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55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对汽车雷达的需求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从国家这一层次看,车辆事故带来的死伤和财产损失的统计数据,以及技术辅助手段可以预防部分事故的估计数据,促进了机动车雷达的发展。这些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与不断下滑的机动车雷达的成本之间的成本收益比,充分说明它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来说,雷达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另一大特色,它是潜在的收入来源和竞争优势。而且法规部门和公共部门也有可能要求更安全的汽车。从汽车所有者的角度而言,汽车雷达作为一个安全装置,方便而且不是很昂贵,这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它还具有更实际的重要性,即它可以承担一些需要注意力、判断力和技术性的工作,从而降低驾驶的强度,减少驾驶员的负担,汽车安全越来越被各大汽车主机厂所关注,消费者也从使用汽车的便捷性向更注重汽车安全性方面改变着,因此,作为汽车安全技术之一的毫米波雷达技术正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汽车结构件的改变涉及到模具、工艺流程等的改变,不仅成本巨大,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因此,在原有汽车车身构件的基础上,加装毫米波雷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没有合适的雷达支撑机构,就要直接更改原车身结构,这会给汽车厂商带来巨大的压力。

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雷达装置,其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在倒车时,如果有人在吹口哨,摇晃钥匙串,或车后有人打开氙气大灯都会造成误报警和检测不准确。另外,雷达本身的局限性有盲区,无法检测到小于波长的物体,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雷达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雷达装置,其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同频干扰,在倒车时,如果有人在吹口哨,摇晃钥匙串,或车后有人打开氙气大灯都会造成误报警和检测不准确。另外,雷达本身的局限性有盲区,无法检测到小于波长的物体,带来安全隐患。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雷达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包含雷达追踪模块,其中雷达追踪模块分为几个运行模块,所述雷达追踪模块内部设置有扫描传输元件,所述扫描传输元件上端设置有对策控制单元,所述对策控制单元上端设置有干扰判定单元,所述干扰判定单元上端设置有干扰检测单元,所述雷达追踪模块下端设置有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在停止了来自雷达本体的雷达发送信号的发送的干扰测定区间中,接收从其他雷达装置发送的雷达发送信号,所述接收单元一侧设置有码生成单元,所述码生成单元一侧设置有调制单元,所述调制单元下端设置有限滤波模块,通过限滤波模块的设置限定了不需要的声波源,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程度,保证检测的稳定性,所述限滤波模块一侧设置有指令模块,所述定位杆下端设置有雷达本体,所述雷达本体内部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一侧设置有高频电路构造元件,所述雷达本体表面设置有暗槽口,所述暗槽口下端设置有屏蔽体,所述屏蔽体下端设置有金属条,所述雷达本体包含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二壳体部件限定容纳空间,该第一壳体部件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上并且构成至少容纳空间的遮盖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表面均匀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下端均匀设置有螺丝钉,所述控制回路板表面设置有载波晶体,所述载波晶体表面呈交错式不规则排列,其内部载波量维持在-以上,所述载波晶体内部设置有接收天线器件,所述接收天线器件一侧设置有电路载体,所述电路载体下端设置有回路槽。

优选的,所述螺栓孔共有八个,其中四个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表面,另外四个均匀设置在第二壳体部件,且通过相同等数螺丝钉固定连接,所述螺丝钉表面呈螺纹状,且直径小于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干扰检测单元进行数字信号离散样本和规定的系数序列之间的相关运算,将产生的数字信号频率分量作为干扰信号分量检测。

优选的,所述电路载体在装配理论位置中对第二壳体部件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接受雷达射束的接收天线器件和至少一个追踪定位的雷达追踪模块。

优选的,所述屏蔽体通过第一壳体部件与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构造,使得屏蔽体能够包围电子的高频电路构造元件和其他元件。

优选的,所述干扰判定单元在干扰测定区间中比较测定到的干扰信号分量和规定的判断电平以下时,判定无干扰分量,干扰信号分量超过判定电平以上,判定有干扰分量。

优选的,所述控制回路板与定位杆相互串联,所述控制回路板与接收天线器件相互串联,所述载波晶体与电路载体相互串联。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雷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雷达装置,通过控制回路板a26表面设置有载波晶体a27,载波晶体a27表面呈交错式不规则排列,其内部载波量维持在1000-1500以上,将所检测的对象由雷达追踪模块a08追踪自测,使得信息内容得到缓冲,利于存储。

