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标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2426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防溺水标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人身安全设施有关,具体是指一种设置在河岸边的防溺水标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利管理部门在河流湖泊上常设置水位标高装置比如标杆等,以用来方便人们观测和了解水位变化情况、或为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防止溺水危险,由于较深的地方常在水面的几何中心,比如,对于河流来说,较深的地方就是河流的主河道上即河流两岸间的中间线部位,这个地方才是河道某一段的最深处,而这样的地方往往离岸边较远,设置在此处的能够准确标示水位深度的标杆就会因距离过远而不易看清标示数值,既使勉强看清了由于较远也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警示作用不强,不能对溺水的危险和后果产生心理冲击从而阻止住人们下水的危险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防溺水标杆系统,它可以解决前述的警示效果欠强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如下:它包含设置在河道中心河床上的中标杆、设置在河道两边河岸上的边标杆及将中标杆、边标杆连接起来的软轴,所述中标杆、边标杆皆为圆管状,在其管壁上均开有相对分布的螺旋状环绕向上多圈的两道同样的滑道,在其管壁外则各环套有一圆环状的轻质发泡物即浮子、滑标,浮子、滑标还通过其圆环内壁上呈直径状连接的中间带隔空的滑条穿过管壁上的滑道伸入中标杆、边标杆管腔内;在中标杆上端附近及边标杆下端附近的管腔内壁上各设置有一上挡板、下挡板,从上挡板的中心向下、从下挡板的中心向上都活动的连接有一圆柱状的芯杆,芯杆在轴向上都不能移动而在圆周方向上可以灵活的转动,芯杆在相对的壁面上开有两道直通上下的沟槽,前述的滑条的隔空端皆没入芯杆上的沟槽内搭连,在中标杆上端、处于上挡板上方的管壁上装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伞齿轮及与此二伞齿轮相齿合的处于下方中间的一个伞齿轮,下方的伞齿轮与上挡板上的芯杆向上的延长段固接装置;所述软轴其外端穿过边标杆的下端管壁进入管腔内的下挡板下再将其芯线向上穿进芯杆下端连接,软轴的内端则横穿河床到中标杆下端再顺管壁上的螺旋状滑道绕向紧贴外管壁向上到中标杆的上端后再将其芯线与伞齿轮的外端连接;当中标杆上的浮子受到水位上升的浮力作用沿管壁上的螺旋状滑道旋转上升一段时也会带动管腔内的滑条旋转上升同样的角度和距离,与滑条的隔空端搭连的芯杆在滑条的旋转带动作用下会同步同角度的绕转并进而带动其顶端的伞齿轮组旋转,从而带动软轴的芯线内端也旋转,在边标杆内的软轴的芯线的外端会同步的带动边标杆内的芯杆作同样的旋转运动,滑标上的滑条就会在芯杆的旋转运动及滑道的螺旋状结构作用下带动滑标随之同步上升同样的距离,当浮子随水位下降时,前述的各组件又会反向的随动从而带动滑标作同样距离的下降,如此就能够将河道最深处的水位高度变化准确实时的标示在河岸边的边标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不受距离较远的影响,能够将河流湖泊中心最深处的水位标高情况清晰明了的展示在河岸边,让人们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轻易不会涉水以防止溺水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的整体状态的视图(横断面,水位较浅时,另含中标杆、边标杆的放大视图)。

