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片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699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晾片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晾片板。



背景技术:

生物切片在完成染色、封片后,需要放置在晾片板上晾干、排序,便于观察者取用阅片。但目前通用的晾片板普遍存在如下缺点:1.只可单张用于晾片,当两张晾片板叠放时,下层晾片板的通风便会被遮挡,影响晾片效果;2.切片自然放置在晾片板上,没有固定装置卡紧切片,切片容易从晾片板上滑落,不适宜长途运输;3.两张或两张以上晾片板堆叠一起后,晾片板与晾片间无锁死装置,板与板之间相对孤立,在堆叠运输过程中容易颠簸散乱,造成切片损坏。以上三点缺点严重制约了传统的晾片板的使用范围,既不可以用来装载玻片作长途运输,又不可用来晾干大量的切片,实际工作往往需要采取将切片从晾片板转移至晾片柜中晾干,而后再归档至玻片柜中作长期存档,如此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操作者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切片滑落且便于多层玻片晾干的晾片板。

一种晾片板,包括底板及锁片组件;

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置片槽,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置片槽连通的通风孔;

所述锁片组件包括主联动杆、卡舌、卡栓、解锁按钮、复位弹性件及支撑柱;所述卡舌与所述主联动杆连接且对应各所述置片槽设置,所述卡栓与所述主联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卡栓连接,所述卡栓设有插孔,所述复位弹性件设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主联动杆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柱设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表面且对应所述卡栓设置,所述支撑柱的底面呈斜面形状且在该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卡槽;

当将一底板通过所述支撑柱卡入另一底板上的所述卡栓中时,所述支撑柱的斜面状的底面通过挤压所述卡栓带动所述主联动杆运动,并能够带动所述卡舌向所述置片槽的上方运动以将所述置片槽中的切片锁住,直至所述卡栓卡在所述卡槽中;当向相应的所述复位弹性件所在的方向按压所述解锁按钮时,能够将支撑柱从所述卡栓中取出,所述卡栓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并最终带动所述卡舌复位以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置片槽呈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片组件还包括多根支联动杆,所述支联动杆与所述主联动杆连接,所述卡舌设在所述支联动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联动杆包括第一主联动杆和第二主联动杆,所述第一主联动杆与所述复位弹性件相抵接的一端跟所述第二主联动杆与所述卡栓连接的一端在所述底板上同端设置,所述第一主联动杆与所述第二主联动杆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支联动杆包括第一支联动杆和第二支联动杆,所述第一支联动杆及所述第二支联动杆上均设有所述卡舌,所述第一支联动杆与所述第一主联动杆连接,所述第二支联动杆与所述第二主联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支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支联动杆成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第一支联动杆与所述第二支联动杆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置片槽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联动杆及所述第二主联动杆分别位于相应的所述置片槽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舌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为斜面形状,且倾斜向上的一端朝向相应的所述置片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包括设在所述置片槽的槽底且贯穿所述底板的第一通风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还包括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贯穿所述置片槽的侧壁及所述底板的边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孔还贯穿相邻的所述置片槽之间的连接部分。

上述晾片板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多个置片槽,并设有与置片槽连通的通风孔,从而便于晾干放入的切片。并且该晾片板设有锁片组件,当将一底板通过支撑柱卡入另一底板上的卡栓中时,支撑柱的斜面状的底面通过挤压卡栓带动主联动杆运动,并能够带动卡舌向置片槽的上方运动以将置片槽中的切片锁住,直至卡栓卡在卡槽中。卡舌锁紧后,可有效防止切片从晾片板上滑落。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保证了卡栓240卡在卡槽272中不脱离。当向相应的复位弹性件所在的方向按压解锁按钮时,能够将支撑柱从卡栓中取出,卡栓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并最终带动卡舌复位以解锁。该晾片板锁片和解锁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晾片板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晾片板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晾片板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晾片板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图2和图3,一实施例的晾片板10包括底板100及锁片组件200。

