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4480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房环境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推出,为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需要建立大量的中心机房,机房内的设备成为信息化建设必要的支撑,如果机房设备运行不稳定甚至经常发生故障,将造成较大的直接的及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保障机房设备稳定运行,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保障机房设备稳定运行的两个重要参数即机房的电压及温度,同时机房设备都有对应的控制开关,通过监控控制开关,实现机房的电压、温度报警及设备故障智能判断,能较好地保障机房的可靠运行,但目前的机房环境监测系统仅仅只采集开关的状态,并无相应的智能报警判断,更谈不上故障智能判断,所以本发明提出了从开关监控的角度来实现机房温度、电压的报警及故障智能判断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能够帮助机房管理人员高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机房设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它包括有: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创建监测系统智能分析对象zxo;

s2:为参数检测节点创建监测系统的通信对象,并对通信对象分别进行命名;

s3:创建开关状态通信对象sto,连接开关检测节点,开关检测节点连接全部开关;所述开关检测节点可实时反映各开关的开闭状态,并接收智能分析对象发出的sto指令,所述sto指令可对开关进行开闭操作;

s4:按区域定义监测系统中的监测区域对象,每个监测区域包含有所述温度检测节点;

s5:建立所述监测系统通信对象与所述监测区域对象的对应关系;

s6:通过所述监测系统通信对象实时获得各检测节点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s7:分析步骤s6中所述数据库,进行故障判断,并判断是否需要提出报警或发出预警通知。

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参数检测节点包括有:电压参数检测节点、温度检测节点;所述电压检测节点对应的电压通信对象分别命名为:dto1、dto2、...dton;所述温度检测节点对应的温度通信对象分别命名为:wto1、wto2、...wton。

进一步,步骤s6中获得节点数据包括:通过电压通信对象dto1到dton实时获得各电压参数检测节点数据,通过温度通信对象wto1到wton实时获得各温度参数检测节点数据;同时,通过sto获得当前开关的开闭状态,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记录信息包括:时间t、开关状态s,电压参数d、温度参数w,区域对象编号jioid。

进一步,步骤s7中所述提出报警的具体步骤如下:

s711:zxo取得监测系统预先设置的参数,包括:区域电压误差偏移量vf0、区域温度误差偏移量wf0;

s712:zxo取得从第1笔记录到当前记录的上一笔记录中开关状态与当前记录开关状态相同以及jfoid相同的全部记录,分别对应为r1、r2、...rn;

s713:zxo检查各记录的电压平均值da与当前记录的电压获得值db是否在vf0范围内,若不在vf0的范围内,则提出电压报警;

s714:zxo检查各记录的温度平均值wa与当前记录的获得值wb是否在wf0范围内,若不在wf0的范围内,则提出温度报警;

s715:管理人员接到报警时,查看报警记录,如果报警记录的值属于可接受范围,则忽略该次报警,不进行处理;否则将该记录标记为报警成功记录,对电压报警成功记录、温度报警成功记录及电压温度报警成功记录进行区分。

进一步,步骤s713中判断范围的具体算法为:vf1=(db-da)/100*100%,如果-vf0<vf1<+vf0,则检查通过,不提出电压报警。

进一步,步骤s714中判断范围的具体算法为:wf1=(wb-wa)/100*100%,如果-wf0<wf1<+wf0,则检查通过,不提出温度报警。

进一步,步骤s713中计算各记录的平均电压值时,不采样报警成功记录的电压参数d值为da=(d1+d2+...dn)/n。

进一步,步骤s714中计算各记录的平均电压值时,不采样报警成功记录的温度参数w值为wa=(w1+w2+...wn)/n。

进一步,步骤s7中故障判断包括有电压报警故障判断,电压报警的故障判断步骤如下:

s7211:将当前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定义为:s1、s2、...sn;

s7212:通过sto指令,从s1开始关闭开关,关闭后获取当前的电压值db,并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当前的电压值d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继续关闭下一个开关,直到获取的当前的电压值db正常为止;

s7113:如果关闭全部开关后,db都还未正常,则说明开关本身存在故障,提出开关故障报警,不再进行下面的步骤;

s7114:获取当前的电压值db正常后,说明最后一个关闭的开关连接的设备故障,标记该开关的为报警状态,记录该值为q;

