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齿轮跨距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98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齿轮跨距的检具。



背景技术:

齿轮是一种运用广泛的传动部件,跨距是齿轮的一个重要参数。现有的测量方式为人工手拿千分表卡住齿轮两侧的齿形,并通过千分表的度数读出跨距。由于齿轮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跨距往往有差别,这时就需要通过人工移动的方法调整千分表的测量高度,费时费力,且精度较差,为此继续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精度高的检测齿轮跨距的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检测齿轮跨距的检具,包括千分表(1)和定位杆(2),其中千分表(1)的表头和定位杆(2)的定位球头相对设置,并在同一条轴心线上,且千分表(1)和定位杆(2)分别固定安装在U形块(3)对应一个侧边上的安装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块(3)的连接边与升降座(4)固定,该升降座与立柱(5)上对应的安装孔滑动配合,且升降座(4)上装有水平设置的顶紧螺钉(6),该顶紧螺钉用于将升降座(4)顶紧在立柱(5)上;所述立柱(5)下端与底座(7)固定,在底座顶面固设有一个齿轮定位块(8),该定位块位于所述千分表(1)和定位杆(2)之间,且齿轮定位块(8)顶面低于所述千分表(1)下表面。

检测时,将齿轮放在齿轮定位块(8)上,并转到千分表(1)的旋转手柄,以使千分表(1)的表头和定位杆(2)的定位球头分别卡入齿轮两侧的齿形,这样就能通过千分表的读数读出跨距。通过锁、紧顶紧螺钉(6)可以调整升降座(4)的高度,从而调整U形块(3)的高度,这样就能测量齿轮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跨距,测量方便省力,精度高,且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很低,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便于安装和调整位置,所述升降座(4)上水平开有一个U形槽,所述U形块(3)的连接边插入该U形槽中,并由升降座(4)上并排设置的多颗竖直锁紧螺钉(9)锁紧在升降座(4)上。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定位块(8)顶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1.6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锁、紧顶紧螺钉可以调整升降座的高度,从而调整U形块的高度,进而调整千分表和定位杆(2)的高度位置,这样就能测量齿轮不同高度位置处的跨距,测量方便省力,精度高,且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很低,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检测齿轮跨距的检具,包括千分表1和定位杆2,其中千分表1的表头和定位杆2的定位球头相对设置,并在同一条轴心线上,且千分表1和定位杆2分别固定安装在U形块3对应一个侧边上的安装孔中。U形块3的连接边与升降座4固定,该升降座4与立柱5上对应的安装孔滑动配合,且升降座4上装有一颗水平设置的顶紧螺钉6,该顶紧螺钉6用于将升降座4顶紧在立柱5上。在本案中,升降座4上水平开有一个U形槽,U形块3的连接边插入该U形槽中,并由升降座4上并排设置的多颗竖直锁紧螺钉9锁紧在升降座4上。在本案中,竖直锁紧螺钉9的数目为两颗,这两颗竖直锁紧螺钉9位于U形块3的上方。

立柱5下端与底座7固定,在底座顶面固设有一个齿轮定位块8。定位块8位于千分表1和定位杆2之间,且齿轮定位块8顶面低于千分表1下表面,且齿轮定位块8顶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1.6mm,并可优选为1或1.2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