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456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的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很多产品表面都有许多的孔,以往没有很好的测量工具去进行检测,一般都用针规与普通卡尺配合或者三坐标测量,或破环后投影检测,针规与普通卡尺的组合虽然可以比较准确的进行测量,但是检测效率较低,而三坐标及破环投影检测虽然测量精度较高,但是检测成本很高,检测效率很低,无法实现大批量、准确、快速的检测,更无法实现生产现场的快速检测;基于上述原因,需要研发新的检具以满足测量需求。同时,孔深的加工只能通过精密的数控加工车床控制进给量,对于钳工之类的普通工种和不能购置高级设备的小作坊来说,采用如钻床之类的普通设备进行孔加工无有效手段保证孔深,更不可能保证到比较精确的孔深尺寸,如采用专用的套筒工装保证则装夹不便且加工成本过高。

在国内已申请的相关专利中,专利《一种用于测量孔深的手持式快速检具》(申请号:201520736893.6,申请日:2015-09-22),公开了一种采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孔深测量的检具,包括计量表、固定支架、套筒、测量针规、活动块、锁紧螺丝以及归零辅助块,所述计量表为百分表或千分表,计量表安装在固定支架的一侧,固定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套筒,测量针规安装在套筒内;归零辅助块的竖向设置有V 型槽,归零校准时,归零辅助块的底面、测量针规的前端测量面与活动块的底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其较好地解决了孔深测量的问题。但因为单纯的检验只是事后措施,其对于钻床之类的普通设备的加工保证仍然无法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精确、同时具有孔深测量和孔深加工保证功能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包括底座、与之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上方的托架,托架上设置容纳并固定测量表的通槽;该通槽包括容纳表体的圆形槽,设置在圆形槽下方、放置调节端并方便调节的调节槽,设置在圆形槽上方、供测量端伸出的测量槽;还设置有水平放置的位置传递块,其一端与立式钻床上随钻头同步升降的某一平面保持固定,另一端的下表面与测量表的测量端的上表面接触。

上述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其中:位置传递块5与所述立式钻床上随钻头同步升降的某一平面保持固定的方式为焊接或套接。

上述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其中:测量表为百分表或千分表。

上述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其中:托架一侧设置有紧固测量表的上调节螺钉。

上述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其中:托架一侧设置有紧固支撑杆的下调节螺钉。

上述的利用立式钻床进行孔深测量及加工保证用工装,其中:在托架的测量槽底部设置有水平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底座与工作平面贴紧,通过两根或三根支撑杆的调节能使本发明保持整体水平,水平仪能时刻进行观察,测量表利用市售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直接固定到托架上,测量准确,整体替换方便且安装简单方便;位置传递块是为了使钻头的运动量能够实时准确地传递到测量表,其通过焊接或套接,简单方便;钻头旋转下行可以保证钻取需要深度的孔,钻头不旋转、下行到孔底则可以精确测量孔深,原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测量表的外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支撑杆2、托架3、测量表4、位置传递块5、上调节螺钉6、下调节螺钉7、水平仪8。其中,托架3上的通槽包括测量槽31、圆形槽32、调节槽33;测量表4包括测量端41、表体42、调节端4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包括站立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底座1、两根或三根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杆2、位于支撑杆2上方并通过下调节螺钉7将支撑杆2固定的托架3,托架3上设置有类似拱桥、供测量表4放入的通槽,包括测量槽31、圆形槽32、调节槽33,分别对应容纳测量表4的测量端41、表体42、调节端43,托架3上一侧设置有固定测量表4的上调节螺钉6。为了使测量或加工保证的尺寸精确有效,还设置了位置传递块5,如图4所示,其一端的上表面与立式钻床上随钻头同步升降的某一平面的下表面贴紧,另一端的下表面与与测量表4的测量端41的上表面接触。

本发明的工作步骤:将支撑杆2下端插入或通过螺纹旋进底座1,上端插入托架2并旋紧下调节螺钉7;将测量表4放入托架3的通槽,旋紧上调节螺钉6;首次安装时将位置传递块5一端与立式钻床的随钻头同步升降的某一平面焊接,后续操作时直接将本发明直接放到位置传递块5下方,操作钻床,使位置传递块5的远离钻床的一端下表面与测量端41的上表面接触;操作钻床的钻头下移,到零件加工或测量的孔的上表面,用手调节测量表4的调节端41完成对零;如果为加工保证,直接开启钻头,并操作钻头下行钻孔,使测量表4的读数达到需要的值,如果为测量,因此前对零时钻头接触的是孔旁的平面,因此移动零件使钻头对准孔,不开启钻头,操作钻头下行至孔底,读出读数即可。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1一致,唯一的区别为位置传递块5与钻床进行固定的一端为盒子状,将所述立式钻床的随钻头同步升降的某一平面套进其内,这样,位置传递块5为活动式,只有在需要时才装上,避免钻床因为焊接位置传递块5而不便于其它操作。

实施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1的基础上,另在托架3的测量槽31底部设置有水平仪8。

实施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2的基础上,另在托架3的测量槽31底部设置有水平仪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