s7115:通过sto指令从sq-1到s1开始,打开开关,每打开一个开关,均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d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标记当前打开的开关为报警状态,关闭该开关后继续打开下一个开关,如正常,则直接打开下一个开关;

s7116:将标记的开关报警状态提交系统报警。

进一步,步骤s7中故障判断包括有温度报警故障判断,温度报警的故障判断步骤如下:

s7221:将当前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定义为:s1、s2、...sn;

s7222:通过sto,从s1开始关闭开关,关闭后获取当前的温度值wb,并按s712、s714的方法判断w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继续关闭下一个开关,直到获取的wb正常为止;

s7223:关闭全部开关,wb都还未正常,则开关本身故障,提出开关故障报警,忽略下面的步骤;

s7224:获取wb正常后,说明最后一个关闭的开关连接的设备故障,标记该开关的为报警状态,记录该值为q;

s7225:通过sto从sq-1到s1开始,打开开关,每打开一个开关,均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w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标记当前打开的开关为报警状态,关闭该开关后继续打开下一个开关,如正常,则直接打开下一个开关;

s7226:将标记的开光报警状态提交系统报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开光状态监测方法,在数据采样的基础上,引入了关联算法和区域网格算法,从而对数据进行了智能分析,能够及时的报警并智能诊断,使得监测系统本身具有智能处理判断功能,从而帮助机房管理人员高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机房设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压报警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温度报警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压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温度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开关状态监测方法,它包括有: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创建监测系统智能分析对象zxo;

s2:为参数检测节点创建监测系统的通信对象,并对通信对象分别进行命名;所述参数检测节点包括有:电压参数检测节点、温度检测节点;所述电压检测节点对应的电压通信对象分别命名为:dto1、dto2、...dton;所述温度检测节点对应的温度通信对象分别命名为:wto1、wto2、...wton;

s3:创建开关状态通信对象sto,连接开关检测节点,开关检测节点连接全部开关;所述开关检测节点可实时反映各开关的开闭状态,并接收智能分析对象发出的sto指令,所述sto指令可对开关进行开闭操作;

s4:按区域定义监测系统中的监测区域对象jfo1、jfo2、...jfon,其中区域按机房设备管理要求划分为不规则区域或按网格划分为规则区域,每个监测区域包含有所述温度检测节点;

s5:建立所述监测系统通信对象与所述监测区域对象的对应关系;如dto1与jfo3内电压检测节点对应,wto1与jfo3内的温度检测节点对应、dto2与jfo5内的电压检测节点对应,wto2与jf06内的温度检测节点对应等,直至完成全部一一对应的关系;

s6:通过所述监测系统通信对象实时获得各检测节点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获得节点数据包括:通过电压通信对象dto1到dton实时获得各电压参数检测节点数据,通过温度通信对象wto1到wton实时获得各温度参数检测节点数据;同时,通过sto获得当前开关的开闭状态,并保存到数据库中,记录信息包括:时间t、开关状态s,电压参数d、温度参数w,区域对象编号jioid;

s7:分析步骤s6中所述数据库,进行故障判断,并判断是否需要提出报警或发出预警通知。

步骤s7中所述故障判断的具体步骤如下:

s721:如果本次记录发起电压报警,则进行电压报警的故障判断;

s722:如果本次记录发起温度报警,则进行温度报警的故障判断;

s723:如果本次记录电压、温度均报警,可同时进行s721及s722的操作,即在开关打开或关闭时,同时判断电压及温度。

步骤s7中所述提出报警的具体步骤如下:

s711:zxo取得监测系统预先设置的参数,包括:区域电压误差偏移量vf0、区域温度误差偏移量wf0;

s712:zxo取得从第1笔记录到当前记录的上一笔记录中开关状态与当前记录开关状态相同以及jfoid相同的全部记录,分别对应为r1、r2、...rn;

s713:zxo检查各记录的电压平均值da与当前记录的电压获得值db是否在vf0范围内,若不在vf0的范围内,则提出电压报警;

s714:zxo检查各记录的温度平均值wa与当前记录的获得值wb是否在wf0范围内,若不在wf0的范围内,则提出温度报警;

s715:管理人员接到报警时,查看报警记录,如果报警记录的值属于可接受范围,则忽略该次报警,不进行处理;否则将该记录标记为报警成功记录,对电压报警成功记录、温度报警成功记录及电压温度报警成功记录进行区分。

