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53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包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热交换器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温包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器的感温包固定支架在感温包的固定方式上多采用的方式为单扣固定或者直线方向上设置两扣固定。单扣固定的弊端在于扣位过窄限制的自由度过少,使感温包固定后易旋转和前后窜动,直线方向上双扣固定虽然感温包不易旋转,但在直线上仍然存在较大的窜动。感温包窜动或者旋转均容易导致感温探头脱出支架遮挡范围直接与翅片接触,使得收集的温度信息不准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感温包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感温包支架对感温包的固定不牢固,感温包易窜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感温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一端并用于与热交换器铜管卡合连接的卡槽,其中,其还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片;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片;第二弹性片垂直于第一弹性片;感温包被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同时固定时,两个第一弹性片间的感温包与两个第二弹性片之间的感温包相垂直。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矩形水平部,及与所述矩形水平部的长边连接的垂直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矩形水平部上,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在所述垂直部上。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片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并与感温包相配合的弧形弯折部,及与弧形弯折部连接的导向部。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两个导向部分别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矩形水平部的长边。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水平部上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矩形水平部上远离所述垂直部的一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通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部上的若干个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垂直部上远离所述矩形水平部的一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片与所述第一弹性片结构相同。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卡槽包括全卡合卡槽和半卡合卡槽;全卡合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将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连接的圆弧槽;第一侧壁的延长线与第二侧壁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第一支架上。

所述感温包支架,其中,所述半卡合卡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的末端的弧形槽,及与弧形槽连接并沿弧形槽向所述全卡合卡槽倾斜的第三侧壁;所述弧形槽的圆心角等于所述圆弧槽的圆心角的一半。

有益效果:感温包通过呈L型排布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来进行固定,使得感温包在第二支架上的安装也呈L型,呈L型固定的感温包的两个直角边能够保持良好的直线度,且两个直角边的转折处具有一定的硬度,结合卡接部对感温包的夹紧力使得感温包能够稳稳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不易转动及窜动,从而避免积水、结冰导致的温度信息收集错误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与热交换器铜管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与感温包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与热交换器铜管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感温包支架与感温包配合安装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温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一端并用于与热交换器铜管11卡合连接的卡槽,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用于固定感温包12的卡接部,及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通气孔3。所述卡接部与感温包12卡合连接后将感温包12固定在热交换器铜管11上。所述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部4和第二卡接部5,第一卡接部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片41;第二卡接部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片51;第二弹性片51垂直于第一弹性片41;感温包12被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同时固定时,两个第一弹性片间的感温包与两个第二弹性片之间的感温包相垂直,即第一卡接部4、第二卡接部5均与感温包12卡合连接时,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的感温包呈L型。

感温包支架与热交换器铜管配合安装时,第一支架1垂直于热交换器铜管11并通过卡槽与热交换器铜管11卡合连接,此时第二支架2平行于热交换器铜管11。卡接部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远离第一支架1的侧面,感温包12通过呈L型排布的第一卡接部4与第二卡接部5来进行固定,使得感温包12在第二支架2上的安装也呈L型,呈L型固定的感温包12的两个直角边能够保持良好的直线度,且两个直角边的转折处具有一定的硬度,结合卡接部对感温包12的夹紧力使得感温包12能够稳稳的固定在第二支架2上,不易转动及窜动,从而避免积水、结冰导致的温度信息收集错误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第二支架2为L型支架,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矩形水平部21,及与所述矩形水平部21的长边连接的垂直部22;所述第一卡接部4设置在所述矩形水平部21上,所述第二卡接部5设置在所述垂直部22上。所述第一卡接部4为1个,所述第二卡接部5为1个,使得感温包12呈L型被固定在第二支架2上的同时,第一卡接部4和第二卡接部5的数量尽可能的少,以便于感温包12的拆卸和安装。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为L型,减小了第二支架2的体积,使得感温包支架的整体体积减小,占用空间减小。

