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27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属于测温结构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中,涉及各类加热炉、裂解炉、硫磺焚烧炉、煤气化炉等高温场合,这些专业设备对高温测量仪表要求十分苛刻,既能满足高温测量,也要能提供足够长的使用寿命,用户越来越看重这类高温热电偶的效费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保护管使用寿命较短,使用时,受热不均匀。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该技术方案使用时受热均匀,耐极冷极热和热震的高温热电偶保护管,大幅提高了高温恶劣工况下,高温热电偶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包括铂铑热偶丝、刚玉绝缘管、加强管、碳化硅保护管以及复合元件,所述粘结加强管与碳化硅保护管粘结,复合元件整体穿进加强管与碳化硅保护管粘结的外层保护管,出线口密封,其中碳化硅保护管设置在最外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复合元件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有第一刚玉保护管、第二刚玉保护管以及刚玉绝缘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碳化硅保护管、第一刚玉保护管、第二刚玉保护管以及刚玉绝缘管两两之间填充耐高温纤维毯。该耐高温纤维毯具有良好的保温缓热性,长期耐温高达1600℃,使得该新型复合式的高温热电偶保护管整体具有良好的缓热性极冷极热和热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线口预留出气口,所述出线口出铂铑热偶丝外套黄蜡绝缘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排气管,黄蜡绝缘管和第一刚玉保护管之间设置有无机胶密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巧妙、合理;该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采用以贵金属热偶丝为测温元件,刚玉绝缘芯为元件支撑骨架,高温镍基合金加强管为主体支撑,复合三层非金属耐高温陶瓷管为元件气密保护管。三层非金属耐高温陶瓷保护管分别为外层保护管采用无压烧结亚微米级极耐磨细晶结构8微米的碳化硅保护管,内二层采用优质刚玉陶瓷保护管。两保护管之间空隙均采用耐温1600℃的耐高温陶瓷纤维毯包裹填充,该耐高温陶瓷纤维毯具有优良的保温缓热特性,主要保护内两层保护管不会因测量工况的极冷极热和热震而龟裂。较传统高温热电偶保护管工艺填充比热容值较小的陶瓷粉末或无填充结构,有更好的缓热性能,同时也使得多层复合的保护管有较高的同轴度,在高温工况下使用时,保护管受热均匀。一种使用时受热均匀,耐极冷极热和热震的高温热电偶保护管,大幅提高了高温恶劣工况下,高温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视图;

图3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中:1、铂铑热偶丝,2、刚玉绝缘管,3、出线口,4、加强管,5、碳化硅保护管,6、第一刚玉保护管,7、第二刚玉保护管,8、刚玉绝缘管,9、耐高温纤维毯,10、耐高温无机胶密封,11、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高温热电偶耐高温缓热性保护管,其所述保护管包括铂铑热偶丝1、刚玉绝缘管2、加强管4、碳化硅保护管5以及复合元件,所述粘结加强管4与碳化硅保护管5粘结,复合元件整体穿进加强管4与碳化硅保护管5粘结的外层保护管,出线口3密封,其中碳化硅保护管5设置在最外面,所述复合元件从外到内依次包括有第一刚玉保护管6、第二刚玉保护管7以及刚玉绝缘管8,所述碳化硅保护管5、第一刚玉保护管、第二刚玉保护管以及刚玉绝缘管两两之间填充耐高温纤维毯9。该耐高温陶瓷纤维毯具有优良的保温缓热特性,主要保护内两层保护管不会因测量工况的极冷极热和热震而龟裂。较传统高温热电偶保护管工艺填充比热容值较小的陶瓷粉末或无填充结构,有更好的缓热性能,同时也使得多层复合的保护管有较高的同轴度,在高温工况下使用时,保护管受热均匀。

实施例2:参见图1-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线口3预留出气口,所述出线口出铂铑热偶丝外套黄蜡绝缘管2。在高温工况下,复合式保护管内腔压力与外界连通,可排除湿气,防止保护管内压过大而胀裂;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参见图1-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排气管11,黄蜡绝缘管2和第一刚玉保护管之间设置有无机胶密封10。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