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8458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量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岩黄连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系罂粟科 (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 植物,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药材,中药岩黄连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岩黄连化学成分”《中国天然药物》研究表明 :岩黄连全草可分离出 14 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岩黄连碱、黄连碱、齐墩果酸、刺檗碱、胡萝卜苷、别隐品碱、β- 谷甾醇、白桦脂醇、环桉烯醇、白桦脂酸、β- 香树脂醇乙酸脂、小檗碱、四氢掌叶防己碱、巴马汀。“岩黄连活性成分系统研究及荼芦毒性成分研究”中采用色谱技术对岩黄连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共得到 47 个化合物,其中脱氢卡维丁、脱氢阿朴卡维丁、脱氢异阿朴卡维丁、脱氢斯氏紫堇碱和黄连碱为岩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岩黄连药材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记载主要功能与主治有:清利湿热,散瘀消肿。用于疮疖肿毒,肝炎,肝硬化,肝癌。岩黄连是广西民间用于治疗肝炎的特效秘方中草药,临床已上市的剂型为注射剂,属公认治肝良药。

岩黄连注射液是1983年8月11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以桂卫药批(83)79号文批准,由广西东兰制药厂按其所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其批准文号为桂卫药准字(1983)第33025号,品种整顿后批准文号改为桂卫药准字(1996)第033025号,其质量标准收载于《广西药品标准》1984年版。2001年2月,广西东兰制药厂改制为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岩黄连注射液由地方标准经整顿上升为国家标准,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内科肝胆分册,标准编号为WS-111499(ZD1149-20020),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26725。岩黄连注射液有效成分是岩黄连总碱,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乙型中、重度肝炎,尤其是黄疸型肝炎,其清除肝细胞内病毒,修复肝损伤细胞,促进细胞再生及促进胆汁排泄之功效已为临床所公认。现有技术中对岩黄连注射液的检测大都是对其有效成分岩黄连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不能全面、客观的检测和评价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对控制该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与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所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制法为:取岩黄连提取物(以岩黄连碱计)0.35g、聚山梨酯80 10g、氯化钠8.5g混合,加注射用水使溶解并稀释至800mL , 调节pH值至3.0~4.5,搅匀,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 mL,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制得岩黄连注射液;

所述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参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结合指纹图谱的要求进行测定,其操作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用shim-pack CLC-ODS 6.0×150mm 5µm 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按以下梯度运行条件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不低于20000;梯度运行条件如下: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pH为3.8±0.5的水溶液(取水1000mL,用稀盐酸调pH为3.8±0.5,即得),热水浴加热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岩黄连碱350µg/mL的溶液,即得;

(3)测定:精密吸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和参照物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140分钟的色谱图;本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经计算机模拟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相似度大于0.9,符合要求。

上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所述的岩黄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取岩黄连干燥药材,粉碎成粗粉, 加入粗粉重量4-6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浸渍22-26小时,滤过,得到浸渍液备用,得到的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4-6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1.5小时,滤过,合并3次提取液及浸渍液,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5-65℃下相对密度为1.16-1.20的稠膏,在稠膏中加入稠膏重量0.4-0.6倍量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pH值至2~3,边加盐酸边搅拌,滤过,得到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滤液的pH值至9~10,有棕褐色沉淀析出,静置22-26小时后,过滤,取沉淀物,真空抽干;

(4)在沉淀物中加入沉淀物重量4.5-5.5倍量的三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25-35分钟,滤过,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加入无水硫酸纳脱水,过滤,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并浓缩至近干,然后置于55-65℃下真空干燥,得岩黄连提取物。

上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步骤(1)中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方为: 0.05mol/L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二氢钾体积比为1:1,含 0.2%乙二胺,用磷酸调pH3.0;步骤(3)中所述的对照指纹图谱如图 1 所示。

上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岩黄连注射液中岩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黄连对照药材1g,加氯仿30mL,超声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和岩黄连碱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和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uL、对照品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氯仿-甲醇-氨水(体积比为10:2: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上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岩黄连注射液中乙醇和三氯甲烷含量的检测,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非极性毛细管柱(50m×0.53mm×5

