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防作弊高精度高速收费站车辆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7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防作弊高精度高速收费站车辆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称重领域,特别涉及在高速收费站口进行车辆称重的工作,也适用于高速治理超载的相关工作领域。



背景技术:

由科学理论和实践事实可知,车辆超载具有较大的交通隐患,首先是因为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载荷,致使路面损坏,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其次是超载车动力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会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而引起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翻车等事故。最后是超载车辆驾驶员因车辆超载,思想压力过大,容易分神,影响行车安全,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超载车因超载而无法到达正常的行驶速度,影响着道路的畅通;所以,进行高速道路上的车辆称重系统实用新型研发工作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信息化系统搭建理念及应用模式被提出;如“云服务”,“云计算”等;而且很多政府部门都利用云服务公司提供的软、硬件系统资源,开展基于云服务数据中心的信息化业务综合能力提升改革工作;如浪潮的“云服务数据中心”为交通部门、银行部门、公安部门等提供的“云服务”数据应用服务等;当前的高速道路上的车辆称重系统,可以把信息数据传送到“云服务”数据中心,一方面解决了车辆称重的防作弊情况,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违章车辆的信息入档、违章车辆信息整合,进而与交通管理数据库进行联动,实现相应的违章处罚等相关工作。

当前的高速称重装置,如2016年8月刚公布的题为“一种基于短窄条及激光传感器的高速称重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是采用4根窄条在车道上一字排开;这种设计会造成车辆称重精度不高的情况;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防作弊高精度高速收费站车辆称重系统,通过高密度、长距离的部署条形称重传感器,实现了车辆称重的高精度,并且可以实现了不停车称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背景信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防作弊高精度高速收费站车辆称重系统,解决车辆称重的作弊问题,解决高速车辆称重的精度问题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防作弊高精度高速收费站车辆称重系统,包括车重条形传感器、收费站数据服务器、信息采集器、无线数据发送器、无线数据接收器、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所述条形传感器与信息采集器相连;所述信息采集器是由单片机、AD转换部件等构成;并与无线数据发送器相连;所述无线数据发送器与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通过无线链路相连;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与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相连;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所述收费站数据服务器、及所述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有线网络相连。

其特征是:所述车重条形传感器镶嵌于车辆通行道路上;每个条形传感器在车道上“一字”排列,50个条形传感器依次纵向排列,每个条形传感器的排列间隔为20CM,一共部署50条;所述条形传感器用于把车重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模拟量。

其特征是:所述信息采集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条形传感器相连,实现对模拟信息的数字化转换。

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发送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信息采集器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的无线发送。

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发送器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的无线接收。

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向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传输的功能,前端信息处理器通过高精度计算,生成车辆的载重信息。

其特征是: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收费站数据服务器相连,实现了从收费站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当前称重车辆信息的功能,包括车牌号码、车型等信息。

其特征是: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有线方式与所述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相连,实现了对车辆牌照信息、车型信息、车辆载重信息的整合,进而传输到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的功能。

其特征是: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的车辆信息,并把信息存储到服务器中;如果超载,则在服务器中更新交通管理数据库,实现相应的违章处罚等相关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及部件连接图。

图2为图1中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部件的设备布局图。

图3为图2中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部件的设备布局和连接横截面图。

图4为图3中信息采集器(303)部件的功能单元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及部件连接图;由图1所示,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中包含50个条形传感器、信息采集器和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每个模块中所述条形传感器与信息采集器相连,实现对模拟信息的数字化转换;所述信息采集器与无线数据发送器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的无线发送;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中,所述的每个无线数据发送器与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102)通过无线链路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的无线接收;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102)与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104)相连,实现了对称重传感器数字信息向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传输的功能,前端信息处理器通过高精度计算,生成车辆的载重信息;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104)与所述收费站数据服务器(103)相连,实现了从收费站数据服务器中获取当前称重车辆信息的功能,包括车牌号码、车型等信息;所述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104)与所述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105)通过有线网络相连;实现了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104)对车辆牌照信息、车型信息、车辆载重信息的整合,进而传输到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105)的功能;云端数据处理服务器(105)接收到来自前端信息处理服务器(104)的车辆信息,并把信息存储到服务器中;如果超载,则在服务器中更新交通管理数据库,实现相应的违章处罚等相关工作。

