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801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鉴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网中配电变压器的制造厂商常常利用铝绕组代替铜绕组以节省生产商成本。铝绕组变压器相较于铜绕组变压器损耗较高,稳定性差,寿命达不到预期目标,电网中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材质检测问题日益突出。随着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技术的发展,利用热电效应来判断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材质的无损检测方法日益成熟。通过不同材质的热电效应系数的差异,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热电势,通过长时间的技术研究发现,铜绕组和铝绕组的热电势差异十分显著,对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材质鉴别准确率已经能够达到95%以上。热电效应鉴别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试验中必须对绕组一端进行快速加热,同时由于多次试验又需要快速冷却加热装置,尽量缩短试验周期。而且对于不同型号的变压器加热功率的要求各不相同,对大容量的配电变压器要求进行快速加热,且不能对配电变压器的质量产生损害。

目前用于配电变压器铜绕组和铝绕组无损检测的加热装置是一个固定螺纹型号的钢制发热体,通过钢与铜材质的端子进行接触导热,导热效率很低,升温至试验所需的180℃需要一个小时以上,降温时间也长达一个小时以上,试验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可以快速加热配电变压器端子,进而完成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鉴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热片34,所述加热片34连接设置在壳体31的侧面外壁的温度传感器38,所述温度传感器38通过光缆5与温控器2连接,所述壳体31的上端面设置有注入孔37和第一端子孔35,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设置有排出孔33和与所述第一端子孔35相对应的第二端子孔39。

优选地,所述壳体31的侧面内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加热片34。

优选地,所述温控器2设有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的材料为树脂材料。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34的加热功率大于1000W/h。

优选地,所述壳体31的侧面和所述壳体31的上端面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面的形状32为方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用于快速加热配电变压器端子,进而实现对绕组的加热,利用电热效应完成对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鉴别。液态金属导热剂可以实现快速升温,减少试验等待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在温控器上设置显示器将温度可视化,清楚准确的显示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配电变压器,2-温控器,3-加热装置,4-配电变压器端子,5-电缆,31-壳体,32-壳体的下端面,33-排出孔,34-加热片,35-第一端子孔,36-液态金属导热剂,37-注入孔,38-温度传感器,39-第二端子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配电变压器,指用于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中国变压器产品按电压等级一般可分为特高压(750kV及以上)、超高压(500kV)变压器、220-110kV变压器、35kV及以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通常是指运行在配电网中电压等级为10-35kV、容量为6300kVA及以下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加热片34,所述加热片34连接设置在壳体31的侧面外壁的温度传感器38,所述温度传感器38通过光缆5与温控器2连接,所述壳体31的上端面设置有注入孔37和第一端子孔35,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设置有排出孔33和与所述第一端子孔35相对应的第二端子孔39。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在所述温控器2上设置所需温度,所述温控器2根据所需温度控制所述加热片34加热,在所述壳体31内装入液态金属导热剂36,加热片34将热能传输到液态金属导热剂36中,配电变压器端子4浸入液态金属导热剂36中加热。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使用流程为:

步骤301:将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所述第一端子孔35和所述第二端子孔39套装在所述配电变压器端子4上,将所述加热装置3固定在所述配电变压器1上;

步骤302:将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上的所述排出孔33用孔塞堵住;

步骤303:将液态金属导热剂通过所述注入孔37注入所述壳体31内部,所述液态金属导热剂36的导热性高达365W/m·K,在15℃-600℃范围内保持液相的液态金属;

步骤304:将所述温控器2通电,打开所述温控器2调节至所需温度,使所述加热片34加热;

步骤305:关闭所述温控器2,将所述温控器2断电;

步骤306:将所述排出孔33中的所述孔塞取下,回收所述液态金属导热剂36;

步骤307:拆下套装在所述配电变压器端子4上的所述加热装置3,将所述加热装置3的所述壳体31内部残留的所述液体金属导热剂36清理干净。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液态金属导热实现配电变压器端子的加热装置,用于快速加热配电变压器端子,进而实现对绕组的加热,利用电热效应完成对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鉴别。液态金属导热剂可以实现快速升温,减少试验等待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在温控器上设置显示器将温度可视化,清楚准确的显示温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31的侧面内壁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加热片34,两个所述加热片34可对所述壳体31内部进行快速对流加热,提高升温效率。

优选地,所述温控器2设有显示器,将温度可视化,清楚准确的显示温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的材料为树脂材料,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密封所述配电变压器端子4和所述壳体31之间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34的加热功率大于1000W/h。

优选地,所述壳体31的侧面和所述壳体31的上端面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可以采用耐高温不锈钢,可以耐温800℃以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面32的形状为方形,提高所述加热装置3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温度传感器38可为热敏电阻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体积非常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也快,能很快稳定,不会造成热负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