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824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源的监控单元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业交换、传输、数据、无线市话、卫星通信等,对通信供电的质量、种类、稳定性、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影响面积较小,是局部性的。但是如果电源系统发生供电中断故障,则影响巨大,例如,在供电枢纽中电源系统中断,整个城市全部通信终端;例如,在通信设备中电源系统终端,信就会导致数据信息的丢失,通信长时间中断。各种通信设备都有要求电源电压稳定,不允许超过容许的变化范围,尤其是计算机控制的通信设备,数字电路工作速度高,频带宽,对电压波动、杂音电压、瞬变电压等非常敏感。所以,供电系统必须有很高的稳定性。

而目前机箱模块化的通信设备的电源,它的电源备份方式是n:1的负载均衡式的保护,保护方式单一,且通常机房提供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两路输入,现场一般不希望备用电源在正常状态下也为通信设备供电。但是传统的n:1的方式是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即所有电源都在工作,那么则会造成所有的电源都在耗电,同时断电后发生丢失数据信息的现象,在主用电源断电后无法做到备用模块无缝切换的缺陷。

因而,提供一种电源监控单元全面可靠性调测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组合用通信电源的监控单元工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全面检测才能投入使用,监控单元工作的可靠性检测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针对组合用通信电源的监控单元工作的可靠性进行监测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调测上电前准备:

安装监控单元,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监控单元的各个接口,装上电池熔芯;

安全检查,测量正、负排间电阻值,正极对地电阻,负极对地电阻,交流两相之间的电阻,相线对中线电阻,各相对地电阻,以及监控单元机壳对地电阻为正确电阻值范围之内;

第二步:连线:

电池连接:将模拟电池整流模块正极与电源系统正极连接,负极连接到电源系统负排;

负载连接:将直流负载的正极与电源系统正极连接,负极连接到电源系统的第一电池熔断器上端;

交流输入连接:将调压器的输出三相以及地线和零线分别连接到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开关以及地线排和零线排上;

监控后台连接:用rs485-rs232通信线将电脑rs232与监控单元rs485通信口连接;

第三步:工作状态检查:

闭合模拟电池的交流输入开关,将模拟电池的输出电压调整到正确电压值,闭合模拟电池直流输出开关,监控单元上电工作;检查下电板、电量板通信是否在绿灯闪烁的正常状态下,直流防雷板是否在3个绿灯点亮;

第四步:参数调整:

在电脑上运行监控后台程序,在设备信息设置当前时间,在公共参数点击获取,设置直流配电参数,将电池分流器系数改为系统使用分流器参数;

第五步:电池电流校准:

第一电池电流在充电状态下调整,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极连接到电池的输出端,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

调整第一电池电流低点:断开直流负载,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第一电池电流的低点测量值和校准值,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第一电池电流是否为0;

调整第一电池电流高点:接入直流负载50a,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第一电池电流的高点测量值,测量值填入万用表测量的实际电流值和校准值,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第一电池电流是否与测量值一致;

第二电池电流在充电状态下调整,关闭模拟电池,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第二电池的输出端,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拔掉电量板上的rs485通信线,将配置的can转usb线,一端连接到电量板的can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usb接口,电脑上登陆后台程序,调整第二电池电流,分别校准高、低点电流,校准方法与校准第一电池电流相同,校准完毕后,将电量板上的rs485线重新接上,同时拔掉can转sb通信线,运行监控后台程序,调节不同的直流负载值,同时在直流配电菜单中观察第二电池电流是否准确;

第六步:负载电流校准:

第一用户负载电流校准:

关闭模拟电池,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第一用户一次下电公共排上,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拔掉电量板上的rs485通信线,将配置的can转usb线,一端连接到电量板的can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usb接口,电脑上登陆后台程序,调整ib1的高、低点电流值同实际测量值一致,高低点校准方法同校准第一电池电流的方法;

其它用户负载电流校准:

分别将直流负载的负极连接到其它用户分路一次下电的公共排上,对应调整每个用户分路的第二用户电流值、第三用户电流值、第四用户电流值的高、低电流值同实际测量值一致,高低点校准方法同校准第一电池电流;

第七步:系统电压校准:

在电脑上运行监控后台程序,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直流电压,测量值填入万用表测量系统主排的实际电压值,进行校准,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直流输出电压值是否与测量值一致。

第八步:多级下电测试:

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直流负载的负极连接到第一用户一次下电公共排上,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