μm);柱温为8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进样体积为1.0mL;理论板数按三氯甲烷峰计不低于5000,各组分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2,与乙醇相对保留时间为0.82-0.86的峰系岩黄连碱分子中的甲氧基热裂解生成的甲醇峰;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醇2g、三氯甲烷0.12g,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5mL、1mL,置同一2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mL含乙醇5mg,三氯甲烷60μg),精密量取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4)测定: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醇、三氯甲烷的限度分别为0.5%和0.006%。

上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还包括岩黄连注射液中岩黄连碱含量的检测,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体积比50:50),内含0.34%磷酸二氢钾和0.17%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7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26u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支含岩黄连提取物以岩黄连碱(C21H20O4N)计,为0.56-0.84mg。

在对岩黄连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测定以后,加上薄层色谱鉴别、乙醇和三氯甲烷含量的检测,岩黄连碱含量的检测,就可以全方位对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采用指纹图谱检测对岩黄连注射液进行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岩黄连注射液中极性差异较大的多种活性成分,从而可以全面、客观、准确的检测和评价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为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检测的准确度高,方法简单、能够更加准确的测定和评价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提高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了岩黄连注射液较高的质量标准水平,有助于提高该岩黄连注射液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所用到的岩黄连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法】取岩黄连提取物、聚山梨酯80、氯化钠,加注射用水使溶解并稀释至800mL,调节pH值至3.0-4.5,摇匀,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制得岩黄连注射液。

所述的岩黄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取岩黄连干燥药材,粉碎成粗粉, 加入粗粉重量4-6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浸渍22-26小时,滤过,得到浸渍液备用,得到的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4-6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1.5小时,滤过,合并3次提取液及浸渍液,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5-65℃下相对密度为1.16-1.20的稠膏,在稠膏中加入稠膏重量0.4-0.6倍量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pH值至2~3,边加盐酸边搅拌,滤过,得到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滤液的PH值至9~10,有棕褐色沉淀析出,静置22-26小时后,过滤,取沉淀物,真空抽干;

(4)在沉淀物中加入沉淀物重量4.5-5.5倍量的三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25-35分钟,滤过,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加入无水硫酸纳脱水,过滤,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并浓缩至近干,然后置于55-65℃下真空干燥,得岩黄连提取物。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澄明液体。

本发明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为:

一、【鉴别】岩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黄连对照药材1g,加氯仿30mL,超声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和岩黄连碱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和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uL、对照品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氯仿-甲醇-氨水(体积比为10:2: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二、【检查】pH值:应为3.0-4.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Ⅶ G)。

有关物质:除草酸盐和钾离子不检查外,其余应符合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S)。

乙醇和三氯甲烷含量的检测: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P第一法)测定;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非极性毛细管柱(50m×0.53mm×5μm);柱温为8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进样体积为1.0mL;理论板数按三氯甲烷峰计应不低于5000,各组分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2,与乙醇相对保留时间为0.82-0.86(约为0.84)的峰系岩黄连碱分子中的甲氧基热裂解生成的甲醇峰;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醇2g、三氯甲烷0.12g,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5mL、1mL,置同一2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mL含乙醇5mg,三氯甲烷60μg),精密量取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4)测定: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醇、三氯甲烷的限度分别为0.5%和0.006%。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精密量取本品1mL,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B )测定,铅、镉、砷、汞、铜均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作1→8稀释,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C),静脉注射给药,应符合规定。

过敏反应物质: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K),应符合规定。

三、【指纹图谱】指纹图谱检测:参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结合指纹图谱的要求进行测定;其操作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仪器:Waters515泵、Waters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M 32色谱工作站、717自动进样系统;用shim-pack CLC-ODS 6.0×150mm 5µm 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的配方:0.05mol/L 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二氢钾(体积比1:1),含 0.2%乙二胺,用磷酸调pH3.0]为流动相按以下梯度运行条件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梯度运行条件如下: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pH为3.8±0.5的水溶液(取水1000mL,用稀盐酸调pH为3.8±0.5,即得),热水浴加热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岩黄连碱350µg的溶液,即得;

