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218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



背景技术:

促黄体生成素(LH)由腺垂体嗜碱粒细胞分泌,存在于人的血液和尿液中,其作用是刺激卵巢内成熟卵子的释放。尿液中的LH浓度通常在排卵前36-48小时左右突然大幅度上升,在14-2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后约14-28小时卵泡膜破裂,排出成熟卵子。女性在LH高峰后的1-3天内最容易受孕,因而,检测LH在尿液中的存在水平能够用于预测排卵时间,从而合理避孕或怀孕。

阴道炎是阴道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常见的阴道炎有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淋球菌性阴道炎等,阴道炎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瘙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研究发现,阴道炎与早产、炎症、不孕症、肿瘤等妇产科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妇科、产科以及实施外科流产术前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细菌性阴道病是指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群(类杆菌属族、加德纳菌、莫比伦氏菌属、人型支原体属和消化链球菌属)数量增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由于不同个体阴道中寄居的菌群差别以及阴道感染由不同条件致病菌增殖引起等原因,女性阴道炎可以是由细菌性阴道病引起,也可以是由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或淋球菌性阴道炎等。而最新的发明(CN103529206A)公开一种促黄体生成素和细菌性阴道炎联检试剂盒,此方法可以通过自我取样,可以快速检测细菌性阴道炎,同时可以准确判别是否有早期妊娠,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但该发明只可以检测细菌性阴道病,难以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自我取样,可快速全面检测多种常见阴道炎,同时可准确判别是否有早期妊娠的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设于其表面的多个凹槽;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贴设于所述基板,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包被有抗促黄体生成素金标记抗体和抗促黄体生成素检测抗体;阴道炎检测试纸块,其数量为多个,并排间隔贴设于所述基板,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分别为过氧化物酶试纸块、白细胞酯酶底物试纸块、唾液酸苷酶底物试纸块、脯氨酸氨基肽酶试纸块、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底物试纸块、氧化酶底物试纸块及PH试纸块中的至少两种及多种组合;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和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分别贴设于所述凹槽内;及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盖设于所述凹槽外,用于密封凹槽内部的空间不与外界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一与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尺寸相匹配的试纸条凹槽,及分别与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尺寸相匹配且数量一一对应的多个试纸块凹槽,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贴设于所述试纸条凹槽内,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分别贴设于多个试纸块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结构为凹陷槽,其通过所述基板一侧表面向内部凹陷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结构为凸起槽,其通过所述基板一侧表面向外部凸起而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促黄体生成素和多项妇科白带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同时检测乳酸杆菌、阴道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淋球菌性阴道炎,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在判别是否有早期妊娠的同时,更可以全面了解是否患有阴道炎及其他哪一种阴道炎,检测更全面准确;此外,还具有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的截面图。

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1包括基板11、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多个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及密封片17。

所述基板11包括设于其表面的多个凹槽111,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和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分别贴设于所述凹槽111内。

所述凹槽111包括一与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尺寸相匹配的试纸条凹槽1111,及分别与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尺寸相匹配且数量一一对应的多个试纸块凹槽1113,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贴设于所述试纸条凹槽1111内,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分别贴设于多个试纸块凹槽1113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1的结构为凹陷槽,其通过所述基板11一侧表面向内部凹陷而成;在其他情况下,所述凹槽111的结构还可为凸起槽,其通过所述基板11一侧表面向外部凸起而成。

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包被有抗促黄体生成素金标记抗体和抗促黄体生成素检测抗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13贴设于所述基板11的凹槽111内;在其他情况下,还可直接贴设于所述基板11的表面。

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的数量为多个,并排间隔贴设于所述基板11,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分别为过氧化物酶试纸块、白细胞酯酶底物试纸块、唾液酸苷酶底物试纸块、脯氨酸氨基肽酶试纸块、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底物试纸块、氧化酶底物试纸块及PH试纸块中的至少两种及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15贴设于所述基板11的凹槽111内;在其他情况下,还可直接贴设于所述基板11的表面。

所述密封片17盖设于所述凹槽111外,用于密封凹槽内部的空间不与外界相接触。在其他情况下,所述密封片17还可为密封膜,所述密封膜分别贴设于所述促黄体生成素试纸条的表面和多个所述阴道炎检测试纸块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1的使用方法为:检测前,先准备待测样品,用配套无菌拭子采集阴道分泌物,取一加样试管,并加入少量样品处理液对阴道分泌物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待测样品液;取出检测板1,用吸管吸取样品液,在检测板的LH区和阴道炎检测区分别加入样品液,振荡混匀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分别加入相应的检测试剂,样品中待测物分别与样品槽中固化的试剂以及检测试剂起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主要是颜色变化。检测时如果LH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C区出现条带,则T区出现条带即表示样品为阳性,未出现条带则表示阴性;如果C区未出现条带,则表示试纸条失效。

阴道炎检测区检测乳酸杆菌是通过过氧化物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检测阴道清洁度是通过白细胞酯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是通过唾液酸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或通过唾液酸酶法和过氧化物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检测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或通过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法和脯氨酸氨基肽酶法产生颜色变化,检测滴虫是通过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法产生的颜色变化及pH值综合判断,检测淋球菌性阴道炎是通过氧化酶法和脯氨酸氨基肽酶法产生颜色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促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炎联合检测板1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促黄体生成素和多项妇科白带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同时检测乳酸杆菌、阴道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淋球菌性阴道炎,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在判别是否有早期妊娠的同时,更可以全面了解是否患有阴道炎及其他哪一种阴道炎,检测更全面准确;此外,还具有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