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探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733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探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探针结构。



背景技术:

测试探针是应用于电子测试中一种测试连接电子元件,传统的测试探针主要是探测信号或是微电流。

传统探针的电流针都是一体型材料,但是为追求导电性良好,材料自身的硬度、耐磨性就不会很强;硬度、耐磨性好的材料,导电性能就会偏弱很多,难两全其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探针结构,探针头与中轴分体设计,采用不同的材料性质,并通过锁紧件连接,保证电流传输可靠稳定的同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达到两全其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探针结构,包括探针头和中轴,探针头和中轴分体设计,并通过锁紧件将两者固定,探针头内部内有两道探针槽,其前端表面为探针齿面,中轴内部与探针槽对应的设有两道通道槽,中轴前端设有承接台用于固定锁紧件。

进一步地,探针头与中轴的连接可以通过锁紧件与探针头螺纹连接,具体的,探针头圆周外侧设有外螺纹,其后端表面为光滑面或是齿面,锁紧件圆周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旋和。

进一步地,探针头与中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锁紧件与探针头卡合连接,且为弹性件卡合连接,具体的,探针头上与探针槽连线垂直方向对称设有两道定位槽,中轴前端与定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前端凸出的定位块,探针头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卡簧槽,其后端表面是齿面,锁紧件圆周内侧设有第二卡簧槽,第一卡簧槽与第二卡簧槽结合锁紧卡簧。

进一步地,卡簧为带有开口的环形弹簧。

进一步地,探针头前端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辅助平面,锁紧件外侧设有第二安装辅助平面,中轴外侧设有第三安装辅助平面,三处辅助平面能够在分体设计的探针头与中轴连接时起到很好的受力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探针头采用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导电性弱的材料制成,中轴采用高导电性、低硬度和低耐磨性的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将原本一体式的探针结构改成探针头与中轴的分体结构,且两者采用不同的材料性质,并通过锁紧件连接,保证电流传输可靠稳定的同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且在探针头与中轴的连接方式上,采用螺纹连接和卡簧连接,同时探针头的后端还设有齿面,能有效保证并提高电流的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轴与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探针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探针头;2、中轴;3、锁紧件;4、卡簧;11、探针槽;12、探针齿面;13、定位槽;14、第一卡簧槽;15、第一安装辅助平面;21、通道槽;22、承接台;23、第三安装辅助平面;24、定位块;31、第二卡簧槽;32、第二安装辅助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复合探针结构,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复合探针结构,包括探针头1和中轴2,探针头1和中轴2分体设计,并通过锁紧件3将两者固定,具体参照附图2,探针头与中轴的连接通过锁紧件与探针头螺纹连接。

具体的,探针头1圆周外侧设有外螺纹,其后端表面为光滑面或是齿面,光滑面在电流的传输过程中,利用探针头1和中轴2的接触传电,同时锁紧件3为导电金属件,也具有传输电流的功能,而锁紧件3圆周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探针头1外螺纹旋和,在旋紧的状态下,因为中轴2前端设置的承接台22,故探针头1与中轴2锁紧固定。

探针头1内部内有两道探针槽11,其前端表面为探针齿面12,中轴2内部与探针槽11对应的设有两道通道槽21,探针槽11与通道槽21在同一对应位置设置,是的探针结构内部预留出放置电压探针的结构槽位,同时,该两道槽体还是分体式探针结构安装的定位装置,确保分体式结构连接的准确。

继续参照附图1和附图2,探针头,1前端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辅助平面15,锁紧件3外侧设有第二安装辅助平面32,中轴2外侧设有第三安装辅助平面23,三处辅助平面能够在分体设计的探针头与中轴连接时起到很好的受力固定效果。

在安装过程中,为保证探针头1和中轴2的同心度,用定位针插入探针槽11和通道槽21内,随后,锁紧件3从中轴2后端套入,其内螺纹与探针头1上的外螺纹旋和,而在达到完全旋紧状态时,锁紧件3内侧抵住承接台,完成探针头1与中轴2的锁定。

优选的,探针头1采用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导电性弱的材料制成,中轴2采用高导电性、低硬度和低耐磨性的材料制成,两者通过机械方式连接,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锁紧件3与探针头1的连接方式改进,具体参照附图3~5,探针头与中轴的连接还通过锁紧件与探针头卡合连接,且为弹性件卡合连接,参照附图5,探针头1上与探针槽11连线垂直方向对称设有两道定位槽13,探针头1圆周外侧设有第一卡簧槽14,其后端表面是齿面,齿面能够保证电流传输。

继续参照附图4,中轴2前端与定位槽1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向前端凸出的定位块24,锁紧件3圆周内侧设有第二卡簧槽31。

第一卡簧槽14与第二卡簧槽31结合锁紧卡簧4,卡簧4在探针头1与锁紧件3未结合时具体套设在第一卡簧槽14上。

安装过程中,通过定位块24与定位槽13的结合,确定探针头1与中轴2的位置,锁紧件3从中轴2后端套入,而探针头1从前端进入锁紧件内侧,此时卡簧4处于弹性压缩状态,而抵达第二卡簧槽31位置时,卡簧4弹起,完全被第一卡簧槽14与第二卡簧槽31包裹,完成探针头1与锁紧件3的固定,此时锁紧件3内侧抵住承接台,完成探针头1与中轴2的锁定,而锁紧件3内侧抵住承接台,完成探针头1与中轴2的锁定。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块24与定位槽13的结合,还能防止探针头1在锁紧件3内旋转,保证结构使用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探针结构,包括探针头和中轴,探针头和中轴分体设计,并通过锁紧件将两者固定,探针头内部内有两道探针槽,其前端表面为探针齿面,中轴内部与探针槽对应的设有两道通道槽,中轴前端设有承接台用于固定锁紧件。本发明探针头与中轴分体设计,采用不同的材料性质,并通过锁紧件连接,保证电流传输可靠稳定的同时,能够延长使用寿命,达到两全其美。

技术研发人员:孙炳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康信达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5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