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34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产线,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由多种功能模块自由组合的屏蔽测试流水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子通讯产品的屏蔽测试流水线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并且流水线上的各个部分都是固定结构的,测试产线的测试能力也是固定不变的。例如,通常一条产线上设有若干个屏蔽箱,所有的屏蔽箱共用一套传送机构和上下料模块,对所有的屏蔽箱进行统一计算管理,无法根据测试的实际需求进行产能调整,给产商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结构的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包括上料模块、下料模块、用于承载物料的托盘以及至少一个具有独立屏蔽测试功能的测试模块;

每一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支架、机械手、用于屏蔽测试的屏蔽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用于输送托盘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机械手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且所述屏蔽箱位于所述机械手的行程范围内;所述托盘设有用于标识的编码,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有用于读取所述托盘上的编码的扫码器;

所述下料模块和上料模块分别包括支架、用于承载所述托盘的输送带;

所述上料模块、至少一个测试模块及下料模块的支架以侧面依次相接方式固定,且位于上料模块之后的测试模块的第一转送带的首端与上料模块的输送带的末端之间的间距、相邻的测试模块的第一传送带的末端和首端之间的间距以及位于下料模块之前的测试模块的第一传送带的末端与下料模块的输送带的首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托盘沿流水线方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所述测试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且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

所述下料模块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并通过该第一驱动机构使得该下料模块的输送带在该下料模块的支架内整体移动到与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一传送带对齐并用于接收托盘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二传送带对齐且用于托盘送出的第二位置;

所述上料模块包括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并通过该第二驱动机构使得该上料模块的输送带在该上料模块的支架内整体移动到与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一传送带对齐并用于接收托盘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测试模块的第二传送带对齐且用于托盘送出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械手包括龙门架、设在所述龙门架顶部的丝杆导轨滑台、垂直安装在所述丝杆导轨滑台的滑块上的气动缸以及安装在所述气动缸上的气动抓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过线缆与所述测试模块、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机械手以及扫码器控制连接,每一所述测试模块的控制主机通过线缆依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包括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该指示灯设在所述下料模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料模块包括用于送出物料的出料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设于所述下料模块的输送带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下料模块的机械手的行程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料输送带包括用于送出合格物料的合格品输送带、用于送出不合格物料的NG输送带,并且所述合格品输送带和NG输送带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为气动缸或者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屏蔽测试的实际需要调整产线中测试模块的数量,灵活调整测试线的测试能力,避免产能浪费;通过在托盘上设置编码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避免对同一物料进行重复测试,;通过设置运转方向相反的双层传送带以及匹配的可整体移动的输送带实现托盘的自动回送,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测试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下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下料模块的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传送带以及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7,一种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是用于电子通讯产品的屏蔽测试的流水线,该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包括上料模块1、下料模块3、用于承载物料的托盘以及至少一个具有独立屏蔽测试功能的测试模块2;通过上料模块1将承载有物料的托盘送入测试模块2进行屏蔽测试,并由下料模块3将测试后的物料从托盘下料;测试模块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测试的产品数量进行灵活调整。

每一测试模块2包括支架21、机械手24、用于屏蔽测试的屏蔽箱22以及安装在支架21内的用于输送托盘的第一传送带23;机械手24设在第一传送带23的上方且屏蔽箱22位于机械手24的行程范围内;托盘设有用于标识的编码,第一传送带23的上方设有用于读取托盘上的编码的扫码器;

下料模块3包括支架31、用于承载托盘的输送带32;上料模块1包括支架11、用于承载托盘的输送带12;

其中,上料模块1的支架11、至少一个测试模块2的支架21以及下料模块3的支架31以侧面依次相接的方式固定,且位于上料模块1之后的测试模块2的第一传送带23的首端与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的末端之间的间距、相邻的测试模块2的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与首端之间的间距以及位于下料模块3之前的测试模块2的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与下料模块3的输送带32的首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托盘沿流水线方向的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保证托盘在上料模块1、测试模块2以及下料模块3之间的可靠传递。通过调整测试模块2的数量可以实现整个屏蔽测试线的测试能力的调整,避免产能浪费,厂家可以实现根据测试的实际需求进行产能调整,节约成本。由上述可知,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中测试模块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使得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的产能具备了可调节能力,可以根据测试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甚至可以单独拉出一个测试模块2以手动上下料的形式进行屏蔽测试,极大地提高了进行屏蔽测试的灵活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现有结构的测试线无法实现托盘的自动回送,为此,每一测试模块2还包括安装在支架21内的用于回传托盘的二传送带25,第二传送带25设在第一传送带23的下方且第一传送带23和第二传送带25的传送方向相反;下料模块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7,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7使得该下料模块3的输送带32在该下料模块3的支架31内整体移动到与测试模块2的与第一传送带23对齐并用于接收托盘的第一位置A和与第测试模块2的二传送带25对齐且用于托盘送出的第二位置B,即第一驱动机构37推动下料模块3的输送带32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往复移动;

