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868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工业化的生产背景下,单纯追逐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从而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堪重负。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冶金、窑炉与锅炉的过度使用,机电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量的工业排放、建材生产、垃圾燃烧等排放的废气,都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以华北地区为首的空气污染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PM2.5已成为空气质量恶化的重要凶手,且对大气能见度及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首都北京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全国各省市的经济总量排名中名列前茅,而首都的空气质量却非常糟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检测,北京市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平均值分别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80%、100%及204%,而根据国家环境检测总站对45个国家157个城市(包括我国的44个城市)大气质量比较分析北京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1995年排第7位,今年排第3位。北京市比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墨西哥城的总悬浮颗粒物高出35%,二氧化硫高出62%,比上海、天津、重庆市的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高出40%、33%、37%。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适宜人们生存的空气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前提。恶化的空气质量已经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威胁。因此对首都的空气质量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所提的大气污染源,我们要在大力治理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建立常规的污染物监测系统,加强监测力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监测指标不统一,监测数据小、频次低,监测手段落后,现有的标准监测方法不成体系等。除此之外,现有的环境监测设备多以有线线缆铺设为主,具有监控范围单一,铺设装配难度大、任务重,经济投入多、成本高,转移不便捷、二次使用率低等问题。因此,亟需建立新的科学的、完整的、便捷的环境检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系统、遥感监测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合理的、充分的、便捷的、自动连续监测以及监测信息的传输、共享,以实现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感知、分析、预测和防治以及对监测系统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智能演进。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我们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强对环境污染监控的实时性、时效性。通过环境污染监控系统,就要注重环境监测的技术体系,随时关注环境污染变化,了解分析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和过程。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技术检测,从而帮助我们对环境污染的变化做出及时且有效的应对措施。

利用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数据,能够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地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能够为研究大气质量地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能够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目前,对于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多通过卫星通讯,代价高昂,且监测方式不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城市区域内的环境情况进行实时、准确、长期、多区域覆盖的无线监测,并为后续对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进行大数据计算分析,提供实时、全面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信息,具有精度高、覆盖面广、数据实时性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装置、多个终端装置、多个协调器、多个微控制器模块、多个3G模块以及中心服务器;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协调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协调器、3G模块连接,所述3G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终端装置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协调器与多个所述终端装置连接;所述协调器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所述3G模块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装置与所述协调器通过ZigBee构建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所述终端装置与协调器的数据通信链路。

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装置包含第一ZigBee模块,所述协调器包含与所述第一ZigBee模块无线通信的第二ZigBee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终端装置通过I/O端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协调器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通过UART串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所述3G模块通过UART串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装置为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为: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臭氧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网络为3G无线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采用多个采集装置、多个终端装置、多个协调器、多个微控制器模块、多个3G模块以及中心服务器;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协调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协调器、3G模块连接,所述3G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连接。采集装置用于采集PM2.5、CO、NO2、SO2、O3、粉尘和温湿度等气候数据、以及根据指令实时上传气候数据;协调器与终端装置之间组成星型网络结构,负责协调多个终端,对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微控制器模块用于将中心服务器指令向下传输、以及将下层采集数据向上传输;3G模块实现下层设备与服务器间的互联互通,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查询空气质量数据及空气质量统计报告等;中心服务器向下端装置发送操作指令,以及接收采集装置获取的环境数据,将所述环境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并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大数据挖掘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并且通过与手机或电脑配套应相连,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给用户。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空气质量的实时检测、分析、异常处理,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空气质量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可拓展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所述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分为三大层,分别为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所述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模块1、多个终端装置2、多个协调器3、多个微控制器模块4、多个3G模块5以及中心服务器6;其中,所述采集装置1和终端装置2位于所述传感层,协调器3、微控制器模块4、3G模块5位于所述网络层,中心服务器6位于应用层;所述终端装置2分别与所述采集装置1、协调器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分别与所述协调器3、3G模块5连接,所述3G模块5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中心服务器6连接,所述无线网络为3G无线网络。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装置1为采集各种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PM2.5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硫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臭氧传感器、二氧化氮传感器、粉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装置1与所述终端装置2一一对应连接;一个所述协调器3与多个所述终端装置2连接;所述协调器3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与所述3G模块5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采集装置1与所述终端装置2通过I/O端口连接;所述协调器3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通过UART串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与所述3G模块5通过UART串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装置2与所述协调器3通过ZigBee构建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所述终端装置2与协调器3的数据通信链路;所述终端装置2包含第一ZigBee模块,所述协调器3包含与所述第一ZigBee模块无线通信的第二ZigBee模块。

