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5285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辐射检测,特别涉及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x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另外射线可以通过电离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过这些自由基的间接作用来损伤机体。辐射损伤的发病机理和其它疾病一样,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之后,除引起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变化以外,还可产生一系列的继发作用,最终导致器官水平的障碍乃至整体水平的变化,在临床上便可出现放射损伤的体征和症状。

射线作用于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损伤直接与x线剂量有关。以不同剂量照射动物,可以发现当剂量达到一定量时才开始出现急性放射病征象,继续增加剂量时,则可出现死亡,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当增加到一定大的剂量时,则100%的动物发生死亡。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明确提出:①关于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在防止非随机性限制方面,对除眼晶体之外的所有组织或器官均为每年0.5sv(50rem).对眼晶体为每年0.15sv(15rem)在控制随机性效应方面,有小剂量当量为每年0.05sv(5rem).②关于公众中个人的剂量当量限值,是工作人员限值的1/10。

目前常用x线辐射强度一般采用x射线检测仪,比如re2000型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其测量范围为剂量率:0.01μsv/h~15msv/h,但是仪器一般均有测量误差,re2000型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的误差在±5%左右。

由于仪器的测量误差,可能导致下列情况;比如国家标准为≤20μsv/h,检测值为20.5μsv/h,超出国家标准;但是由于测量误差其可能测得的实际值为20.5*0.96=19.68μsv/h,符合国家标准,检测结果为合格。

消除上述误差,一方面可以改进测量仪器,其难度较大,且精度越高,价格越高;另一方面可以从改进测量方法,目前还未有比较好的测量方法能提升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提升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要测量的空间辐射点;

2)以该空间辐射点为原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之后如下步骤:

a)以m1(0,y,0)、m2(x,0,0)、m3(0,-y,0)、m4(-x,0,0)、m5(0,0,z)、m6(0,0,-z)建立第一批测量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b)以n1(-x/2,y/2,z/2)、n2(-x/2,y/2,-z/2)、n3(x/2,y/2,z/2)、n4(x/2,-y/2,-z/2)、n5(-x/2,-y/2,z/2)、n6(-x/2,-y/2,-z/2)、n7(x/2,-y/2,z/2)、n8(x/2,-y/2,-z/2)建立第二批测量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c)以第一批测量点中任意一一点和第二批测量点中任意一点连线的中点建立第三批测量点p1、p2……p48进行测量并记录;

d)测量1)中空间辐射点的辐射强度a;

其中8≤x=y=z≤10mm,以上测量过程中均选择同一台或同一批x射线检测仪,m1-m6、n1-n8、p1-p48均代表测量点的辐射强度;

e)计算第一批的均值b、第二批的均值c以及第三批的标准差σ,

最终结果值其中e常量为3.47。

进一步的,8.5≤x=y=z≤8.9mm。

进一步的,使用x射线检测仪测量该辐射点得出数值a,并与标准值x进行比较,当a≤x-b,结束测量,其中x为国家标准,b为常量。

当数据明显符合国家标准时,如果仅仅是处于安全考虑,不考虑精度问题,可以不再测量。

进一步的,x射线检测仪的误差在±15%。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方案的检测方法,检测精度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要测量的空间辐射点;

2)以该空间辐射点为原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之后如下步骤:

a)以m1(0,y,0)、m2(x,0,0)、m3(0,-y,0)、m4(-x,0,0)、m5(0,0,z)、m6(0,0,-z)建立第一批测量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b)以n1(-x/2,y/2,z/2)、n2(-x/2,y/2,-z/2)、n3(x/2,y/2,z/2)、n4(x/2,-y/2,-z/2)、n5(-x/2,-y/2,z/2)、n6(-x/2,-y/2,-z/2)、n7(x/2,-y/2,z/2)、n8(x/2,-y/2,-z/2)建立第二批测量点进行测量并记录;

c)以第一批测量点中任意一一点和第二批测量点中任意一点连线的中点建立第三批测量点p1、p2……p48进行测量并记录;

d)测量1)中空间辐射点的辐射强度a;

其中x=y=z=8mm,以上测量过程中均选择nspector射线报警检测仪(其精度误差为±15%),m1-m6、n1-n8、p1-p48均代表测量点的辐射强度;e)计算第一批的均值b、第二批的均值c以及第三批的标准差σ,最终结果值

其中e常量为3.47。

实施例2: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x=y=z=8.5mm。

实施例3: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x=y=z=8.8mm。

实施例4: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x=y=z=9mm。

实施例5: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x=y=z=9.4mm。

实施例6:一种封闭空间内x、γ射线电离辐射强度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x=y=z=9.9mm。

对比例1:直接通过re2000型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直接测量实施例中1)步骤中的空间辐射点,测得数值为f。

采用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对某一封闭空间中选取10个空间辐射点进行测验。

通过上表结果表明,本方案可提高检测精度,且在8.5≤x=y=z≤8.9mm范围内效果最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