(3)测定:精密吸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和参照物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140分钟的色谱图;本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如图 1所示)经计算机模拟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相似度大于0.9,符合要求。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U)。

四、【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岩黄连注射液中岩黄连碱含量的检测,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体积比50:50),内含质量百分含量为0.34%的磷酸二氢钾和0.17%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7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26u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支含岩黄连提取物以岩黄连碱(C21H20O4N)计,为0.56-0.84mg。

实施例2

【制法】取岩黄连提取物、聚山梨酯80、氯化钠,加注射用水使溶解并稀释至800mL,调节pH值至3.0-4.5,摇匀,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混匀,滤过,灌封,灭菌,制得岩黄连注射液。

所述的岩黄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取岩黄连干燥药材,粉碎成粗粉, 加入粗粉重量5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浸渍24小时,滤过,得到浸渍液备用,得到的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5倍量、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3次提取液及浸渍液,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6-1.20的稠膏,在稠膏中加入稠膏重量0.5倍量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调节pH值至2~3,边加盐酸边搅拌,滤过,得到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滤液的PH值至9~10,有棕褐色沉淀析出,静置24小时后,过滤,取沉淀物,真空抽干;

(4)在沉淀物中加入沉淀物重量5倍量的三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4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加入无水硫酸纳脱水,过滤,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并浓缩至近干,然后置于60℃下真空干燥,得岩黄连提取物。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澄明液体。

本发明岩黄连注射液的质量检测方法为:

一、【鉴别】岩黄连的薄层色谱鉴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黄连对照药材1g,加氯仿30mL,超声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和岩黄连碱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和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5uL、对照品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氯仿-甲醇-氨水(体积比为10:2:2: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二、【检查】pH值:应为3.0-4.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Ⅶ G)。

有关物质:除草酸盐和钾离子不检查外,其余应符合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S)。

乙醇和三氯甲烷含量的检测: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P第一法)测定;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非极性毛细管柱(50m×0.53mm×5μm);柱温为80℃,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进样体积为1.0mL;理论板数按三氯甲烷峰计应不低于5000,各组分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2,与乙醇相对保留时间为0.82-0.86(约为0.84)的峰系岩黄连碱分子中的甲氧基热裂解生成的甲醇峰;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乙醇2g、三氯甲烷0.12g,分别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5mL、1mL,置同一2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mL含乙醇5mg,三氯甲烷60μg),精密量取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2mL,置顶空瓶中,加盖密封,即得;

(4)测定: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醇、三氯甲烷的限度分别为0.5%和0.006%。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精密量取本品1mL,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B )测定,铅、镉、砷、汞、铜均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作1→8稀释,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C),静脉注射给药,应符合规定。

过敏反应物质: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K),应符合规定。

三、【指纹图谱】指纹图谱检测:参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结合指纹图谱的要求进行测定;其操作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仪器:Waters515泵、Waters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M 32色谱工作站、717自动进样系统;用shim-pack CLC-ODS 6.0×150mm 5µm 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的配方:0.05mol/L 庚烷磺酸钠-0.05mol/L磷酸二氢钾(体积比1:1),含 0.2%乙二胺,用磷酸调pH3.0]为流动相按以下梯度运行条件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梯度运行条件如下:

(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pH为3.8±0.5的水溶液(取水1000mL,用稀盐酸调pH为3.8±0.5,即得),热水浴加热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含岩黄连碱350µg的溶液,即得;

(3)测定:精密吸取本品岩黄连注射液和参照物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140分钟的色谱图;本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图 1)经计算机模拟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相似度大于0.9,符合要求。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U)。

四、【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岩黄连注射液中岩黄连碱含量的检测,其检测步骤如下: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体积比50:50),内含0.34%磷酸二氢钾和0.17%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7nm;理论板数按岩黄连碱峰计算不低于6000;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黄连碱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26ug的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4)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支含岩黄连提取物以岩黄连碱(C21H20O4N)计,应为0.56-0.84mg。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