所述第一弹性片41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2上的连接部42,与连接部42连接并与感温包12相配合的弧形弯折部43,及与弧形弯折部43连接的导向部44;所述第一卡接部4的两个导向部分别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导向部44对感温包12与第一卡接部4的卡合连接起导向作用;由于两个第一弹性片41相对设置,则第一卡接部4的两个弧形弯折部围成用于容纳感温包12的弧形腔体。安装感温包12时,将感温包12沿着导向部44向第二支架2按压,呈倾斜状的导向部44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向两侧张开,带动两个弧形弯折部向两侧张开,当感温包12向下移动至弧形腔体内时,由于弧形腔体足够容纳感温包12,因此第一弹性片41恢复弹性形变,将感温包12固定在弧形腔体内;施力将感温包12朝向导向部方向拉动使两个第一弹性片41发生弹性形变并相互远离,便可将感温包12从第一卡接部4上拆卸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片51与所述第一弹性片41结构相同,感温包12和第二卡接部5的配合安装与拆卸过程与上述感温包12与第一卡接部4的安装拆卸过程相同。

较佳的,所述连接部42平行于所述矩形水平部21的长边,即第一卡接部4、第二卡接部5与感温包12配合安装时,感温包12呈L型且与L型的第二支架2平行,感温包12上第一卡接部4与第二卡接部5之间的部分被第二支架2承托,使得感温包12在第二支架2上的安装更为牢固。

所述通气孔3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水平部21上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31;第一通气孔31位于所述矩形水平部21上远离所述垂直部22的一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卡接部4之间。所述通气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垂直部22上的若干个第二通气孔32;第二通气孔32位于所述垂直部22上远离所述矩形水平部21的一端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卡接部5之间。由于所述矩形水平部21与所述垂直部22上均设置有通气孔,使得感温包12在第二支架2上的安装可以为正装也可以为反装,即感温包12上用于感知温度的探头既可以靠近第一卡接部4安装,通过第一通气孔31得到准确的温度信息,也可以靠近第二卡接部5安装,通过第二通气孔32得到准确的温度信息。无论正向安装感温包12还是反向安装感温包12,都不会影响感温包探头对温度信息的准确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包括全卡合卡槽和半卡合卡槽;全卡合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6和第二侧壁61,及将第一侧壁6与第二侧壁61连接的圆弧槽62;第一侧壁6的延长线与第二侧壁61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第一支架1上。将全卡合卡槽向热交换器铜管11卡合时,第一侧壁6和第二侧壁61形成对第一支架1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圆弧槽62的形状与热交换器铜管11的外形相吻合,既便于安装也便于拆卸。

所述半卡合卡槽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末端的弧形槽63,及与弧形槽63连接并沿弧形槽63向所述全卡合卡槽倾斜的第三侧壁64;所述弧形槽63的圆心角等于所述圆弧槽62的圆心角的一半。第一侧壁6与第三侧壁64位于相邻两根热交换器铜管之间,第三侧壁64平行于第二侧壁61,全卡合卡槽与热交换器铜管11的接触长度大于热交换器铜管11横截面周长的一半,半卡合卡槽与热交换器铜管11的接触长度小于热交换器铜管11横截面周长的一半,使得在卡槽的数量尽可能最少以减小所述感温包支架的占用面积的同时能够保证卡槽与热交换器铜管11的卡合连接的牢固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弹性片41与所述第二弹性片51上均设置有与第二支架2连接的加强筋7,以对第一弹性片41和第二弹性片51在第二支架2上的固定进行加强,防止在安装和拆卸感温包时第一弹性片41与第二弹性片51的弹性形变过大对造成的第一弹性片41、第二弹性片51的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温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一端并用于与热交换器铜管卡合连接的卡槽,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另一端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若干个用于与感温包卡合连接的卡接部,及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通气孔。所述卡接部包括若干个第一卡接部和若干个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片;第二卡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片;第二弹性片垂直于第一弹性片;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均与感温包卡合连接时,感温包呈L型。感温包通过呈L型排布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来进行固定,使得感温包在第二支架上的安装也呈L型,呈L型固定的感温包的两个直角边能够保持良好的直线度,且两个直角边的转折处具有一定的硬度,结合卡接部对感温包的夹紧力使得感温包能够稳稳的固定在第二支架上,不易转动及窜动,从而避免积水、结冰导致的温度信息收集错误的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