步骤s713中判断范围的具体算法为:vf1=(db-da)/100*100%,如果-vf0<vf1<+vf0,则检查通过,不提出电压报警。

步骤s714中判断范围的具体算法为:wf1=(wb-wa)/100*100%,如果-wf0<wf1<+wf0,则检查通过,不提出温度报警。

步骤s713中计算各记录的平均电压值时,不采样报警成功记录的电压参数d值为da=(d1+d2+...dn)/n。

步骤s714中计算各记录的平均电压值时,不采样报警成功记录的温度参数w值为wa=(w1+w2+...wn)/n。

步骤s7中故障判断包括有电压报警故障判断,电压报警的故障判断步骤如下:

s7211:将当前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定义为:s1、s2、...sn;

s7212:通过sto指令,从s1开始关闭开关,关闭后获取当前的电压值db,并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当前的电压值d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继续关闭下一个开关,直到获取的当前的电压值db正常为止;

s7113:如果关闭全部开关后,db都还未正常,则说明开关本身存在故障,提出开关故障报警,不再进行下面的步骤;

s7114:获取当前的电压值db正常后,说明最后一个关闭的开关连接的设备故障,标记该开关的为报警状态,记录该值为q;

s7115:通过sto指令从sq-1到s1开始,打开开关,每打开一个开关,均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d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标记当前打开的开关为报警状态,关闭该开关后继续打开下一个开关,如正常,则直接打开下一个开关;

s7116:将标记的开关报警状态提交系统报警。

步骤s7中故障判断包括有温度报警故障判断,温度报警的故障判断步骤如下:

s7221:将当前处于打开状态的开关定义为:s1、s2、...sn;

s7222:通过sto,从s1开始关闭开关,关闭后获取当前的温度值wb,并按s712、s714的方法判断w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继续关闭下一个开关,直到获取的wb正常为止;

s7223:关闭全部开关,wb都还未正常,则开关本身故障,提出开关故障报警,忽略下面的步骤;

s7224:获取wb正常后,说明最后一个关闭的开关连接的设备故障,标记该开关的为报警状态,记录该值为q;

s7225:通过sto从sq-1到s1开始,打开开关,每打开一个开关,均按s712、s713的方法判断wb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标记当前打开的开关为报警状态,关闭该开关后继续打开下一个开关,如正常,则直接打开下一个开关;

s7226:将标记的开光报警状态提交系统报警。

如图1所示,机房中有3个区域监测节点,分别划分到3个监测区域,对应为jfo1、jfo2、jfo3。监测系统建立3个通信对象通过通信从监测节点获得电压参数和温度参数,3个电压通信对象分别为dto1、dto2、dto3,3个温度通信对象分别为wto1、wto2、wto3,开关状态通信对象sto连接开关检测节点,同时监控9个开关,分别是开关1、开关2到开关9。智能分析对象zxo根据通信对象采集的电压、温度、开关状态参数进行智能分析。

系统设置区域电压误差偏移量vf0=20,区域温度误差偏移量wf0=5。

现dto2及wto2从jfo2获得电压参数及温度参数,同时sto获得开关状态参数时,zxo生成一条记录,zxo按图2电压报警流程判断是否进行电压报警,zxo按图3温度报警流程判断是否进行温度报警。

如果本记录发生电压报警,则zxo按图4电压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判断哪个开关连接的设备出现故障。

如果本记录发生温度报警,则zxo按图5温度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判断哪个开关连接的设备出现故障。

如果本记录既出现电压报警又出现温度报警,zxo同时执行电压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及温度报警故障诊断流程,即开闭同一开关时,先后判断电压及温度,而不需要遍历所有开关处理完电压后,再来遍历所有开关处理温度。

由此可见,在某数据节点被采样的同时,zxo智能进行报警和诊断,从而快速发现现场问题并智能诊断。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开光状态监测方法,在数据采样的基础上,引入了关联算法和区域网格算法,从而对数据进行了智能分析,能够及时的报警并智能诊断,使得监测系统本身具有智能处理判断功能,从而帮助机房管理人员高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机房设备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