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98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雾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在盐雾试验箱进行盐雾试验过程中,盐雾沉降率是每12个小时通过人为计时、读取、均差计算来实现,并且完成后要将量筒放空并重新计时,过程冗长、易出错,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且长时间的盐雾试验,容易发生遗漏,缺少对盐雾沉降率的有效监控,缺乏对盐雾试验有效性的控制,无法保证试验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包括盐雾箱,所述盐雾箱一端设有接收器,接收器下方设有计量容器,计量容器与接收器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接,计量容器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计量容器底部设有排空阀,排空阀上连接有工控机,液位传感器与工控机相连接,工控机上连接有显示器,工控机上连接有计时器。

优选的,所述接收器由聚四氟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计量容器由聚四氟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由合成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接收器的面积为80cm2

优选的,所述计量容器的容量为100ml。

优选的,所述接收器接收从盐雾箱内沉降下来的盐溶液,接收器中的盐溶液通过连接管道进入计量容器,计量容器中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液位,并将数据反馈至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液位信息和计时器的时间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形成盐雾沉降率的实时曲线并通过显示器表达;当液位传感器升至98ml时反馈信号至工控机,工控机控制排空阀排空计量容器中的盐溶液,当液位传感器回归至0时,关闭排空阀,实现盐雾沉降率的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盐溶液的液位,并与计时器同步,通过工控机进行计算并绘制沉降率曲线,达到实时、精确监测盐雾沉降率的目的,实现盐雾沉降率的实时监控,精准、时效性高;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且节约人力成本;本发明的接收器和计量容器由聚四氟材料制成,连通管道由合成橡胶制成,其强度高,不被盐腐蚀,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计量容器在溶液积满后,排水阀打开自动排空溶液,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控机;2、计时器;3、计量容器;4、液位传感器;5、接收器;6、连接管道;7、排空阀;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上安装有盐雾箱,盐雾箱的左端或右端安装有接收器5,接收器5的下方安装有计量容器3,计量容器3与接收器5通过连接管道6相连接,计量容器3的右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4,计量容器3底部安装有排空阀7,排空阀7上连接有工控机1,液位传感器4与工控机1相连接,工控机1上连接有显示器8,且工控机1上连接有计时器2。接收器5是由聚四氟材料制成,具有抗氧化性,耐腐蚀的特点,接收器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计量容器3是由聚四氟材料制成,具有抗氧化性,耐腐蚀的特点,计量容器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连接管道6是由合成橡胶制成,具有耐高温、耐磨和耐腐蚀的性能,使用寿命长。接收器5的面积为80cm2;计量容器3的容量为100ml,符合国家标准。

工作时,接收器5接收从盐雾箱内沉降下来的盐溶液,接收器5中的盐溶液通过连接管道6进入计量容器3,计量容器3中的液位传感器4实时监测液位,并将数据反馈至工控机1,工控机1根据液位信息和计时器2的时间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形成盐雾沉降率的实时曲线并通过显示器8表达;当液位传感器4升至98ml时反馈信号至工控机1,工控机1控制排空阀7排空计量容器3中的盐溶液,当液位传感器4回归至0时,关闭排空阀7,实现盐雾沉降率的实时监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盐雾沉降率实时自动监控装置,涉及盐雾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盐雾箱,盐雾箱一端设有接收器,接收器下方设有计量容器,计量容器与接收器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接,计量容器一侧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计量容器底部设有排空阀,排空阀上连接有工控机,液位传感器与工控机相连接,工控机上连接有显示器,工控机上连接有计时器。本发明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盐溶液的液位,并与计时器同步,通过工控机进行计算并绘制沉降率曲线,达到实时、精确监测盐雾沉降率的目的,实现盐雾沉降率的实时监控,精准、时效性高;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且节约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龚武;谢鹏;程大华;侯卫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