上料模块1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使得该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在该上料模块1的支架11内整体移动到与测试模块2的第一传送带23对齐并用于接收托盘的第一位置C和与测试模块2的第二传送带25对齐且用于托盘送出的第二位置D,即第二驱动机构推动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在第一位置C和第二位置D之间往复移动。

具体的,开始测试时,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位于第一位置C,将承载有物料的托盘持续送入测试模块2的第一传送带23并由第一传送带23继续向前输送,测试模块2的扫码器扫描托盘的编码以识别当前托盘中的物料是否进行过屏蔽测试,若否,则通过机械手24送入屏蔽箱22进行屏蔽测试,若是,则继续由第一传送带往前送出,保证不会对物料进行重复测试。托盘带着测试后的物料由第一传送带23依次传送并最终进入下料模块3,同时,下料模块3的输送带32位于第一位置A接收托盘并送至下料位置,下料模块3的机械手33将测试后的物料下料并将下料后的空托盘留在输送带32上;然后,下料模块3的第一驱动机构37驱动输送带32下移至第二位置B并反转,将空托盘送入测试模块2的第二传送带25上并由第二传送带25依次向上料模块1回送;同时,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D接收空托盘,然后,下料模块3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料模块1的输送带12带着空托盘回到第一位置C,进入新的屏蔽测试循环。每一个托盘都在动循环中,节省了托盘的搬运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为简化控制维护工作,第一传送带23、第二传送带25、上料机构1的输送带12以及下料机构3的输送带32均采用双轨道传送皮带线。该双轨道传送皮带线为由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且同步运转的小皮带51构成,托盘承载在两条小皮带51上并通过驱动电机52的正转或者反转实现带托盘的接收或者空托盘的送出;两条小皮带51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得托盘置放稳定并且对机械手的错误动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为简化控制维护,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采用相同结构的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龙门架41、设在龙门架41顶部的丝杆导轨滑台、垂直安装在丝杆导轨滑台的滑块44上的气动缸45以及安装在气动缸45上的气动抓手46。具体的,物料在托盘与屏蔽箱之间的动作为垂直取放和水平移动两个动作,采用双轴机械手即可满足要求。因此,机械手包括横跨物料传送带或者输送带设置的龙门架41、设在龙门架41顶部的丝杆导轨滑台、垂直安装在丝杆导轨滑台的滑块44上的气动缸45以及安装在气动缸上的气动抓手46。丝杆导轨滑台的电机42通过丝杆43驱动滑块44带着气动缸45和气动抓手46在物料传送带与屏蔽箱之间移动,气动缸45驱动气动抓手46从托盘上抓取物料或者将物料放入屏蔽箱,气动抓手46包括多个规则布置的气动吸盘47,可以稳定吸住物料的多个位置,保证物料的抓取准确可靠。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一测试模块2包括控制主机,控制主机通过线缆与测试模块2、第一传送带23、第二传送带25、机械手以及扫码器控制连接以协调各部分配合动作完成物料的屏蔽测试,每一测试模块2的控制主机通过线缆依次连接。所有测试模块2的控制主机通过线缆进行测试数据的通讯以协调动作,避免对物料重复测试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模块化自动屏蔽测试线包括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35,该指示灯35设在下料模块3上。指示灯35通过不同灯光指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发生报警灯光信号,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下料模块3包括用于送出物料的输送带36,输送带36设于下料模块3的输送带32的一侧且位于下料模块3的机械手33的行程范围内。具体的,输送带36包括用于送出合格物料的合格品输送带、用于送出不合格物料的NG输送带,并且合格品输送带和NG输送带平行设置。物料送入下料模块3后,机械手33根据当前物料的测试结果进行分选,测试合格物料抓取送入合格品输送带送出,测试不合格物料抓取送入NG输送带送出,实现物料根据屏蔽测试结果的自动分拣。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下料模块3的第一驱动机构37和上料模块1的第二驱动机构采用采用气动缸或者液压缸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具体的,一般选用气动缸以保证测试环境,当然,也可以采用丝杆导轨滑台一类的高精度运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屏蔽测试的实际需要调整产线中测试模块的数量,灵活调整测试线的测试能力,避免产能浪费;通过在托盘上设置编码对测试过程进行控制,避免对同一物料进行重复测试,;通过设置运转方向相反的双层传送带以及匹配的可整体移动的输送带实现托盘的自动回送,提高测试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