2、该雷达装置,通过从定位杆a01经由限滤波模块a13发送雷达波的情况下,直接、透过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与在被第二壳体部件a23多重反射后透过该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具有第一壁体内的雷达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的整数倍的路线差,相位偏移二分之一波长。因此,以两个发送波相互抵消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限滤波模块a13的设置限定了不需要的声波源,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程度,保证检测的稳定性。

3、该雷达装置,通过设置了干扰检测单元a14与干扰判定单元a15判定无干扰分量,干扰信号分量超过判定电平以上,判定有干扰分量,在干扰检测工作状态时检测回波信号的噪声功率,或者检测虚假目标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在存在干扰信号时,可以对其作出应对措施,大大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

4、该雷达装置,通过设置了容纳空间a21,其第一壳体部件a19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a23上并且构成至少容纳空间a21的遮盖部,不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容纳空间a21可以容纳雷达监测的数据,进行下次分析检测存在的小于波长的物体,降低了安全隐患。

5、该雷达装置,通过扫描传输元件a17上端设置有对策控制单元a16在倒车时,如果有人在吹口哨,摇晃钥匙串,或车后有人打开氙气大灯都会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怕误报警和检测不准确,其对策控制单元a16运行分解原因进行纠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雷达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杆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雷达追踪模块内部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子雷达装置剖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a01定位杆、a02雷达本体、a03暗槽口、a04屏蔽体、a05金属条、a06定位器、a07高频电路构造元件、a08雷达追踪模块、a09调制单元、a10码生成单元、a11接收单元、a12指令模块、a13限滤波模块、a14干扰检测单元、a15干扰判定单元、a16对策控制单元、a17扫描传输元件、a18螺栓孔、a19第一壳体部件、a20螺丝钉、a21容纳空间、a22回路槽、a23第二壳体部件、a24接收天线器件、a25电路载体、a26控制回路板、a27载波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雷达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定位杆(a01),定位杆(a01)包含雷达追踪模块(a08),其中雷达追踪模块(a08)分为几个运行模块,雷达追踪模块(a08)内部设置有扫描传输元件(a17),扫描传输元件(a17)上端设置有对策控制单元(a16),对策控制单元(a16)上端设置有干扰判定单元(a15),干扰判定单元(a15)上端设置有干扰检测单元(a14),雷达追踪模块(a08)下端设置有接收单元(a11),接收单元(a11)在停止了来自雷达本体(a02)的雷达发送信号的发送的干扰测定区间中,接收从其他雷达装置发送的雷达发送信号,接收单元(a11)一侧设置有码生成单元(a10),码生成单元(a10)一侧设置有调制单元(a09),调制单元(a09)下端设置有限滤波模块(a13),通过限滤波模块(a13)的设置限定了不需要的声波源,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程度,保证检测的稳定性,限滤波模块(a13)一侧设置有指令模块(a12),定位杆(a01)下端设置有雷达本体(a02),雷达本体(a02)内部设置有定位器(a06),定位器(a06)一侧设置有高频电路构造元件(a07),雷达本体(a02)表面设置有暗槽口(a03),暗槽口(a03)下端设置有屏蔽体(a04),屏蔽体(a04)下端设置有金属条(a05),雷达本体(a02)包含第一壳体部件(a19)与第二壳体部件(a23),该第二壳体部件(a23)限定容纳空间(a21),该第一壳体部件(a19)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a23)上并且构成至少容纳空间(a21)的遮盖部,第一壳体部件(a19)表面均匀设置有螺栓孔(a18),第一壳体部件(a19)下端均匀设置有螺丝钉(a20),控制回路板(a26)表面设置有载波晶体(a27),载波晶体(a27)表面呈交错式不规则排列,其内部载波量维持在1000-1500以上,载波晶体(a27)内部设置有接收天线器件(a24),接收天线器件(a24)一侧设置有电路载体(a25),电路载体(a25)下端设置有回路槽(a22);螺栓孔(18)共有八个,其中四个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a19)表面,另外四个均匀设置在第二壳体部件(a23),且通过相同等数螺丝钉(a20)固定连接,螺丝钉(a20)表面呈螺纹状,且直径小于螺栓孔(a18);干扰检测单元(a14)进行数字信号离散样本和规定的系数序列之间的相关运算,将产生的数字信号频率分量作为干扰信号分量检测;电路载体(a25)在装配理论位置中对第二壳体部件(a23)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接受雷达射束的接收天线器件(a24)和至少一个追踪定位的雷达追踪模块(a08);屏蔽体(a04)通过第一壳体部件(a19)与第二壳体部件(a23)之间构造,使得屏蔽体(a04)能够包围电子的高频电路构造元件(a07)和其他元件;干扰判定单元(a15)在干扰测定区间中比较测定到的干扰信号分量和规定的判断电平以下时,判定无干扰分量,干扰信号分量超过判定电平以上,判定有干扰分量;控制回路板(a26)与定位杆(a01)相互串联,控制回路板(a26)与接收天线器件(a24)相互串联,载波晶体(a27)与电路载体(a25)相互串联。

