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米的染色体组鉴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23421发布日期:2018-06-08 03:4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色米的染色体组鉴定 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米的营养米分为普通白米(糙米和精米)和特种米(包括 有色米和香米)。普通白米的营养成分基本上一样,其主要成份是淀粉和 蛋白质、维生素等。

特种米比较适合产妇、老人、儿童食用,可以有效地补充营养。其中, 有色米以黑米、紫米多见一些,也有少量的红米出产。它们比一般的白米 营养价值要高一些,蛋白质含量要高30%,脂肪酸和维生素的含量也要高 一些,更重要的是富含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这些米类产量比较小, 因而“身价”不菲,往往一斤可以卖到10多元甚至几十元。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培育出许多特异的有色米品种,如紫 米、黑米、红米等。紫米、黑米:紫米、黑米因色素在果皮层的浓厚深积 为紫、黑色而得名,是一种特殊的变异类型。米质多为黑糯或紫糯,米粒 表皮黑色、紫色或褐色,胚乳为白色。紫米和黑米的营养成份优于籼、粳 米和普通糯米。由于在米皮层的营养成份高于胚乳,故黑米、紫米一般以 糙米进食。黑米和紫米质地细密,熬出的粥晶莹透亮黝黑,民间常作为产 妇,老人,儿童和体虚者的天然营养滋补品。黑米和紫米含硒元素还具有 药用价值。

有色米(黑米、紫米、红米等)的营养价值比普通大米高。有色米富 含蛋白质、赖氨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铁、锌、铜、 锰、钼、硒、镁、钙、磷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B6、B12、D、 E和烟酸,花青素、叶绿素及黄酮类和强心苷等药用成分,尤其是含有一 般大米缺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色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米。

有色米中含有强心苷、生物碱、植物甾醇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 促进机体代谢、抗衰老等医疗保健功能。有色米可治疗营养不良水肿、贫 血、肝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等。有色米及有色米酒可以防治 慢性肾炎、风湿及胃病等,对老年人缩尿有明显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提升有色米营养价值的 方法及其产品,在有色米富含基本营养的前提下,通过本发明方法进一步 提升其营养价值,提高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等,使之比之前的营养价 值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色米的染色体组鉴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取材;

B.预处理;

C.前低渗;

D.固定;

E.酶解;

F.后低渗;

G.二次固定;

H.制片;

G.染色体观察。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取材:上午9点到10点,在水稻田中剪取 生长旺盛的根尖0.5-1cm,用清水洗净。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把洗净的根尖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然后在4℃冰箱放置24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0.05%-0.2%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 2.5~3.5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0.002-0.004的8-羟基喹啉处理根 尖低温4℃处理3.5~4.5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饱和α-溴萘预处理根尖2.5~3.5 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C.前低渗:将经过预处理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 1次或多次。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D.固定:把预处理好的根尖放入新鲜的固定液 (甲醇:冰乙酸=3∶1)中,然后放4℃冰箱保存。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F.后低渗:用无菌水把根尖上的酶解液冲洗干 净。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G.二次固定:把根尖放进固定液中再固定10~20 分钟。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本发明提升有色米营养价值的方法及其产 品,在有色米富含基本营养的前提下,通过本发明方法进一步提升其营养 价值,提高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等,使之比之前的营养价值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 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 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和催化剂均通过商业途径购 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提升有色米营养价值的方法,通 过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提高其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步骤:

1、选取株型好、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红米、黑米作为实验 材料,每个颜色的品种分别选取5个;

2、有色米染色体加倍过程:

(1)将红米和黑米水稻材料种子去壳,挑选胚完整、大小均一的用 于接种;

(2)将种子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消毒:无菌水清洗3-5次,75%的乙醇 消毒1.5min,之后用17%-20%次氯酸钠消毒45min(时间可以适当调整), 再用无菌水清洗5次,每次3min。然后将水稻种子转移至无菌纸上,吸 干种子表面的水份并在超净工作台中彻底吹干,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上, 每个培养皿接种20-30粒种子;

(3)将接种有水稻种子的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光照培养,温度设置 为28℃,光周期为16h光照,8h黑暗,定期观察统计愈伤组织诱导情况; 10-15d左右时,将诱导出的结构疏松、颜色浅而透明的橙黄愈伤组织切下 来,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一个培养皿中放置15-20块,培 养条件同诱导培养;

(4)15d后,将继代出的愈伤组织进行第二次继代培养,继代时间 为7-10d。之后用灭菌的NB液体培养基+秋水仙素浸泡,500mg/L秋水仙 素,在70转/分摇床上浸泡48h。

(5)诱导后的材料从摇床上取出,在无菌环境下无菌钢网滤过,无 菌水冲洗三次,每次大于等于3min,置于无菌纸上吹干1h左右,再次接 种到继代培养基上恢复愈伤活性并淘汰褐化愈伤,7-10天时接到含有分化 培养基的培养瓶中,一个培养瓶中放置3-4块,将接有愈伤组织的分化培 养基置于光照箱中培养,光照时间16h,黑暗8h,温度设置为28℃;。