所述采集装置1,用于布设在各个采集位置上采集环境数据。

所述终端装置2,用于实时接收采集装置获取的空气质量数据,并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网络将所述空气质量数据发送给协调器3。

所述协调器3,用于负责收集、整合与之相连的终端装置2获取的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微控制器模块4,等待进一步处理。协调器3与终端装置2之间组成星型网络结构,一个协调器3对应多个终端装置2,协调器3与终端装置2之间采用射频天线收发数据,并用ZigBee技术实现通信,所述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特点。协调器3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多个终端装置2,并将每个终端装置2的数据进行汇总、整合,随时轮转等待微控制器模块4的指令,实现发送数据,反馈终端等功能。所述终端装置2和协调器3均采用TI公司推出的片上系统CC2530开发板,实现嵌入式ZigBee应用。

所述微控制器模块4设在协调器3与3G模块5之间,用于将中心服务器6指令向下传输、以及将下层采集数据向上传输,还能够用于快速处理数据,省去了数据回传服务器再反馈到下层设备的时间,能够对突发异常进行快速处理。

所述3G模块5,用于利用3G无线网络实现微处理器模块4与中心服务器6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负责将中心服务器6发送的指令发送到微控制器模块4,并将微控制器模块4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给中心服务器6。通过3G模块5,将数据和指令都放在无线网络上,不仅能够实现长距离的服务器控制下层操作的功能,还能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通过终端设备,查询空气质量数据及空气质量统计报告等。

所述中心服务器6作为上端主要的功能如下:向下端装置发送操作指令,以及接收采集装置1获取的环境数据,将所述环境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并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并且通过与手机或电脑配套应相连,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终端装置2开始运行后,将自动进行程序初始化操作。初始化操作对终端装置2进行预设置,如设置数据发送格式、设置发送频率、设置任务列表、初始化内存分配、Zigbee组网等。终端装置相关工作准备就绪后,会给协调器3发送指令,协调器3已准备好,等待下一步指令。此时终端装置2进入待机状态,轮转等待协调器3的任务指令。

当终端装置2查询到协调器3发来的任务指令后,终端装置2将读取指令,判断指令类别。若该指令是针对采集装置1的任务指令,则终端装置2将采集装置1发送相关任务指令。采集装置1根据指令进行发送数据,调整信息等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终端装置2。终端装置2收到前端发来的数据及操作反馈信息后,将向协调器3报告任务完成,并且将数据信息发送给协调器3。若该任务指令不是针对采集装置1的指令,那么指令则是针对终端装置2自身的,终端装置2将按照任务要求完成相关设置操作。终端装置2任务操作完毕后,将向协调器3报告任务完成,并且将相关状态信息发送给协调器3。此时终端装置2再次进入待机状态,继续轮转等待协调器3的下一个任务指令。

协调器3开始运行后,首先自动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协调器3预设置,如设置发送接收频率、设置数据发送接收格式等,初始化中还要完成Zigbee组网等操作。待协调器将相关准备工作就绪后,将向微控制器模块4发送信息,告知微控制器模块4准备就绪,等在任务指令。此时协调器3进入待机状态,轮转等待任务指令。当协调器3查询到任务指令时,首先判断是否为微控制器模块4指令,若是微控制器模块4指令,协调器3首先读取任务指令,判断是否是采集数据指令,若是采集数据指令,则执行指令,采集数据并回传;若指令不是采集数据指令,则执行相关任务并反馈。当协调器3查询到任务指令不是微控制器模块4的指令时,此时查询是否有终端装置2发数请求,若查询到该指令,协调器3则开始接收数据,并反馈终端装置2。如果查询到的终端装置2指令不是接收数据,则不执行。此时仅仅把协调器3接收的数据反馈给微控制器模块4即可。协调器3再次进入待机状态,继续轮转等待微控制器模块4的任务指令。

