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30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



背景技术:

试模,或者试压模,或者工程试模,是建筑工地和各院校实验室经常用到的建筑仪器附件,现试模分为铸铁和塑料模具,铸铁模具结实耐用,可回收利用价值高,但是成本略贵,塑料试模成本低廉,但是由于会受气侯温度等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造成做出的试块略有偏差。

例如公开号为CN20537412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学院实验室用水泥试模,包括第一试模、挡板、连接试模和最终试模,所述第一试模的顶面和右侧面为开口状,右侧面的四角上均设有第一螺旋孔,第一试模右侧面的底部设有第一底块,所述第一试模的正面和背面的一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套,四个螺栓的一端套接有活动螺纹套,所述连接试模左侧面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底块相匹配的第一卡口,连接试模右侧面的四角设有与第二螺旋孔相匹配的第三螺旋孔,连接试模右侧面的底部设有设有第二底块,并且连接试模的正面和背面的四角均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套。

上述现有技术,混凝土在凝固之后会粘结在试模的内表面,导致脱模非常困难,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费时费力,拖慢了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试模的各块侧板可向外张开,达到便于脱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包括用于注塑试模的试模本体,所述试模本体包括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四块所述侧板为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和侧板四按顺序依次分别铰接于所述底板的四侧边,且所述侧板相邻两块两两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试模注入混凝土浇筑工件时,混凝土凝固后会粘结在试模的内壁,致使脱模非常困难;将试模本体分为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四块侧板分别连接于底板的四侧边且相邻两块两两相接,整体构成一个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长方形凹槽,侧板可以向外张开,达到便于人工脱模省时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页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侧页连接于所述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合页将侧板和底板连接在一起,即实现了侧板铰接于底板可以围绕底板转动,又不会影响侧板与底板相接侧边的契合,混凝土无法从侧板与底板的相接处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合页的两页皆连接有螺丝,且所述合页的两页通过所述螺丝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丝固定合页,便于合页的拆卸,当合页损坏时便于进行更换,且螺丝孔不贯穿板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一连接有所述合页的相邻两侧边分别设有两个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有固定杆,所述侧板四对应所述铰接座的位置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杆可以将侧板一和侧板三的位置相对固定无法左右摆动,致使整个试模本体呈站立状态,在往试模内注入混凝土后侧板不会被撑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对应所述凸块位置的外壁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凸块上设有与所述圆形凹槽相对应的圆形开口,且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圆形凹槽卡嵌在所述凸块设置的所述圆形开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固定杆卡嵌在凸块的圆形开口内的配合结构,既能限定住侧板一和侧板三纵向的前后摆动,又便于调节卡扣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四块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底板一侧边皆设有边帽,所述边帽之间相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往试模内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会滴落在试模的侧板表面,清洗困难,设置边帽可以防止混凝土滴落在试模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帽呈倒立设置的U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边帽呈水平设置易将人划伤,将边帽设置为倒U形,可以防止工作人员被边帽划伤,且在移动试模时,采用倒U形的边帽更便于工作人员端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除了设有所述边帽的一侧边,其余三侧边皆呈斜面,所述底板的四条侧边呈与所述侧板的侧边相配合的斜面,四块所述侧板之间两两相接,所述底板分别相接于四块所述侧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斜面配合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很好的防止板与板之间产生空隙,在板与板之间角度呈直角时,可以使两块板之间相互抵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一与所述侧板三结构相同呈凹形,所述侧板二和所述侧板四结构相同分别抵接于所述侧板一与所述侧板三的凹形侧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侧板一和侧板三可以夹住侧板二和侧板四,防止侧板二和侧板四向外侧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试模本体可分为四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四块侧板铰接于底板,可以向外张开,便于试模内凝固的混凝土进行脱模,且四块侧板的上端皆设有边帽,可以防止混凝土滴落到试模侧板上,亦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握手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试模本体;2、侧板;3、底板;4、侧板一;5、侧板二;6、侧板三;7、侧板四;8、合页;9、螺丝;10、铰接座;11、固定杆;12、凸块;13、圆形凹槽;14、圆形开口;15、边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试模,呈一个上端面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正方体形,试模本体1总体分为五块,分别为四块侧板2和一块底板3,四块侧板2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侧板一4、侧板二5、侧板三6和侧板四7,且四块侧板2两两相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侧板2和底板3之间设有合页8,合页8的一侧页通过螺丝9固定在侧板2的外表面,合页8的另一侧页亦通过螺丝9固定在底板3的地面上,螺丝9钻孔不穿透板体,通过合页8的连接,侧板2可以沿合页8向外张开,致使四块侧板2先后脱离试模本体1内凝固的混凝土,达到便于脱模的效果。

在往试模内注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对侧板2和底板3产生一个向外的力,所以需要支撑住侧板2不被混凝土向外顶开;故在侧板一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铰接座10,铰接座10上铰接有固定杆11,铰接座10从正面看呈一个凹形,故固定杆11可以围绕铰接座10在前后方向上摆动,侧板三6对应铰接座10位置亦设有凸块12,凸块12上端设有圆形开口14,固定杆11对应凸块12位置亦设有圆形凹槽13,当固定杆11搭在圆形开口14内时,凸块12刚好卡在圆形凹槽13内,这样就固定住了侧板一4和侧板三6,侧板一4和侧板三6无法向外张开。

对于侧板二5和侧板四7,侧板二5与侧板一4和侧板三6相接处皆设为斜面,侧板一4和侧板三6呈凹形将侧板二5和侧板四7夹在中间,当试模本体1内混凝土将侧板三6向外推时,侧板三6两端的斜面抵紧于侧板一4和侧板三6的侧臂斜面,侧板二5对侧板一4和侧板三6一个向左的力,而侧板一4和侧板三6又通过固定杆11固定住,则侧板二5亦无法推动侧板一4和侧板三6,只能抵紧于侧板一4和侧板三6,从而侧板二5亦被固定,侧板四7和侧板二5呈相同设置;如此一来,四块侧板2和底板3的相对位置都被相对固定,从而在往试模本体1内注入混凝土时,四块侧板2不会被向外撑开。

侧板2背离底板3一端设有边帽15,四块侧板2之间的边帽15相互契合,边帽15呈倒U形,当往试模本体1内注入混凝土时,难免会滴落到侧板2上,混凝土凝固后清洗非常困难,在侧板2上设置边帽15可以防止混凝土滴落到侧板2上,同时亦可作为工作人员的握手点将侧板2向外张开。

侧板2除去设有边帽15一侧,其他三侧均为斜面,侧板2与侧板2之间,侧板2和底板3之间相接处的斜面均相互契合,采用斜面契合即可在两方向上提供支撑力,亦增大了接触面积,防止混凝土从相接处渗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