压下电方式:后台程序点击下电板菜单,进入下电板设置页,进行电压方式下电。

进行第一用户负载一次下电,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设定值,系统下电后后台程序1路负载下电指示变为红色,监控单元有声、光告警指示,同时用手持万用表测试用户负载一次下电直流接触器线圈应为设定值,同时测量接触器后端输出电压为0v,确保下电正确,然后按以上方法依次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是三个电压等级,进行第二用户、第三用户、第四用户的一次下电测试,测试完毕后,关闭模拟电池输出,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设定值,重新合上模拟电池输出,

时间下电方式测试:后台程序点击下电板菜单,进入下电板设置页,将下电方式全部设置为时间方式下电,确保参数设置写入;同时设置下电时间,确保参数设置写入,接入负载,当电池显示放电电流大于2a,系统开始下电计时,到达设定的时间后,相应的负载进行下电。后台程序对应的负载下电指示变为红色,监控单元有声光告警指示,同时用手持万用表测试负载下电直流接触器线圈应有电压,确保下电正确,多级下电测试完毕,用后台程序将下电方式设置为电压下电,下电电压全部设置为设定值,确保参数设置写入。

第九步:负载熔丝告警测试:

确保电源系统中所有负载的熔断器和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断开直流负载的所有开关,将接在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极线缆取下,依次点击电源系统上负载熔断器与断路器的输出端,对应的分路告警灯点亮,监控单元显示负载熔丝告警,同时声、光告警。

第十步:二次下电测试:

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设定值,观察二次下电是否正确,下电后测量二次下电直流接触器线圈电压是否为设定值,监控单元应有声光告警。

第十一步:交流电压调整:

闭合交流输入开关,电脑上运行监控后台程序,在后台程序交流配电菜单下设置交流参数、设置交流欠压点、交流过压点、交流缺相值,调整系统交流检测板上电位器,用实际测量的电压值校准对应的a相、b相、c相电压显示值。

第十二步:整流模块调测:

依次开启所有的整流模块,电脑上运行监控后台程序,点击整流模块菜单观察整流模块信息是否正常,同时在监控单元翻看模块信息,检查监控单元按键是否正常,在分别断相,检查交流接线相序是否正常,增加直流负载至100a,检查系统整流模块均流是否在检测范围内。

第十三步:电池熔丝告警检测:

关闭系统,将模拟电池分别接在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的输入端,拔掉电池熔丝,开启模拟电池与系统整流模块,调整模拟电池电压与系统整流模块电压相差2v,后台程序与监控单元会显示电池熔丝断告警,显示告警则熔丝告警正常,拆掉外接线,锁紧所配置的整流模块。

本发明针对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各项参数,分别进行调测,整个调测方法全面可靠,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各项参数全面进行调测,解决了组合用通信电源的监控单元工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全面检测才能投入使用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位本发明的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系统接线图;

图中:1、模拟电池整流模块;2、直流负载;3、调压器;4、电脑rs232接口;5、监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的组合电源监控单元的调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上电前准备:

安装新监控(dkd05iis):按电路图连接好监控单元各种接口;装上电池熔芯。安全检查:测量正、负排间电阻值约60kω;正极对地电阻约1mω,负极对地电阻约1mω。交流两相之间电阻约86kω,相线对中线电阻43kω,各相对地电阻为∞,监控单元机壳对地电阻为0ω。

第二步:连线,参阅图1所示,

电池连接:将模拟电池整流模块1的正极与电源系统正极连接,负极连接到电源系统负排。

负载连接:将直流负载2的正极与电源系统正极连接,负极连接到电源系统的第一电池熔断器上端。

交流输入连接:将调压器3的输出三相以及地线和零线分别连接到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开关以及地线排和零线排上。

监控后台连接:用rs485-rs232通信线将电脑rs232接口4与监控单元5的rs485通信口连接。

第三步:工作状态检查:闭合模拟电池的交流输入开关,将模拟电池的输出电压调整到53v,然后闭合模拟电池直流输出开关,此时监控单元上电工作;检查下电板(lvd板)、电量板(dccb板)通信是否正常(绿灯闪烁表示工作正常);直流防雷板3个绿灯点亮;

第四步:参数调整:

在电脑上运行powerview监控后台程序,在公共菜单下的设备信息中设置当前时间,在公共参数点击获取当前时间。

进入直流配电菜单,点击参数—获取:将电池分流器系数改为系统使用分流器参数,如600a系统:电池分流器参数设置为400a75mv,电池分流器系数2设置为400a75mv。

第五步:

电池电流校准:

①第一电池电流校准

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电池电流只能在充电状态下调整)

调整第一电池电流低点:断开直流负载,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第一电池电流→low→测量值填入0→点击校准。然后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第一电池电流是否为0。

调整第一电池电流高点:接入直流负载50a,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第一电池电流→high→测量值填入万用表测量的实际电流值→点击校准。然后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第一电池电流是否与测量值一致。

