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447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储层敏感性是指油气储集地层在遇到与自身性质差别较大的外来流体时,与外来流体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或由于储层中流体流动过速造成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发生变化的性质。储层酸敏感性是敏感性的一种,是指在酸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酸敏性矿物或地层流体接触发生反应,产生凝胶、沉淀、或释放出微粒,并使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在常规储层酸敏感性流动实验中,对于疏松砂岩储层,钻取岩心时可以采用密封法、冷冻法和封蜡法等,以保持岩心的完整性。但对于胶结疏松甚至未胶结储层,无法钻取到适合于岩心流动实验的柱状岩心,或者已经解除密封,置于岩心库较长时间的松散岩心,都无法按照常规标准和实验方法完成酸敏感性测试内容,若使用人造岩心,实验结果与储层实际情况有可能相差较大,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建立一种有效、实用且易操作的酸敏感性评价方法,对于疏松砂岩油藏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测试数据准确、重复率高的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烘干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24h,得到岩样颗粒b;(3)准备15%盐酸,以12%盐酸与不同浓度氢氟酸配置一系列土酸溶液c;(4)取15%盐酸350g和岩样颗粒b50g在烧杯中混合,得到烧杯混合物d;(5)将烧杯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疏松砂岩储层岩样原地层温度,反应时间为2~3h,得到反应混合物e;(6)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200目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24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ⅰg;(7)计算岩心回收率rr=ⅰ/50×100%;(8)以一种土酸溶液c取代15%盐酸,重复(4)~(7)步骤,得到岩样颗粒b与不同酸液反应下的岩心回收率rr;(9)以步骤(7)和(8)所测得的岩心回收率rr中的最小岩心回收率rrmin按照表1中的酸敏感性评价指标来评价酸敏感性损害程度。

表1酸敏感性评价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不同氢氟酸浓度分别为1%、2%、3%和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疏松砂岩储层岩样所处地层温度计算公式为:t=t0+k*h,其中t:地层温度,t0:地表温度,k:地温梯度,h:地层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至恒重是指经过连续两次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的样品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重量相对误差<1%。

进一步的,还包含所述一种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评价方法在疏松砂岩储层酸敏感性实验评价中的应用。

本发明方法以岩心回收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解决了在无法取得柱状岩心的情况下有效评价疏松砂岩的酸敏感性问题,方法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可靠、避免了样品孔隙差异带来的实验误差,适合于疏松或未胶结砂岩储层的酸敏感性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样品准备

取某油田疏松砂岩岩心碎屑若干,原埋藏深度为400m,作为样品1。为验证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样品1及其临井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岩心全矿物分析结果(%)

表3岩心粘土矿物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样品1与其临井样品各种矿物的含量差别不大,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且两种岩心同属一个地层,埋藏深度接近,因此,该井岩心的酸敏感性应该与其临井样品差别不大。

(二)样品1实验步骤及结果

以本发明方法对样品1做酸敏感性实验评价,实验步骤如下:

(1)将疏松砂岩储层岩样研磨粉碎,先过100目筛,后过200目筛,得到颗粒直径为75~150μm的岩样颗粒a;(2)将岩样颗粒a置于恒温干燥箱内在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烘干完毕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24h,得到岩样颗粒b;(3)准备15%盐酸,以12%盐酸与不同浓度氢氟酸混合配置一系列土酸溶液c;(4)取15%盐酸350g和岩样颗粒b50g在烧杯中混合,得到烧杯混合物d;(5)将烧杯混合物d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恒温水浴温度为样品1原所处地层温度35℃,反应时间为2.5h,得到反应混合物e;(6)将反应混合物e移至200目漏斗中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在恒温干燥箱10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随后置于干燥皿中密闭冷却24h后称重,得其质量为ⅰg;(7)计算岩心回收率rr=ⅰ/50×100%;(8)以一种土酸溶液c取代15%盐酸,重复(4)~(7)步骤,得到岩样颗粒b与不同酸液反应下的岩心回收率rr;(9)以步骤(7)和(8)所测得的岩心回收率rr中的最小岩心回收率rrmin来评价酸敏感性损害程度。样品1的酸敏感性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样品1酸敏感性实验结果表

由表4可以看出,当酸液为12%盐酸+4%氢氟酸时,rrmin为60%,低于70%,同时当酸液为12%盐酸+3%氢氟酸时,rr为65%,也低于70%,结合表1酸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指标可知该地层属于强酸敏。

(三)临井样品实验结果

以行业标准sy/t5358-2010规定的酸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对临井样品做酸敏感性实验评价,所测得的临井的酸敏感性损害率dac=89.0%,结合标准中的酸敏感性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所确定的损害程度为强酸敏。

表5酸敏损害程度评价指标

(四)样品1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

由样品1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可知,两者所测地层的酸敏感性损害程度均为强酸敏损害,所测结果一致。

实施例2

(一)样品准备

取某油田沙1段,原埋藏深度850m,在库房存放时间较长的疏松砂岩岩心碎屑若干,洗油干燥后作为样品2。收集临井样品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为验证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样品2和临井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见表6、表7。

表6岩心全矿物分析结果(%)

表7岩心粘土矿物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样品2与其临井样品各种矿物的含量差别不大,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测试结果也比较接近,且两种岩心同属一个地层,埋藏深度接近,因此,该井岩心的酸敏感性应该与其临井样品差别不大。

(二)样品2实验步骤及结果

以本发明方法对样品2做酸敏感性实验评价,实验步骤同实施例1,步骤(5)中恒温水浴温度为样品2所处地层温度40℃。样品2的酸敏感性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样品2酸敏感性实验结果表

如表8所示,当酸液为12%盐酸+4%氢氟酸时,rrmin为71%,高于70%,同时当酸液为12%盐酸+3%氢氟酸时,rr为76%,结合表1酸敏感性损害程度评价指标可知该地层属于中等偏强酸敏。

(三)临井样品实验结果

以行业标准sy/t5358-2010规定的酸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对临井样品做酸敏感性实验评价,所测得的临井样品的酸敏感性损害率dac=59.2%,结合标准中的酸敏感性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所确定的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酸敏。

(四)样品2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

由样品2与临井样品实验结果比较可知,两者所测地层的酸敏感性损害程度均为中等偏强酸敏损害,所测结果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