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接地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438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测试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新型接地夹子。



背景技术:

氧化锌避雷器(moa)是用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各种过电压损害的保护设备,其在长期运行时会出现内部绝缘受潮及阀片老化等缺陷,导致避雷器泄漏电流的增加,严重时还会引起热崩溃,影响电力安全生产,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确定其工作状态是否良好,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使得氧化锌避雷器试验已由原来的停电预试为主转为带电测试为主,带电测试工作得到加强。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可以在无需停电的情况下,通过对避雷器阀片的泄漏电流中阻性分量的测量来判断阀片的老化和受潮情况。在进行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时,首先需要将测试仪器的测试线有效接地,再将三相测试线分别按顺序接三相避雷器计数器的避雷器一侧。接地一般可以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和保护接地几种,主要是将系统或装置的中性点或者裸露的导电部分经导线与大地相连,对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起到保护作用。工程实际中氧化锌避雷器的下端接地部分为一光滑的接地柱,只在其表面有少量裸露的螺帽,传统的接地夹子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受力点,或者勉强接在螺帽裸露部分但却不够稳定,难以满足测试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实际检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接地点或者接地设施标注不明的情况,试验人员可能发生将实际带电点误认为接地点,这时一旦进行接地连接等操作,不仅会导致试验失败,严重时还会危害人员和设备安全。因此,针对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的具体要求,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可以区分接地点是否有效接地,又能够在无有效受力点情况下实现稳定夹取的新型接地夹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接地夹子,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接地夹子在无有效受力点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稳定地连接在避雷器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接地夹子,包括:

上夹体、下夹体、弹簧、第一永磁体以及第二永磁体;上夹体和下夹体铰接,弹簧位于铰接点,上夹体的夹头部分和下夹体的夹头部分用于夹持避雷器接地极;

上夹体的夹头部分设置有第一永磁体,下夹体的夹头部分设置有第二永磁体,两个永磁体用于提供电磁力,在电磁力与夹持力共同作用下使接地夹子与避雷器表面稳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夹体内部封装有依次连接的接触片、发光管以及电阻,工作触头一部分封装于上夹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上夹体外部,且工作触头一端与电阻连接。

优选地,工作触头套有触头套管,用于容纳工作触头。

优选地,上夹体夹头部分和下夹体夹头部分均设有圆弧形状的开口,形成夹持孔;可对存在有效受力点的情况下夹持。

优选地,接地夹子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固定于下夹体末端,用于与测试仪器连接。

优选地,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均套有保护套管,防止漏电。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永磁体的嵌入使得在面对接地点为光滑柱体以及只有少量螺母等可供夹持的部位时,能够依靠夹头前端电磁力的作用,与光滑柱体贴合,或者增加对不易夹持部位的作用力,使得接地夹子能够与接地点可靠接触。

2、带电检测环节的设计使得在开始接地操作之前,可以预先判断待检测点的带点情况,在确认接地点接地事实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失误概率,提高试验可靠性和安全性。

3、夹子外表面全部由绝缘护套覆盖,避免与操作人员的直接接触,减少触电危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接地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避雷器带电测试的接地夹子的结构示意图。接地夹子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夹体由上夹头1和上夹柄3构成,下夹体由下夹头2和下夹柄4构成,上夹头1和下夹头2末端通过卡簧9相互铰接,铰接处卡簧9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上夹柄3和下夹柄4连接处,并作为夹子开合时的着力点。在上夹头1首端设有第一永磁体,在下夹头2首端设有第二永磁体,永磁体体积占前端口体积80%,两个永磁体用于通过电磁力使接地夹子与避雷器表面稳定连接。螺栓前端夹头一侧处为上夹柄3和下夹柄4的交合面,再往夹头前端上夹头1和下夹头2上各有一段圆弧形状的开口,形成夹持孔5,下夹柄4端通过连接螺栓8与连接片10相交联,连接片10与测试仪器连接。接地夹子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金属接触片12、接触弹簧13、氖管14、大电阻15、触头套管16和工作触头17,工作触头17外层套装触头套管16,接触弹簧13、氖管14、大电阻15封装在上夹体中,工作触头17一部分封装在上夹体内,另一部分位于上夹体外部。由金属接触片12、接触弹簧13、氖管14、大电阻15和工作触头17构成的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地点带电与否的,所用大电阻15电阻值在2兆欧左右,工作触头17材料为普通金属电极材料,采用可伸缩方式,可完全收缩进触头套管内,拉出时裸露电极长度约为2厘米。本发明提供的接地夹子,在夹持时通过夹持力和电磁吸附力的共同作用实现对较难夹持部位的有效粘合,达到可靠接地。

本发明所述夹头和夹柄其特征在于均为不锈钢材料,且表面覆盖了一层绝缘橡胶套起到保护作用,夹头中永磁体采用内嵌方式密封嵌入,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本发明所述用于夹持孔高度约为10mm,夹柄末端的连接片用来与测试所需导线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带电与否的测试环节。测试人员需要将工作触头17从触头套管中拉出,将手指轻抵在金属接触片12上,与测试点接触,通过氖灯的点亮与否判断带电情况,如果氖灯点亮,则证明测试点带电,为非正常接地,如果氖灯不亮,则证明测试点不带电,为正常接地,使用完成后,将工作触头17推回触头套管16中。

测试点确定为正常接地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接地点,分别说明如下。

应用场景1:

当接地点附近有能够可靠夹持的部位如接地导线等,直接将其放入夹持孔5中,利用卡簧8收紧导致的夹持力使得接地夹紧紧夹住,实现可靠接地。

应用场景2:

当接地点附近没有可靠的夹持部位,以裸露高度仅有约5mm的螺母为例,在夹持时,螺母裸露部分放入夹持孔5,约达到夹持孔5高度的一半,永磁体10与螺母及附着面存在电磁吸附力作用,在夹持力和电磁吸附力的共同作用下,保证接地夹紧紧粘合,实现接地夹的可靠接地。

应用场景3:

当接地点为光滑柱体没有能够夹持部位,将接地夹一侧清理干净后直接贴合在柱面上,利用夹头端口嵌入的永磁体10产生的电磁吸附力使接地夹与接地点紧紧粘合,实现可靠接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