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589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安全工具主要有绝缘绳、绝缘滑车、绝缘软梯等,电力行业的操作工人在进行电路的维修、保养时全靠这些工具的保护,这些工具能否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要求会直接关系到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这些保护人身安全的绝缘工具在使用前都会经过严格的高压检测。现有的电力安全工具实验架往往功能性都比较单一,一个实验架只能对一种电力安全工具进行高压检测,而不能对绝缘软梯或绝缘滑车等其它电力安全工具进行检测,更不能同时检测几种电力安全工具,因为它的大致结构是在一个落地支架上设置一个绕线筒,由于每个绕线筒的直径是固定不变的,面对不同的电力安全工具与不同的电压等级,需要设置不同的绕线间距,这样结构的实验架只能通过拆卸的方式不断地变换绕线筒的大小,或者直接更换整个实验架,从而实现调整绕线间距的目的,这样的操作一般需要三人左右才能完成,不仅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而且检测的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力工具检测架只能单一检测一种工具而不能同时检测其它电力安全工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包括落地支架、上绕线架、下绕线架、接线柱,上绕线架与下绕线架分别设置在落地支架的上部与下部,在落地支架的左、右两侧端面上都设置有多个通孔,上绕线架与下绕线架均插接在通孔内,上绕线架的左、右两端都设置有均压器。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绕线架上固定安装有接线柱。

上述上绕线架与下绕线架都为鱼骨形的绕线架。

上述落地支架为绝缘的钢化玻璃支架。

上述落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上述均压器为球形的均压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调节上绕线架与下绕线架在通孔内的不同位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绕线架间距,因此在进行实验检测时,面对不同的安全工具与不同的电压等级,操作人员可以对实验条件进行快速简捷地调整,简化了原有实验架的操作准备,节省了体力;鱼骨形的绕线架与上下缠绕的绕线方式,相比之前的绕线筒,扩大了缠绕空间,可以一次对多件安全工器具进行测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落地支架,2为通孔,3为下绕线架,4为均压器,5为上绕线架,6为接线柱,7为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3所示,该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包括落地支架1、上绕线架5、下绕线架3、接线柱6,上绕线架5与下绕线架3分别设置在落地支架1的上部与下部,在落地支架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都设置有多个通孔2,上绕线架5与下绕线架3均插接在通孔2内,在检测绝缘绳、绝缘滑车、绝缘软梯等电力安全工具时,只需将被检测对象的一端缠绕在上绕线架5上,另一端缠绕在下绕线架3上即可,上绕线架5为高压接入端,下绕线架3为接地端,高电压从上绕线架5进入,然后经过下绕线架3导入到地面,上绕线架5的左、右两端都设置有均压器4,均压器4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整个装置不受高电压的损毁,而且能够降低电能损耗,使装置快速、稳定地到达实验检测的设定高压,如果没有均压器4,设备的电能损耗会较大,电压上升的过程也会较为缓慢。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多功能电力工具检测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3所示,上绕线架5上固定安装有接线柱6,接线柱6的设置更加方便了高压端的接入。

如附图3所示,上绕线架5与下绕线架3都为鱼骨形的绕线架,鱼骨形的绕线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相比原先检测架上的滚筒式绕线结构,鱼骨形的绕线架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缠绕更多的绝缘绳、绝缘软梯等其它电力安全工具。

如附图1至3所示,落地支架1为绝缘的钢化玻璃支架,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地面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附图1、2所示,落地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7,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使整个装置的灵活机动性,方便装置的转移,也节约了人力。

如附图1至3所示,均压器4为球形的均压器4,球形的均压器4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均压效果,能够避免高压放电的产生,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