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用并联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368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用并联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的过滤器,尤指一种并联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如今,过滤器已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主要用于过滤血液、药液或试剂中的有害物质或细菌,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传统的过滤器通常具有一个罐体,罐体上设有换气孔、进液孔和出液孔。在操作时,通常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单独对一个一个的罐体进行摆放,然后单独对一个一个的罐体进行富集操作,待后续培养和无菌检测使用。从实际实施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过滤器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罐体清洗、集菌完成后需要双手手工在其底部加堵帽,堵住出液孔,防止后面灌入的培养液流出,实施起来十分繁琐;第二,传统的过滤器因单罐体的结构需要一个一个地操作,且无法采用机械手等非人工操作方式,因此存在重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易产生误操作等弊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用并联式过滤器,其采取若干罐体并联连接的稳定结构设计,适于机械手操作,实现了富集操作的自动化并简化了富集操作流程,可重复使用,寿命长,符合环保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用并联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并联底座连接在一起但可掰断分开的若干个封闭的罐体,各罐体顶部开设有换气孔和进液孔,各进液孔连接有一根软管,所有罐体的所有软管合成一根后连接有针头,各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孔壁上设有侧孔或侧开槽,出液孔内塞有堵塞,初始状态下的堵塞不堵住侧孔或侧开槽,各罐体内腔的底面上设有滤膜。

所述滤膜为孔径小于0.45μm的透水微孔滤膜。

各所述罐体底部向下延伸有辅助定位的环形卡托。

所述软管连接有一个或若干针头。

灌入培养液之前,所述出液孔内的所述堵塞被顶入所述出液孔而堵住所述侧孔或侧开槽。

所述并联式过滤器外包有吸塑装盒。

所述并联式过滤器设有三个所述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取若干罐体并联连接的稳定结构设计,便于机械手进行拿取操作,从根本上摒弃了人工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操作失误,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底部预装有堵塞,滤膜清洗湿润和细菌收集完成后、灌装培养液前,只需将堵塞顶入,即可实现对出液孔的封堵,无需双手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

3、本实用新型中并联连接的若干罐体在富集操作后,可以很容易地互相掰断分开而各自单独进行培养,待后续无菌检测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不仅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05版(草案)的相关规定,还符合英、美及欧洲药典的相关规定,满足国家药品GMP认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俯视看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未示出软管和针头)。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未示出软管和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药品无菌检查富集用并联式过滤器90包括通过并联底座99连接在一起但可掰断分开的若干个封闭的罐体91,各罐体91顶部开设有换气孔93和进液孔92,各进液孔92连接有一根软管97,所有罐体91的所有软管97合成一根后连接有针头98,各罐体91底部开设有出液孔95,出液孔95孔壁上设有侧孔或侧开槽,出液孔95内塞有堵塞96,初始状态(滤膜清洗湿润和细菌收集)下的堵塞96不堵住侧孔或侧开槽,即堵塞96半封堵式地安装于出液孔95内(预装有堵塞96),可使液体从出液孔95上的侧孔或侧开槽流出,各罐体91内腔的底面上设有滤膜94。

在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可设计为三联式过滤器,如图1至图3所示,即三联式过滤器设有三个罐体91,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在实际设计中,滤膜94优选采用孔径小于0.45μm的透水微孔滤膜。

如图1,各罐体91底部可向下延伸有辅助定位于滤器孔位内而使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可稳固地竖立置于若干个连续滤器孔位上的环形卡托910。

在实际设计中,软管97可连接有一个或若干针头98,针头的数量不受限制,可视操作对象而确定,图1中示出了设计有两个针头98的情形。

在实际实施时,灌入培养液之前,出液孔95内的堵塞96被顶入出液孔95而堵住侧孔或侧开槽,即堵塞96全封堵式地安装于出液孔95内,液体不能从出液孔95上的侧孔或侧开槽流出。

在实际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90可外包有吸塑装盒(图中未示出),吸塑装盒可制成方盒形状,以方便切割去除。

富集使用时,借由机械手(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并联式过滤器90的各个并联连接的罐体91同时进行清洗润膜、细菌收集、灌装培养液等一系列操作,具体过程为:

将吸塑装盒外包装去除并丢弃,固定针头98,以备插入瓶体(涉及清洗液瓶、药品瓶、培养液瓶),令夹紧机构夹住带有针头98的那一根软管97,夹紧机构与蠕动泵相连,蠕动泵用于带动夹紧机构运动,挤压软管97来实现液体输送。令各个罐体91竖直置于滤器孔位上,等待富集操作。

在富集操作时,压力检测机构压住换气孔93,对罐体91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然后开始富集,首先通过蠕动泵将清洗液从进液孔92送入罐体91,而后从预装堵塞96的出液孔95流出,完成滤膜清洗湿润。而后通过蠕动泵将药品瓶的药液直接从进液孔92送入罐体91,或者借由清洗液溶解药品瓶内粉末状药品、形成药液后再通过蠕动泵从进液孔92送入罐体91,而后流出,完成药液细菌收集。然后令堵塞96全封堵住出液孔95(即堵塞96从半封堵式变成全封堵式安装),通过蠕动泵将培养液从进液孔92灌入罐体91,当达到灌入量后停止,完成富集。

最后通过热封切机构对所有软管97完成切割热封,撤去压力检测机构,拆除各管路,结束作业。

在富集操作结束后,药品检测人员可将罐体91上的并联底座99掰断,拆成互相独立的单个罐体91来分别进行后续的细菌培养以及无菌检测作业。

当然,在实际实施时,软管97也可通过相应切割机构切断后通过人工方式利用夹子夹住软管断口来实现密封,并不受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取若干罐体并联连接的稳定结构设计,便于机械手进行拿取操作,从根本上摒弃了人工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操作失误,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底部预装有堵塞,滤膜清洗湿润和细菌收集完成后、灌装培养液前,只需将堵塞顶入,即可实现对出液孔的封堵,无需双手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

3、本实用新型中并联连接的若干罐体在富集操作后,可以很容易地互相掰断分开而各自单独进行培养,待后续无菌检测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不仅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05版(草案)的相关规定,还符合英、美及欧洲药典的相关规定,满足国家药品GMP认证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