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34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料取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而混凝土在建筑市场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对工程质量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上,而混凝土在制作的过程中,将砂、石、水泥和水一起倒入搅拌车中进行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凝土。为了检测混凝土粉料的性能,需要对粉料取样。粉料通常用体积比较大的容器盛装,为了全面了解粉料的性能,抽样时应以多点、分层为宜,但是现有的粉料取样器具,满足不了在大容积容器内分层取样的要求,只能抽取表面数量有限的几个点,这样的抽样方法直接影响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利于全面了解粉料的性能,而且取样不便,取样器具容易堵塞,甚至会出现粉末泄露,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结构设计简单,不仅能够实现多个搅拌车同时清洗,而且有效避免大块物料进入搅拌分离机,保证出料顺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料取样结构,设置在下料管上,包括取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取料管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料管的内部,且取料管上设有进料口,所述取料管的另一端通过过渡管与所述出料管连接,所述取料管上设有取样阀,取料管上的取样阀实现随机取样,不仅取样方便,而且保证样品的全面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管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下料管中的粉料进入倾斜的取料管后,沿所述取料管流动到所述过渡管中,而不会造成取料管内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使粉料顺利进入进料口,均匀铺开式的落入取料管中,所述进料口上设有过滤层,过滤粉末中的大颗粒状物体,保证样品的出料顺畅,防止堵塞取样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管的倾斜度设置为45°-60°,较大限度的提高样品在取料管中的流动速度,实现又好又快的取样效果,保证样品流通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管设置为平滑的弧型管,样品流动方向转变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过渡管与所述取料管及所述下料管螺纹连接,不仅防止样品的泄露,而且便于拆卸与安装,同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管所在弧线对应的圆心角设置为120°-145°,较小程度地减弱样品的流动速度,避免样品在过渡管中形成堵塞,影响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料取样结构,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管中间部位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使粉料在其内部流动时提供有一个缓存空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粉料下落顺畅,防止过渡段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取样结构设置在下料管上,倾斜的取料管通过进料口接收下料管中的粉料,取料管上的取样阀实现随机取样,不仅取样方便,而且保证样品的全面性;过渡管的结构使粉料在其内部流动时提供有一个缓存空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粉料下落顺畅,防止过渡段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下料管 2.取料管 3.出料管 4.进料口 5.取样阀 6.过渡管 7.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料取样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粉料取样结构,设置在下料管1上,包括取料管2和出料管3,所述取料管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的内部,且取料管2上设有进料口4,所述取料管2的另一端通过过渡管6与所述出料管3连接,所述取料管2上设有取样阀5。

所述取料管2向下倾斜设置在所述下料管1上,所述下料管1中的粉料进入倾斜的取料管2后,沿所述取料管2流动到所述过渡管6中,而不会造成取料管6内的堵塞。

所述进料口4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使粉料顺利进入进料口4,均匀铺开式的落入取料管2中,所述进料口4上设有过滤层7,过滤粉末中的大颗粒状物体,保证样品的出料顺畅,防止堵塞取样机构。

所述取料管2的倾斜度设置为45°-60°,较大限度的提高样品在取料管中的流动速度,实现又好又快的取样效果,保证样品流通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过渡管6设置为平滑的弧型管,样品流动方向转变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所述过渡管6与所述取料管2及所述下料管1螺纹连接,不仅防止样品的泄露,而且便于拆卸与安装,同时降低成本。

所述过渡管6所在弧线对应的圆心角设置为120°-145°,较小程度地减弱样品的流动速度,避免样品在过渡管6中形成堵塞,影响取样工作的进行。

所述过渡管6中间部位的直径大于其两端的直径,使粉料在其内部流动时提供有一个缓存空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粉料下落顺畅,防止过渡段堵塞。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