下移动,所述螺座顺时针旋转之后,推杆能和压料槽的内端对应,转动螺母,推杆能从压料槽的内端穿出,所述锁紧手柄与主体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料座上设有手柄,所述放料槽的深度不小于压料槽的深度,所述压料槽的宽度小于放料槽的宽度,所述压料部分的长度略大于压料槽的长度,所述主体座呈U形,材质为金属。

一种纺织纱线切片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为:步骤(1),将捋顺成一束的纱线放入放料槽中,并将其压入压料槽,顺时针旋转螺座,使得推杆和压料槽的内端对应;步骤(2),握住压料座手柄,将压料座卡入放料槽中,并使压料部分的前端端面顶住纱线,旋动锁紧手柄使其前端面顶住压料座的后端面,继续旋紧锁紧手柄,直至压料座将纱线压实;步骤(3),拿刀片切除多余纱线,使得压料槽内的纱线和压料槽的上端面齐平,旋松锁紧手柄,再转动螺母,使推杆升起,将纱线从压料槽中顶出;步骤(4),当顶出的纱线长度满足测试要求时,停止转动螺母,旋紧锁紧手柄,使得压料座将纱线压实,拿刀片切下顶出的纱线,将切取的纱线放到显微镜上进行观察。

使用本发明切取纱线横截面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观察纤维组织结构时,能够得到比较多的纤维截面,观察到的纤维结构比较全面,所看到纤维更能客观的反应织物的纤维成分,纤维定性也更加准确。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