第二电池电流校准

关闭模拟电池,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第二电池的输出端,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电池电流只能在充电状态下调整)。拔掉电量板(dccb板)上的rs485通信线,将配置的can转usb线,一端连接到dccb的can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usb接口;

调整ib5(第二电池电流),分别校准高、低点电流(校准方法同校准第一电池电流)。校准完毕后,将dccb板上的rs485线重新接上,同时拔掉can转usb通信线。运行powerview监控后台程序,调节不同的直流负载值,同时在直流配电菜单中观察第二电池电流是否准确。

第六步:负载电流校准:

用户一负载电流校准:

关闭模拟电池,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用户一一次下电公共排上,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拔掉电量板(dccb板)上的rs485通信线,将配置的can转usb线,一端连接到dccb的can接口,另一端连接到电脑usb接口。

电脑上登陆ammetermonitor后台程序,调整ib1的高、低点电流值同实际测量值一致(高低点校准方法同校准第一电池电流)。其它用户负载电流校准:

分别将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其它用户分路一次下电的公共排上,对应调整每个用户分路的电流值ib2(用户二)、ib3(用户三)、ib4(用户四)的高、低电流值同实际测量值一致(高低点校准方法同校准第一电池电流)。

第七步:系统电压校准:

在电脑上运行powerview监控后台程序,在公共菜单下输入用户密码:3333。在后台程序公共菜单下→调测参数选择直流电压→测量值填入万用表测量系统主排的实际电压值→点击校准。然后在直流配电菜单下观察直流输出电压值是否与测量值一致。

第八步:多级下电测试

将模拟电池的负极连接到第一电池的输出端,直流负载的负连接到用户一一次下电公共排上,模拟电池与直流负载的正极连接到系统的正排上。

电压下电方式:后台程序点击下电板菜单,进入下电板设置页,进行电压方式下电。

进行用户一负载一次下电,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46.5v。系统下电后后台程序1路负载下电指示变为红色,监控单元有声、光告警指示,同时用手持万用表测试用户负载一次下电直流接触器线圈应有电压46.5v,同时测量接触器后端输出电压为0v,确保下电正确。然后按以上方法依次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45.5v、44.5v、43.7v,进行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的一次下电测试。测试完毕后,关闭模拟电池输出,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52v,重新合上模拟电池输出。

时间下电方式测试:后台程序点击下电板菜单,进入下电板设置页,将下电方式全部设置为时间方式下电,点击设置,然后点击query确保参数设置写入;同时设置下电时间,点击设置,然后点击query确保参数设置写入。

然后按以上方法依次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45.5v、44.5v、43.7v,进行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的一次下电测试。测试完毕后,关闭模拟电池输出,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52v,重新合上模拟电池输出。

时间下电方式测试:后台程序点击下电板菜单,进入下电板设置页,将下电方式全部设置为时间方式下电,点击设置,然后点击query确保参数设置写入;同时设置下电时间,点击设置,然后点击query确保参数设置写入。

第九步:负载熔丝告警测试:

确保电源系统中所有负载的熔断器和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然后断开直流负载的所有开关,将接在系统负排上直流负载的负极线缆取下,依次点击电源系统上负载熔断器与断路器的输出端,对应的分路告警灯点亮,监控单元显示负载熔丝告警,同时声、光告警。

第十步:二次下电测试:

将模拟电池电压调整为42v,观察二次下电是否正确,下电后测量二次下电直流接触器线圈电压是否为42v,监控单元应有声光告警。

第十一步:交流电压调整:

闭合交流输入开关,电脑上运行powerview监控后台程序,在后台程序交流配电菜单下→交流参数→设置如图交流欠压点、交流过压点、交流缺相值。

调整系统交流检测板上rp1、rp2、rp3电位器,用实际测量的电压值校准对应的a相、b相、c相电压显示值。

第十二步:整流模块调测:

依次开启所有的整流模块,电脑上运行powerview监控后台程序,点击整流模块菜单观察整流模块信息是否正常,同时在监控单元翻看模块信息,检查监控单元按键是否正常。在分别断相,检查交流接线相序是否正常。增加直流负载至100a,检查系统整流模块均流是否在检测范围内(≤±5%)。

第十三步:电池熔丝告警检测:

关闭系统,将模拟电池分别接在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输入端,拔掉电池熔丝。开启模拟电池与系统整流模块。调整模拟电池电压与系统整流模块电压相差2v。后台程序与监控单元会显示电池熔丝断告警。

检测完毕,系统一切正常,拆掉所有的外接线,锁紧所配置的整流模块,设备进入收尾阶段。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