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772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据静电法烟尘测试仪的静电感应原理可知,运动的带电颗粒物经过电极附近时,将引起电极上感应电荷的运动,运动电荷可在电极上产生电流,经过放大、分析和处理电流来反应颗粒物浓度大小。一方面感应静电量与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比如颗粒物的尺寸、形状、流速、化学成分等,其中颗粒物的流速最为明显。另一方面获取信号的强度大小跟电极的形状密不可分。

目前,静电法测粉尘浓度的探头都是直接采用圆柱体插入烟道或者烟囱中来测量粉尘浓度。粉尘经过探头处时,粉尘所带的电荷会被探头所感应到,并生成感应电流,仪表通过测量感应电流来获得粉尘的电荷量,并根据粉尘荷质比来推算出粉尘浓度。

专利《粉尘含量在线监测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2177600 U,授权公告日日:2012.03.28)公开了一种电荷感应技术的粉尘含量在线监测装置,其测量探头为是一根细长的圆柱形金属;

专利《用于监测环境中粉尘浓度的仪器》(授权公告号:CN 202533349 U,授权公告日:2012.11.14)公开了一种电荷感应技术的粉尘浓度检测仪,其测量探头是一根优选直径为1mm-5cm的柱状体;

专利《工业环境烟尘检测系统》(授权公告号:CN 203069482 U,授权公告日:2013.07.17)公开了一种电荷感应技术的工业环境烟尘检测系统,其测量探头是实心不锈钢。

许多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中含有导电性较强的物质,如金属粉末等,因为这些物质对环境对人都有极大的危害,所以精准的控制排放显得尤为重要,而准确的测量到这些物质的浓度是精准控制排放的重要环节。

传统静电感应探头通过不锈钢探杆来支撑,对内部信号线的抗干扰屏蔽需要把线穿过探杆,并通过探杆接地来实现。因为探头是固定在不锈钢探杆上的,所以一旦有导电性较强的物质同时覆盖在探头和探杆上,探头就会被造成屏蔽(法拉第笼效应),从而失去感应粉尘浓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包括探杆,探杆前端设有探头,探杆后端设有法兰,探杆和探头均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杆上套有一杯状套筒,所述杯状套筒底部设有供探头穿过的圆孔,圆孔直径与探头直径相同;所述杯状套筒底部内侧面与探杆接触;所述探杆外壁和杯状套筒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使杯状套筒内壁不会和探杆外壁接触,这样就能防止导电性较强的物质同时连接探杆和探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使用在具有较强导电性物质的排放物中,能防止较强导电性物质将探头感应粉尘浓度的能力给屏蔽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烟道中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流场中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在垃圾发电厂监测到的粉尘浓度曲线。

图6是传统探测装置结构图。

图7是传统探测装置在烟道中的装配图。

图8是传统探测装置在流场中的图。

图9是传统探测装置在垃圾发电厂监测到的粉尘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强导电性物质接地屏蔽的静电感应探测装置,包括探杆1,探杆1前端设有探头2,探杆1后端设有法兰3,探杆1和探头2均为圆柱形,所述探杆1上套有一杯状套筒4,所述杯状套筒4底部设有供探头2穿过的圆孔5,圆孔5直径与探头2直径相同;所述杯状套筒4底部内侧面与探杆1接触;所述探杆1外壁和杯状套筒4内壁之间设有间隙6,使杯状套筒4内壁不会和探杆1外壁接触,这样就能防止导电性较强的物质同时连接探杆1和探头2。

如图3所示,探杆1通过法兰3与烟道7的法兰喉管8相连接。如图4所示,模拟仿真结果:流场携带导电性较强物质直接与探头2和杯状套筒4接触,杯状套筒4阻止了导电性较强物质直接把探头2和探杆1相连,因此避免了探头2被屏蔽的现象。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实用新型探头在同一垃圾发电厂监测到的粉尘浓度曲线,数据稳定,与图4所示实例说明的结果一致。

如图6、图7所示,传统静电感应探测装置的探杆通过法兰与法兰喉管相连接。如图8所示,其模拟仿真结果:流场携带导电性较强物质直接与探头和探杆接触,当导电性较强物质覆盖探头和探杆时,就把探头感应粉尘浓度的能力给屏蔽了。如图9所示,可以看到未升级的探测装置在某垃圾发电厂监测到的粉尘浓度曲线一直呈下降趋势,中间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将探头从烟道取出进行擦拭,数据恢复一点,然后又呈下降趋势,直至无法获取到粉尘浓度数据,与图8所示实例说明的结果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