图2是边标杆及其连接部件组合细节的半剖放大视图(含滑标、边标杆等的横断面放大视图)。

图3是中标杆及其连接部件组合细节的半剖放大视图(含浮子、中标杆等的横断面放大视图)。

图4是水位较高时的整体横断面的视图。

各图中,1为河床,2为边标杆,3为滑标,4为软轴,5为中标杆,6为浮子,7为滑道,8为上挡板,9为芯杆,10为滑条,11为伞齿轮,12为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举例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河道河床1的中间(中心)固定装置着带浮子6的中标杆5,在河道两边河岸上固定装置着带滑标3的边标杆2,中标杆、边标杆之间通过软轴4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所述中标杆5、边标杆2皆为圆管状,在其管壁上均开有相对分布的螺旋状环绕向上同样多圈的两道同样的滑道7,即中标杆、边标杆上的螺旋状滑道的绕向绕圈都相同,在其管壁外则各环套有一圆环状的轻质发泡物即浮子6、滑标3,浮子、滑标所选的轻质发泡物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它重量小不透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能够满足本设计的需要,浮子、滑标通过其圆环内壁上呈直径状连接的中间带隔空的滑条10穿过管壁上的滑道伸入中标杆、边标杆的管腔内,如图1、图2、图3所示,当浮子6、滑标3沿中标杆、边标杆的管壁上下滑移并旋转时其上直径状连接的中间带隔空的滑条10也会同样顺着螺旋状环绕的滑道上下滑动并旋转;在中标杆5的上端附近及边标杆2下端附近的管腔内壁上各设置有一上挡板8、下挡板12,从上挡板8的中心向下、从下挡板12的中心向上都活动的连接有一圆柱状的芯杆9,芯杆9在轴向上都不能移动而在圆周方向上可以灵活的转动,芯杆在相对的壁面上开有两道直通上下的沟槽,前述的滑条10的隔空端皆没入芯杆9上的沟槽内搭连,在中标杆5的上端、处于上挡板8上方的管壁上装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伞齿轮及与此二伞齿轮相齿合的处于下方中间的一个伞齿轮11,下方的伞齿轮11与上挡板8上方的芯杆向上的延长段固接装置,当前述的滑条10随浮子或滑标作上下滑移旋转的复合运动时,滑条也会在芯杆的沟槽内上下滑动并在上下滑动的同时促使与其搭连的芯杆9也作同样角度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伞齿轮组相配合的作齿合旋转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软轴4为一种由多根一定粗度的钢丝同心螺旋密绕而成为芯线再外覆一圈包皮管而成的长圆形条状物,它在轴向上可以作较大角度的折屈变向而又可以在圆周方向上传递较大的扭力力矩,即它可以弯曲的传递一端的旋转扭力到另一端,软轴4的外端穿过边标杆2的下端管壁进入管腔内的下挡板12下再将其芯线向上穿进芯杆9的下端连接,软轴4的内端则横穿河床到中标杆5的下端再顺管壁上的螺旋状滑道绕向紧贴外管壁向上到中标杆的上端后再将其芯线与装置在管壁上的伞齿轮的外端连接,如图3所示;当中标杆5上的浮子6受到水位上升的浮力作用沿管壁上的螺旋状滑道旋转上升一定角度一段距离时也会带动管腔内的滑条旋转上升同样的角度和距离,与滑条的隔空端搭连的芯杆在滑条的旋转带动作用下会同步同角度的绕转并进而带动其顶端的伞齿轮组旋转,从而带动软轴的芯线内端也旋转,在边标杆内的软轴的芯线的外端则会同步的带动边标杆内的芯杆作同样的旋转运动,滑标3上的滑条10就会在芯杆9的旋转运动及滑道的螺旋结构作用下带动滑标随之同步绕螺旋状滑道上升同样的距离,就能准确且同步的标示出了水位的升高变化情况,如图2、图4所示,由于河道的左右两边河岸都是易发生溺水的区域,所以,最好以河道的中心线为中间点左右河岸上都对称的设置一组一对边标杆,每段河段设置上述标杆系统一组,安全效果会更好,当浮子随水位下降时(为确保浮子的下降最好加装上一定的配重物),前述的各组件又会反向的随动从而带动滑标作同样距离的下降,如此就能够将河道最深处的水位高度准确实时的标示在河岸边的边标杆上,它可以不受距离较远的影响,能够将河流湖泊中心最深处的水位标高情况清晰明了实时的展示在河岸边以增强警示作用和效果,让人们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如图4所示,轻易不会涉水以防止溺水情况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