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528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184821Y的《无线温度传感器保护装置》其盒体采用上下对称结构将无线温度传感器包裹其中,并使其探头部分显露于盒体一端开口之外,该伸出的探头部分可直接插入到粮库中的谷物中进行测量;该无线温度传感器适用于对粮食的直接测量,但不适用于监测一个特定密闭空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例如,对于温度有要求的冰库、工作车间等地方,不仅要求该无线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出当前的温度情况,还需要对温度变化有较灵敏的检测能力,而且还需要耐高、低温等性能,另外,对于上述伸出盒体之外的探头部分,还需要对其有相应的保护作用,否则一旦被碰撞或是摔落,就会造成探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该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通过将探头外置,增强其监测温度变化的灵敏性,同时通过对盒体的设计,对该伸出的探头部分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碰撞或是摔落地面而直接造成对探头的冲击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包括盒体和探头部分,其特征在于:盒体呈矩形结构,盒体包括上下相对的显露面和底面,显露面设有可供探头部分伸出的开口结构,探头部分与开口结构之间密封连接,显露面包括与底面平行的主端面,主端面经斜坡面倾斜延伸与底面边缘连接形成翘板结构,所述开口结构设置在翘板结构的翘起端面上。该盒体的矩形结构的一侧端面通过带有曲面结构的斜坡面延伸形成翘板结构,当盒体受到撞击或摔落地面时,可以使得该翘起端面始终处于翘起状态,避免位于该处的探头部分直接受到撞击而损坏,从而延长无线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主端面与斜坡面的衔接处采用弧形弯曲过渡形成光滑的连接面。曲面过渡结构在盒体摔落时,可以使得翘起端面与主端面之间有摆动缓冲过程,避免因折角结构在摔落时,因无法摆动缓冲,而有可能直接造成翘起端面受到撞击。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结构包括于翘起端面挖设的凹槽区,所述凹槽区开设通孔供所述探头部分显露,探头部分与通孔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探头部分的顶端面低于凹槽区最突出部分的边缘线。探头部分安装于翘起端面上,尤其是在该处挖设凹槽区用于隐藏探头部分,同时又可以使得探头位于盒体之外,增强检测灵敏性,又起到避免在碰撞过程中,造成对探头部分的直接撞击。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主端面和斜坡面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筋,凸筋与凸筋之间的空隙形成导流槽,导流槽的出口端分别朝主端面的侧面以及朝翘起端面方向延伸。导流槽的设置可以对落于主端面上杂物或流体进行引导留出,同时,当盒体摔落时,凸筋首先受到冲击,可以避免对探头部分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呈长条状结构由主端面朝斜坡面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区呈长槽结构,该长槽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槽长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探头部分安装于凹槽区曲度最大处。上述主端面与斜坡面之间经光滑曲面过渡,故该凹槽区曲度最大处是指凹槽区上边缘的曲面最突出位置处,探头部分安装于该处,可以对其有更好的保护,当无线温度传感器碰撞或摔落地面时,可以由该处的曲面突出结构先受到冲击,从而对探头部分起到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起到增强盒体强度,增强其耐低温性能。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具有强度可靠、耐低温、探头检测灵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俯视图;

盒体1、底面11、显露面12、主端面121、斜坡面122、连接面123、翘板结构13、翘起端面131、凹槽区14、凸筋15、导流槽16、侧面导流区161、汇流区162、分流区163、探头部分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耐低温无线温度传感器,包括盒体1和探头部分2,盒体1呈矩形结构,盒体1包括上下相对的显露面12和底面11,显露面12设有可供探头部分2伸出的开口结构,探头部分2与开口结构之间密封连接,显露面12包括与底面11平行的主端面121,主端面121经斜坡面122倾斜延伸与底面11边缘连接形成翘板结构13,开口结构设置在翘板结构13的翘起端面131上。该盒体1的矩形结构的一侧端面通过带有曲面结构的斜坡面122延伸形成翘板结构13,当盒体1受到撞击或摔落地面时,可以使得该翘起端面131始终处于翘起状态,避免位于该处的探头部分2直接受到撞击而损坏,从而延长无线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主端面121与斜坡面122的衔接处采用弧形弯曲过渡形成光滑的连接面123。曲面过渡结构在盒体1摔落时,可以使得翘起端面131与主端面121之间有摆动缓冲过程,避免因折角结构在摔落时,因无法摆动缓冲,而有可能直接造成翘起端面131受到撞击。

开口结构包括于翘起端面131挖设的凹槽区14,凹槽区14开设通孔供探头部分2显露,探头部分2与通孔形成密封连接,探头部分2的顶端面低于凹槽区14最突出部分的边缘线。探头部分2安装于翘起端面131上,尤其是在该处挖设凹槽区14用于隐藏探头部分2,同时又可以使得探头位于盒体1之外,增强检测灵敏性,又起到避免在碰撞过程中,造成对探头部分2的直接撞击。

盒体1主端面121和斜坡面122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筋15,凸筋15与凸筋15之间的空隙形成导流槽16,导流槽16的出口端分别朝主端面121的侧面以及朝翘起端面131方向延伸。导流槽16的入口端包括向主端面121侧面方向引导的侧面导流区161,中部形成汇流区162,再由汇流区162继续分流朝斜坡面122方向引导形成分流区163,导流槽16的设置可以对落于主端面121上杂物或流体进行引导留出,同时,当盒体1摔落时,凸筋15首先受到冲击,可以避免对探头部分2造成损坏。

导流槽16呈长条状结构由主端面121朝斜坡面122方向延伸,凹槽区14呈长槽结构,该长槽结构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槽16长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探头部分2安装于凹槽区14曲度最大处。上述主端面121与斜坡面122之间经光滑曲面过渡,故该凹槽区14曲度最大处是指凹槽区14上边缘的曲面最突出位置处,探头部分2安装于该处,可以对其有更好的保护,当无线温度传感器碰撞或摔落地面时,可以由该处的曲面突出结构先受到冲击,从而对探头部分2起到保护。

盒体1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起到增强盒体1强度,增强其耐低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