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733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尤其涉及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位器的机械连接需要刷握在带有滑槽的外壳内滑动,传动轴再与刷握相连接,由于滑槽外壳和刷握之间需要滑动且滑动力不能过大,对加工零件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不利于节省电位传感器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包括外壳、导轨、刷握和传动轴,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端盖中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盲孔,两个所述导轨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卡合,所述导轨的外端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刷握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轨对应的滑孔,所述刷握通过所述滑孔套装在所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刷握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传动轴的内端穿过所述轴孔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导轨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圆柱端头和第二圆柱端头,所述第一圆柱端头、所述导轨和所述第二圆柱端头的直径依次缩小,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盲孔的直径,所述盲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圆柱端头的直径相等,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端头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圆柱端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通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柱端头适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两个所述导轨沿所述传动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圆柱端头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内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刷握之间通过垫圈和螺母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刷握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刷握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由高分子自润滑材料制成的低摩擦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通过导轨与刷握配合,从而避免了刷握与外壳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刷握的阻尼,保证了刷握运动的流畅性,且不需要考虑刷握与外壳的配合面之间的加工精度,可以有效的节省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导轨2、刷握3和传动轴4,外壳1的第一端端盖中心处设置有轴孔,轴孔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通孔,外壳1的第二端端盖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盲孔,两个导轨2的内端穿过通孔与盲孔卡合,导轨2的外端与通孔固定连接,刷握3上设置有两个与导轨2对应的滑孔,刷握3通过滑孔套装在导轨2上并可沿导轨2滑动,刷握3的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传动轴4的内端穿过轴孔与安装孔固定连接,导轨2的外端和内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圆柱端头和第二圆柱端头,第一圆柱端头、导轨2和第二圆柱端头的直径依次缩小,通孔的直径大于盲孔的直径,盲孔的直径与第二圆柱端头的直径相等,通孔的直径与第一圆柱端头的直径相等,且第一圆柱端头上设置有外螺纹,通孔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圆柱端头适配的内螺纹,两个导轨2沿传动轴4对称设置,第一圆柱端头与外壳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传动轴4的内端设置有外螺纹,传动轴4与刷握3之间通过垫圈和螺母固定连接,刷握3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刷握3的外侧面与外壳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传动轴4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由高分子自润滑材料制成的低摩擦介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连接结构是按以下步骤将与之相关的结构件装配而成的:

1、用导轨2依次穿过外壳1的第一端端盖上的通孔,再穿过刷握3上是滑孔,最后与外壳1的第二端端盖上的盲孔配合连接;

2、传动轴4的内端穿过轴孔和刷握3的安装孔,再通过垫片和螺母将其与刷握3固定连接;

3、用螺钉旋入外壳1的螺纹孔内将导轨2和外壳1连接。

外壳1、导轨2、刷握3、传动轴4的联合使用,通孔之间、盲孔直径和导轨2直径按刷握3的运动距离增加而调大,相应刷握3与导轨2的配合孔随之调整,导轨2与刷握3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2-0.06)mm范围内,最后传动轴4穿入刷握3完成电位传感器的机械运动接口;在使用时通过传动轴4带动刷握3沿导轨2在外壳1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