在微控制器模块4开始运行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操作,其中包括对串口DRV初始化,OSA初始化等。初始化完成后,微控制器模块4开始轮转等待任务指令或请求。微控制器模块4的处理优先级为,中心服务器6指令最优先,其次是下层协调器3的发数请求,最后是本地任务。一旦微控制器模块4接收到3G模块5的指令(即中心服务器6指令),先读取指令,并判断是向下采集数据的指令,还是更改设置的指令。若接收到的是3G模块5发送的修改设置的指令,则微控制器模块4根据指令修改相应设置。完成修改后,微控制器模块4回到待机状态继续等待指令。若是采集数据的指令,则微控制器模块4将相应的采集数据指令发送给协调器3,下层各装置执行采集指令,并把采集到的数据回传给微控制器模块4,微控制器模块4接收数据。完成指令操作后,微控制器模块4向3G模块5发送完成采集指令的反馈信息。微控制器模块4变为本地操作状态,处理分析数据。如果微控制器模块4未接收到3G模块5的指令,查询是否接收到下层协调器3的发数请求。协调器3可以被设置为定期采集数据并向微处理器发送数据的模式。若微控制器模块4接收到协调器3的发数请求,则接收数据。若微控制器模块4没有接收到3G模块5的指令或协调器3的请求,查询是否有本地分析数据指令,若有,则进入本地操作状态,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将原数据及分析数据的结果发送到3G模块5,再由3G模块5上传到中心服务器6。微控制器模块4完成一系列操作后,会继续回到待机状态,等待下一次接收指令或请求。

3G模块5用于利用3G无线网络,实现微处理器模块4与中心服务器6之间的互联互通,主要负责将中心服务器6发送的指令发送到微控制器模块4,并将微控制器模块4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给中心服务器6。通过3G模块5,将数据和指令都放在无线网络上,不仅能够实现长距离的服务器控制下层操作的功能,还能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查询空气质量数据及空气质量统计报告等。WCDMA采用MC FDD双工模式,与GSM网络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WCDMA采用最新的异步传输模式(ATM)微信元传输协议,能够允许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更多的语音呼叫,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线路将不在容易堵塞。另外,WCDMA还采用了自适应天线和微小区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中心服务器6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与3G模块5进行通信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显示。数据的显示主要由客户端模块负责。中心服务器6与3G模块5通信指的是,中心服务器6通过Internet和3G网络与3G模块5进行数据交互,包括中心服务器6接收3G模块5数据和中心服务器6向3G模块5发送数据。中心服务器6与3G模块5通信遵循TCP/IP协议,并且由中心服务器6作为服务器端(Server),3G模块5作为客户端(Client)。在中心服务器6运行过程中,3G模块5若需要与中心服务器6通信,必须先与中心服务器6建立链接,中心服务器6维持这些链接,并进行统一管理。当中心服务器6需要向3G模块5发送数据时,也只能够向已经建立链接的3G模块5发送数据。并且,为了更好的利用中心服务器6的资源(CPU,带宽等),建立链接的3G模块5需要每隔一定时间(以具体情况而定),向中心服务器6发送一个“心跳数据包”,中心服务器6 根据此数据包,判断对应的3G模块5是否依然与中心服务器6处于联通状态。3G模块5通过TCP/IP协议发送的数据,在中心服务器6接收完成之后,通过解析数据包,将数据分别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对应的表中,这些数据将作为以后数据展示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数据;中心服务器6在后台处理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给用户。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