(6)将分化培养基中已长4-5cm的苗接到生根培养基上;一个培养 瓶中放置2-3颗苗;

(7)将接有苗的生根培养基置于光照箱中培养,光照时间16h,黑 暗8h,温度设置为28℃,定期观察统计苗的生长状况,待苗长根并且有 3叶一心时,进行炼苗、移栽到大田。

(8)多倍体有色米田间鉴定:根据同源四倍体主要农艺性状-籽粒变 大为指标进行3个世代或5个世代的单株筛选,由此选出同源多倍体水稻 群体。

(9)同源多倍体有色米新种质鉴定:以染色体组鉴定技术确定有色 米多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型(2n=4x=48)。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提升有色米营养价值的方法, 通过染色体加倍的手段提高其营养价值。

所述提升有色米营养价值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消毒;

(2)光照培养;

(3)继代培养;

(4)分化培养;

(5)生根培养;

(6)炼苗移栽;

(7)多倍体有色米田间鉴定。

所述步骤(1)种子消毒,优选进一步包括:无菌水清洗3-5次,75% 的乙醇消毒1~3min,之后用17%-20%次氯酸钠消毒40~50min,再用无菌 水清洗4~8次,每次1~5min;然后将水稻种子转移至无菌纸上,吸干种 子表面的水份并在超净工作台中彻底吹干,接种到愈伤诱导培养基上。

述步骤(2)光照培养,优选进一步包括:将接种有水稻种子的培养 皿置于恒温箱中光照培养,温度设置为28℃,光周期为16h光照,8h黑 暗,定期观察统计愈伤组织诱导情况;10-15d时,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切 下来,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培养条件同诱导培养。

所述步骤(3)继代培养,优选进一步包括:15d后,将继代出的愈 伤组织进行第二次继代培养;之后用灭菌的NB液体培养基+秋水仙素浸 泡,在摇床上浸泡36~54h。

所述继代时间可以为7-10d;所述秋水仙素可以为300~600mg/L;所 述摇床可以为70转/分。

所述步骤(4)分化培养,优选进一步包括:诱导后的材料从摇床上 取出,在无菌环境下无菌钢网滤过,无菌水冲洗,置于无菌纸上吹干,再 次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上恢复愈伤活性并淘汰褐化愈伤,7-10天时接到含有 分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将接有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置于光照箱中培养, 光照时间14~18h,黑暗6~10h,温度设置为24~32℃。

所述步骤(5)生根培养,优选进一步包括:将分化培养基的苗接到 生根培养基上;一个培养瓶中放置2-3颗苗。

所述步骤(6)炼苗移栽,优选进一步包括:将接有苗的生根培养基 置于光照箱中培养,光照时间14~18h,黑暗6~10h,温度设置为24~32℃; 待苗长根并且有3叶一心时,进行炼苗、移栽到大田。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提升有色米营养 价值的方法生产的有色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色米的染色体组鉴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取材;

B.预处理;

C.前低渗;

D.固定;

E.酶解;

F.后低渗;

G.二次固定;

H.制片;

G.染色体观察。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A.取材:上午9点到10点,在水稻田中剪取 生长旺盛的根尖0.5-1cm,用清水洗净。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把洗净的根尖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然后在4℃冰箱放置24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0.05%-0.2%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 2.5~3.5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0.002-0.004的8-羟基喹啉处理根 尖低温4℃处理3.5~4.5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B.预处理:用饱和α-溴萘预处理根尖2.5~3.5 小时。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C.前低渗:将经过预处理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 1次或多次。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D.固定:把预处理好的根尖放入新鲜的固定液 (甲醇:冰乙酸=3∶1)中,然后放4℃冰箱保存。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F.后低渗:用无菌水把根尖上的酶解液冲洗干 净。

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G.二次固定:把根尖放进固定液中再固定10~20 分钟。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有色米的染色体组鉴定方法:

取材:上午9点到10点(此时细胞分裂旺盛,中期分裂相多),水稻 田中剪取所需材料生长旺盛的根尖(大约0.5-1cm,用清水洗净)。

预处理:根尖经过预处理可以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 期阶段,从而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有4种预处理办法:一是把洗净的 根尖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在4℃冰箱放置24小时;二是用0.05%-0.2% 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大约3小时;三是用0.002-0.004的8-羟基喹啉处 理根尖,(0.002低温4℃处理4h)(大约3小时);四是用饱和α-溴萘预处 理(把饱和α-溴萘放入管中,上下摇动,最后吸取下面的澄清作为最后的 预处理液体),大约3小时。

前低渗:将经过预处理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几次。

固定:把预处理好的根尖放入新鲜的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1) 中,然后放4℃冰箱,可以保存半年。

