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390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液相色谱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谱仪,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仪是指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储液罐1、高压泵2、进样器3、色谱柱4、检测器5、记录仪6以及废液瓶7。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液路进行清洗,清洗液路时可以把检测器5直接关机,清洗结束后先按STOP让高压泵2停止后在再关电源,不允许直接关机,以避免高压泵2继续工作导致液路内的压力过高。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来操作,如果操作人员出现疏忽的情况,未关闭高压泵2就关电源,就会导致意外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相色谱仪,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相色谱仪,包括储液罐、高压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废液瓶以及电源,还包括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所述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包括:

液压传感器,设置于高压泵与进样器之间的液路上,以检测该液路的液压并产生相应的电流检测信号;

比较电路,耦接于液压传感器以接收所述电流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电流检测信号与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比较信号;

可控开关,与液相色谱仪的电源的开关并联;

以及开关电路,响应于所述比较信号控制所述可控开关通/断。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实现当液路内的液压低于预设值时(一般为零),即代表高压泵已停止工作,如此,开关电路控制可控开关断开,此时,液相色谱仪的电源的开关才能够控制电源的启停;然后操作人员关闭电源的开关即可。

优选地,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基准电路,用于生成所述预设值;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耦接于液压传感器,用于将液压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检测信号转换为电压检测信号;

比较器,具有同相端、反向端以及输出端,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耦接于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反相端耦接于所述基准电路的输出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液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一般为4-20mA的电流信号,这个电流信号经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处理后,转换为0-5V的电压信号,再个输入到比较器,由比较器来进行处理。当电压信号大于预设值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优选地,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

一第一运算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液压传感器的输出端;

一第一NPN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集电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耦接于24V电压;

一第二运算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一第一变阻器的活动端,反相端耦接于其输出端并接地,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耦接于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

一稳压管,与第一变阻器并联,其阳极接地,阴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耦接于24V电压;

一第三运算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

一第一PNP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并通过一第五电阻耦接于24V电压,集电极通过一第六电阻接地;

一第四运算放大器,其同相端耦接于第六电阻未接地的一端;

一第二NPN三极管,其基极耦接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并通过一第七电阻接地,集电极耦接于24V电压。

优选地,所述基准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12V电压,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可控开关采用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一第一NPN三极管,其基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耦接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串联后接12V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实施例中比较电路和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储液罐;2、高压泵;3、进样器;4、色谱柱;5、检测器;6、记录仪;7、废液瓶、8、液压传感器;9、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100、比较电路;110、电流-电压转换电路;120、基准电路;200、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参照图1、2,一种液相色谱仪,包括储液罐1、高压泵2、进样器3、色谱柱4、检测器5、记录仪6、废液瓶7、电源以及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

参照图2、3,高压泵启停保护装置包括液压传感器8、比较电路100、可控开关以及开关电路200。其中,液压传感器8设置于高压泵2与进样器3之间的液路上,以检测该液路的液压并产生相应的电流检测信号V1;该电流检测信号V1传输至比较电路100。

参照图4、图5,比较电路100包括基准电路120、电流-电压转换电路110以及比较器A5,电流检测信号V1经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110,变为电压检测信号V2,并输入到比较器A5中,比较器A5将电压检测信号V2与基准电路120输出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本实施例中,比较器A5采用电压型比较器。

具体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110包括运算放大器A1、NPN三极管Q1、运算放大器A2、稳压管Z1、运算放大器A3、PNP三极管Q3、运算放大器A4、NPN三极管Q2以及电阻R1~R7。其中,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端耦接于液压传感器8的输出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端,集电极通过电阻R3耦接于24V电压;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端耦接于一变阻器R2的活动端,反相端耦接于其输出端并接地,输出端通过电阻R4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稳压管Z1与变阻器R2并联,其阳极接地,阴极通过一电阻R1耦接于24V电压;运算放大器A3,其同相端耦接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PNP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端,并通过一电阻R5耦接于24V电压,集电极通过一电阻R6接地;运算放大器A4的同相端耦接于电阻R6未接地的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发射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A4的反相端,并通过一电阻R7接地,集电极耦接于24V电压。因此,在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端输入0-20mA的电流检测信号V1,并在电阻R7上输出0-5V的电压检测信号V2。

参照图5,基准电路120包括串联的电阻R8和电阻R9,电阻R8的另一端耦接于12V电压,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因此,自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输出预设值。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该可控开关采用继电器K1,其常开触点开关S1与电源的开关并联(图中未示出)。开关电路200包括NPN三极管Q4,其基极通过电阻R10耦接于比较器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继电器K1串联后接12V电压。如此,当NPN三极管Q4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的比较信号V3后,立即断开,使继电器K1断电,此时电源的开关即进行使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