具体原理:使用时,通过控制回路板(a26)表面设置有载波晶体(a27),载波晶体(a27)表面呈交错式不规则排列,其内部载波量维持在1000-1500以上,将所检测的对象由雷达追踪模块(a08)追踪自测,其中雷达追踪模块(a08)分为几个运行模块,可以随时掌握不同的对象信息传输到扫描传输元件(a17)进行扫描下载,再由定位器(a06)传输给汽车驾驶人,在从定位杆(a01)经由限滤波模块(a13)发送雷达波的情况下,直接、透过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与在被第二壳体部件(a23)多重反射后透过该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具有雷达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的整数倍的路线差,相位偏移二分之一波长。因此,以两个发送波相互抵消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限滤波模块(a13)的设置限定了不需要的声波源,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程度,保证检测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回路板(a26)使该雷达装置工作在正常工作与干扰检测工作状态。而干扰检测单元(a14)进行数字信号离散样本和规定的系数序列之间的相关运算,将产生的数字信号频率分量作为干扰信号分量检测,干扰判定单元(a15)在干扰测定区间中比较测定到的干扰信号分量和规定的判断电平以下时,判定无干扰分量,干扰信号分量超过判定电平以上,判定有干扰分量,在干扰检测工作状态时检测回波信号的噪声功率,或者检测虚假目标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在存在干扰信号时,通过指令模块(a12)发出的指令由调制单元(a09)调制方式,避免雷达装置之间发生干扰,具有较好的目标检测能力。

综上所述,该雷达装置,通过控制回路板(a26)表面设置有载波晶体(a27),载波晶体(a27)表面呈交错式不规则排列,其内部载波量维持在1000-1500以上,将所检测的对象由雷达追踪模块(a08)追踪自测,使得信息内容得到缓冲,利于存储。

其次,通过从定位杆(a01)经由限滤波模块(a13)发送雷达波的情况下,直接、透过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与在被第二壳体部件(a23)多重反射后透过该第一壳体部件(a19)的发送波具有第一壁体内的雷达波的波长的二分之一的整数倍的路线差,相位偏移二分之一波长。因此,以两个发送波相互抵消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限滤波模块(a13)的设置限定了不需要的声波源,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程度,保证检测的稳定性。

并且,通过设置了干扰检测单元(a14)与干扰判定单元(a15)判定无干扰分量,干扰信号分量超过判定电平以上,判定有干扰分量,在干扰检测工作状态时检测回波信号的噪声功率,或者检测虚假目标确定是否存在干扰信号,在存在干扰信号时,可以对其作出应对措施,大大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

并且,通过设置了容纳空间(a21),其第一壳体部件(a19)安装在第二壳体部件(a23)上并且构成至少容纳空间(a21)的遮盖部,不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容纳空间(a21)可以容纳雷达监测的数据,进行下次分析检测存在的小于波长的物体,降低了安全隐患。

并且,通过扫描传输元件(a17)上端设置有对策控制单元(a16)在倒车时,如果有人在吹口哨,摇晃钥匙串,或车后有人打开氙气大灯都会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怕误报警和检测不准确,其对策控制单元(a16)运行分解原因进行纠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