酶解:从固定液中取一定数量的根尖放入无菌水中,把根尖上的固定 液冲洗干净,然后用刀片切取根尖前部大约0.5mm(根尖留取太长,不利 于根尖吸收酶解液,以致影响解离效果,同时也会使后面的涂片杂质较多, 背景不清晰),用滤纸吸干上面的蒸馏水后放入酶解液中,每个装有酶解 液的管中放1-2个根尖即可,随后放进28℃的恒温箱。针对不同的材料, 酶解液的浓度和酶解时间也不同。2%纤维素酶+2%果胶酶,时间大约 4.5-5h;4%纤维素酶+3%或4%果胶酶,时间大约5h。

后低渗:用无菌水把根尖上的酶解液冲洗干净。

二次固定:把根尖放进固定液中再固定10多分钟。

制片:取2-3个根尖置于预先清洗好的干净载玻片上,滴半滴固定液 用镊子夹住根尖迅速敲打,若根尖酶解完全,则一敲即碎,且没有残余的 表皮。分散敲打,使染色体散开,玻片的两个边缘再分别滴一滴固定液, 迅速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两下,然后甩掉玻片上的残余液体。

染色体观察

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玻片,20倍目镜即可观察到染色体。若用普通显微 镜观察,可以提前用扣染法进行染色,染液可选用卡宝品红。少量玻片扣 染法:将做好的玻片倒扣(有染色体的一面朝下)于一个干净的培养皿中, 从玻片的两边滴卡宝品红染液,大约15min后取出玻片,然后用细微的水 流稍加冲洗,在火焰上烤一下即成,此时应注意接触火焰的一面为无染色 体的一面。

将处理好的材料置于载玻片的中央,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溶液,加1滴 卡宝品红染色液,用解剖针将材料压碎并染色4-5min,盖上盖玻片,并在 盖玻片上盖一层滤纸,左手固定载玻片,右手用铅笔的橡皮头轻敲盖玻片, 然后用拇指在滤纸上方对材料进行施压,使材料尽量分散;以两指夹持载 玻片的2个长边,在酒精灯外焰上烤,但不能沸腾。镜检时先在低倍体镜 下观察,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

3、多倍体有色米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1)测定二倍体红米和黑米的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镁、钙、钾、 锌)含量并以此作对照,同时测定多倍体红米和黑米的蛋白质、微量元素 含量,选取比二倍体红米和黑米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均高的对应多倍体 有色米;

本发明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如下方法: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只10ml刻度试管,编号,按下表数据配制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 液。准确吸取上述各管溶液0.1ml,对应放于另外6支10ml刻度试管中, 加入5ml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盖塞,将试管中溶液给向倒转混合,放 置2分钟后,用10mm光径的比色杯在595nm波长下比色。以光密度值为 纵坐标,以蛋白质浓度值为横坐标,制作出标准曲线。

2.样品中蛋白质提取:

(1)准确称取稻米粉0.5克,放入研钵中,加2ml 0.1mol/L NaOH, 研磨成匀浆,转入到10ml离心管中,再用6ml 0.1mol/L NaOH分三次洗 涤研钵,洗液一并转入10ml离心管中,

用玻棒搅拌,放置30分钟,放置过程间断搅动数次。3500rpm离心 15分钟,上清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到刻度,摇匀,得碱 溶性蛋白。

(2)将上述沉淀用70%乙醇重复提取,操作步骤同上,得醇溶性蛋 白。

3.测定:

吸取提取液0.1ml,放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加5ml考马斯亮兰 G-250试剂,混匀,放置2分钟,用10mm光径的比色杯在595nm波长下 比色(比色空白用0.1ml蒸馏水代替提取液与5ml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 混合),记录OD值。然后根据所测OD595nm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所对应的 蛋白质浓度(C)。

4.结果计算:

蛋白质含量(%)=查表所得蛋白质浓度(ug/ml)×提取液总体积(ml) /样品重(g)×106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以第三方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为依据。

根据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每个品种加倍后的四倍体红米 比二倍体红米蛋白质含量提高平均约30%,微量元素平均水平提高约8%, 每个品种加倍后的四倍体黑米比二倍体黑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约26%,微量 元素提高约12%。

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使二倍体红米或黑米诱导成对应的同源四倍体 水稻,后者的糙米比前者的糙米表现出种皮更薄,食味型更好,蛋白质、 微量元素含量更高等特性,因为本发明方法改良了水稻品质:当将千粒重 为25g在左右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诱导加倍成的对应的四倍体后,其千粒重 增加到50g左右,糙米容积增加了100%,但是种皮面积只增加了57%, 同时最重要的特征是染色体数量增加一倍,这就意味着染色体表达的结果 是各蛋白含量成倍的增大,即蛋白质含量、微量元素、淀粉含量等都比对 应的二倍体水稻有所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 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 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 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