底板100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切片的置片槽10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置片槽102呈2*10的阵列分别,共具有十行两列。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置片槽102的分布不限于阵列分布。

底板100上还设有与置片槽102连通的通风孔。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包括第一通风孔104和第二通风孔106。其中,第一通风孔104设在置片槽102的槽底,且贯穿底板100,形成的垂直进风孔,用于供垂直气流通过。第二通风孔106贯穿置片槽102的侧壁及底板100的边沿,且还贯穿相邻的置片槽102之间的连接部分。优选的,同一排的置片槽102之间均通过第二通风孔106连通。第二通风孔106用于供横向气流通过,配合第一通风孔104,便于通风晾干切片。

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100上的通风孔的设置位置及开孔方式不限于上面所述。

锁片组件200设在底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锁片组件200包括主联动杆210、支联动杆220、卡舌230、卡栓240、解锁按钮250、复位弹性件260及支撑柱270。支联动杆220与主联动杆210优选垂直连接。卡舌230设在支联动杆220上且对应各置片槽102设置。卡栓240与主联动杆210的一端连接。解锁按钮250与卡栓240连接。卡栓240设有插孔。复位弹性件260设在底板100上且与主联动杆210的另一端抵接。支撑柱270设在底板100的另一侧表面且对应卡栓240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联动杆210包括第一主联动杆212和第二主联动杆214。第一主联动杆212与复位弹性件260相抵接的一端跟第二主联动杆214与卡栓240连接的一端在底板100上同端设置,相应地,第一主联动杆212与卡栓240连接的一端跟第二主联动杆214与复位弹性件260相抵接的一端在底板100上同端设置。第一主联动杆212有两根,分别位于两列置片槽102的两侧,第二主联动杆214有一根,位于两列置片槽102之间的间隙部分。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应不同阵列形状的置片槽102,只要第一主联动杆212与第二主联动杆214平行且间隔设置即可。

支联动杆220包括第一支联动杆222和第二支联动杆224。第一支联动杆222及第二支联动杆224上均设有卡舌230。第一支联动杆222与第一主联动杆212连接,第二支联动杆224与第二主联动杆214连接。第一支联动杆222与第二支联动杆224成对设置,且成对的第一支联动杆222与第二支联动杆224分别位于相应的置片槽102的两侧。

第一支联动杆222对应每个置片槽102设有两个卡舌230,且第二支联动杆224对应每个置片槽102也设有两个卡舌230,从而,每个置片槽102对应有四个卡舌230。四个卡舌230可从置片槽102的两侧锁住放置在置片槽102中的切片。在本实施例中,卡舌230朝向底板100的表面为斜面形状,且倾斜向上的一端朝向相应的置片槽102。通过将卡舌230的底面设置为斜面形状,可以适应并卡紧不同厚度尺寸的切片。

复位弹性件260优选但不限于弹簧。

请结合图4,支撑柱270的底面呈斜面形状且在该底面与底板100之间设有卡槽272。当将一底板100通过支撑柱270卡入另一底板100上的卡栓240中时,支撑柱270的斜面状的底面通过挤压卡栓240带动主联动杆210运动,进而带动支联动杆220运动,并能够带动卡舌230向置片槽102的上方运动以将置片槽102中的切片锁住,直至卡栓240卡在卡槽272中;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保证了卡栓240卡在卡槽272中不脱离,当向相应的复位弹性件260所在的方向按压解锁按钮250时,能够将支撑柱270从卡栓240中取出,卡栓240在复位弹性件260的作用下复位,并最终带动卡舌230复位以解锁。

上述晾片板10通过在底板100上设置多个置片槽102,并设有与置片槽102连通的通风孔,可有效避免晾片板叠放造成的通风遮挡,有利于提高晾片效果。并且该晾片板设有锁片组件,可以将放入置片槽102中的切片卡紧锁住,并与叠放的晾片板10卡紧,可有效防止切片滑落,便于用于运输切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