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的多路对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168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的多路对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的多路对线器。



背景技术:

在新造或改造办公楼时,有很多线路需要从机房中配线对接到用户终端,以电话线为例,需要敷设机房至办公室的音频电缆,即连接机房的音频配线端口和用户办公室墙面上的信息面板,用于提供人员的办公电话。为了保证电话分配时准确无误的找到相应端口,需要将和机房的音频配线端口一一对应,并按照机房的音频配线端口序号为墙面的信息面板分配相应的数字,这就是对线工作。由于大楼内办公室房间多、信息点量大且分散,从机房或楼层机房至办公室敷设的往往是4芯电话线或者8芯网线,线路的色谱从第二根线就开始重复,传统的色谱对线法在很难发挥作用。

而且传统的做法通常由两个人配合完成,一个在机房,一个在办公房间,两人通过对讲机进行沟通,在办公室的人员将某个墙面的信息面板短接,在机房的人员用万用表依次对配线排的端口进行短路测试,找出相应的短路端口后,办公房间的人员再标示上该信息面板端口所对应的机房配线端口号。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显然,这种对线的方法太麻烦,而且还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人工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的多路对线器,大大简化了线路的对线工作,减少人工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的多路对线器,所述对线器设在机房输出端和用于与机房输出端对接的客户终端之间,所述机房输出端包括多个配线端口,所述客户终端上设有与每个配线端口对应匹配的对接端口,所述对线器包括多个对线单元,每个对线单元一端用于与配线端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对接端口连接,所述每个对线单元内设有特征电阻,每个对线单元内的特征电阻的电阻值不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机房输出端和客户终端之间设置对线器,对线器包括多个对线单元,每个对线单元一端用于与配线端口连接,相当于在机房输出端和客户终端之间设置了一个分配装置,其分配的方式是通过电阻来实现,即所述每个对线单元内设有特征电阻,每个对线单元内的特征电阻的电阻值不一,这样使得每个对线单元内电阻值都不一样,在测试时,只需要在对接端口处用万用表测试电阻,便能找到对应的配线端口,大大减少了对线工作的难度,而且基于这种对线器的对线方法,只需要一人便能完成,相对于传统的对线方法,减少了人工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对线器结构简单,利用电阻的阻值不同来区分每个对线单元,电阻容易采购,结构简单,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对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多个供对接端口插入用的插接空腔,每个插接空腔内设有电阻值不一的特征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插接空腔内设有金属导电片,金属导电片与所述特征电阻连接,对接端口插入到插接空腔后,与所述金属导电片实现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对线器包括10个插接空腔,10个插接空腔内依次设置有第一特征电阻、第二特征电阻、第三特征电阻、第四特征电阻、第五特征电阻、第六特征电阻、第七特征电阻、第八特征电阻、第九特征电阻、第十特征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10个特征电阻的阻值依次分别为1K、2K、3K、4.05K、5K、6.2K、7.1K、8K、9K、10K。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特征电阻、第五特征电阻、第六特征电阻、第七特征电阻、第八特征电阻、第九特征电阻中,每个特征电阻都包括两个并联连接的分电阻。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6.8K和10K,所述第五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K和10K,所述第六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2K和12K,所述第七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1K和20K,所述第八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6K和16K,所述第九特征电阻的两个分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8K和18K。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采用防雷线排的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对线器包括多个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路对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路对线器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2,本实施例为一种多路对线器,用于批量线路对接用,主要应用于新造或改造办公楼时,将很多线路从机房中配线对接到用户终端,本实施例中,在机房中的配线端定义为机房输出端,用户最终使用端的定义为客户终端,所述机房输出端包括多个配线端口,所述客户终端上设有与每个配线端口对应匹配的对接端口,正确的对接方式,就是要将每个配线端口与每个对接端口一一对应,从而能将信号准确地从机房输出端分配到每个用户处。

本实施例中,在机房输出端和客户终端之间的对线器,所述对线器包括多个对线单元,每个对线单元都是独立的单元,每个对线单元一端用于与配线端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对接端口连接,即在对线时,只要检测每个对线单元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对线单元的鉴别方式,是在所述每个对线单元内设置特征电阻,每个对线单元内的特征电阻的电阻值不一,在测试时,只需要在对接端口处用万用表测试电阻,便能找到对应的配线端口,大大减少了对线工作的难度,而且基于这种对线器的对线方法,只需要一人便能完成,相对于传统的对线方法,减少了人工成本。

另外,利用电阻的阻值不同来区分每个对线单元,电阻这种电子元件自身体积小,连接简单,而且自身成本低,故整个对线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了方便安装特征电阻,本实施例的对线器设置了安装特征电阻用的载体,该载体实际为一个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多个供对接端口插入用的插接空腔11,每个插接空腔11内设置一个特征电阻,所述每个插接空腔11内设有金属导电片,金属导电片与所述特征电阻连接,对接端口插入到插接空腔11后,与所述金属导电片实现电连接。

为了减少制造成本和采购成本,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可采用防雷线排的外壳,防雷线排是一种线路设备中常用设备,也叫避雷线排,型号有多种可供选择,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防雷线排。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采购来的防雷线排中的避雷子拆除,然后将特征电阻电连到防雷线排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排十口的防雷线排,即所述对线器包括10个插接空腔11,10个插接空腔1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特征电阻101、第二特征电阻102、第三特征电阻103、第四特征电阻104、第五特征电阻105、第六特征电阻106、第七特征电阻107、第八特征电阻108、第九特征电阻109、第十特征电阻11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接入的特征电阻的阻值,阻值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到配线端口到对接端口的线路损耗和信号传输。而且每一路特征电阻都有独立的阻值,相互阻值不能离得太近,即能每一路能被轻易、迅速地识别出来,一般较为理想的阻值,10个特征电阻的阻值应该为1K、2K、3K、4K、5K、6K、7K、8K、9K、10K。但是实际在经过多次试验后,并不能理想化地达到这种阻值,在多次试验后,得到一组最优化的组合,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电阻101、第二特征电阻102、第三特征电103阻、第十特征电阻110为是单一的电阻直接串联在对线单元内部。

而第四特征电阻104、第五特征电阻105、第六特征电阻103、第七特征电阻107、第八特征电阻108、第九特征电阻109,每个特征电阻都包括两个并联连接的分电阻。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仅仅是特征电阻的示意图,虽然图中显示的每个特征电阻仅仅外观上只有一个,并不是代表实际为一个电阻。

这样连接后最终得到的10个特征电阻的阻值依次为1K、2K、3K、4.05K、5K、6.2K、7.1K、8K、9K、10K。实测值与理想值非常接近,具体可参照下面的表1。

表1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客户终端的对接端口远远不止10个,这就需要更多的防雷线排,即对线器包括多个壳体,本实施例中额外列举了4个防雷线排,具体可参看表2至表4。

表2

表3

表4

表5

利用这5个防雷线排,实际操作中与原有的对线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即传统的采用双人方法测试时,完成50对线路对线测试共花费71分钟,采用本实施例的对线器对线测试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且时间缩短为38分钟,测试效率达到了之前的四倍还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