图2给出了图1中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部件的设备布局图;由图2所示,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1)为1#车重条形传感器、1#信息采集器和1#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2)为2#车重条形传感器、2#信息采集器和2#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3)为3#车重条形传感器、3#信息采集器和3#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4)为4#车重条形传感器、4#信息采集器和4#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5)为5#车重条形传感器、5#信息采集器和5#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6)为6#车重条形传感器、6#信息采集器和6#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7)为7#车重条形传感器、7#信息采集器和7#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8)为8#车重条形传感器、8#信息采集器和8#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9)为9#车重条形传感器、9#信息采集器和9#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0)为10#车重条形传感器、10#信息采集器和10#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1)为11#车重条形传感器、11#信息采集器和11#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2)为12#车重条形传感器、12#信息采集器和12#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3)为13#车重条形传感器、13#信息采集器和13#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4)为14#车重条形传感器、14#信息采集器和14#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5)为15#车重条形传感器、15#信息采集器和15#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6)为16#车重条形传感器、16#信息采集器和16#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7)为17#车重条形传感器、17#信息采集器和17#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8)为18#车重条形传感器、18#信息采集器和18#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1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9)为19#车重条形传感器、19#信息采集器和19#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0)为20#车重条形传感器、20#信息采集器和20#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1)为21#车重条形传感器、21#信息采集器和21#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2)为22#车重条形传感器、22#信息采集器和22#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3)为23#车重条形传感器、23#信息采集器和23#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4)为24#车重条形传感器、24#信息采集器和24#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5)为25#车重条形传感器、25#信息采集器和25#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6)为26#车重条形传感器、26#信息采集器和26#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7)为27#车重条形传感器、27#信息采集器和27#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8)为28#车重条形传感器、28#信息采集器和28#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9)为29#车重条形传感器、29#信息采集器和29#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0)为30#车重条形传感器、30#信息采集器和30#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1)为31#车重条形传感器、31#信息采集器和31#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2)为32#车重条形传感器、32#信息采集器和32#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3)为33#车重条形传感器、33#信息采集器和33#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4)为34#车重条形传感器、34#信息采集器和34#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5)为35#车重条形传感器、35#信息采集器和35#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6)为36#车重条形传感器、36#信息采集器和36#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7)为37#车重条形传感器、37#信息采集器和37#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8)为38#车重条形传感器、38#信息采集器和38#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3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9)为39#车重条形传感器、39#信息采集器和39#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0)为40#车重条形传感器、40#信息采集器和40#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1)为41#车重条形传感器、41#信息采集器和41#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2)为42#车重条形传感器、42#信息采集器和42#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3)为43#车重条形传感器、43#信息采集器和43#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4)为44#车重条形传感器、44#信息采集器和44#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5)为45#车重条形传感器、45#信息采集器和45#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6)为46#车重条形传感器、46#信息采集器和46#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7)为47#车重条形传感器、47#信息采集器和47#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8)为48#车重条形传感器、48#信息采集器和48#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4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9)为49#车重条形传感器、49#信息采集器和49#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5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0)为50#车重条形传感器、50#信息采集器和50#无线数据发送器组成的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1)为收费站道路两侧的左侧护栏;(252)为收费站道路两侧的右侧护栏。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的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1)至5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0)中的车重条形传感器镶嵌于道路上,信息采集器和无线数据发送器,部署在条形传感器的左端边缘;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的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1)至5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0)中的车重条形传感器,横向镶嵌于道路上;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集群(101)的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1)至5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0)中的车重条形传感器沿道路方向依次排列在道路上;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1)与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2)的间距为20CM, 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2)与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3)的间距为20CM, 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3)与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4)的间距为20CM, 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4)与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5)的间距为20CM, 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5)与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6)的间距为20CM, 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6)与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7)的间距为20CM, 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7)与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8)的间距为20CM, 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8)与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9)的间距为20CM, 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09)与1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0)的间距为20CM, 1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0)与1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1)的间距为20CM, 1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1)与1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2)的间距为20CM, 1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2)与1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3)的间距为20CM, 1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3)与1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4)的间距为20CM, 1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4)与1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5)的间距为20CM, 1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5)与1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6)的间距为20CM, 1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6)与1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7)的间距为20CM, 1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8)与1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19)的间距为20CM, 2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0)与2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1)的间距为20CM, 2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1)与2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2)的间距为20CM, 2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2)与2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3)的间距为20CM, 2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3)与2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4)的间距为20CM, 2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4)与2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5)的间距为20CM, 2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5)与2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6)的间距为20CM, 2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6)与2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7)的间距为20CM, 2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7)与2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8)的间距为20CM, 2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8)与2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29)的间距为20CM, 3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0)与3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1)的间距为20CM, 3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1)与3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2)的间距为20CM, 3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2)与3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3)的间距为20CM, 3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3)与3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4)的间距为20CM, 3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4)与3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5)的间距为20CM, 3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5)与3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6)的间距为20CM, 3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6)与3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7)的间距为20CM, 3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7)与3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8)的间距为20CM, 3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8)与3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9)的间距为20CM, 3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39)与4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0)的间距为20CM, 4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0)与41#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1)的间距为20CM, 42#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2)与4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3)的间距为20CM, 43#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3)与4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4)的间距为20CM, 44#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4)与4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5)的间距为20CM, 45#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5)与4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6)的间距为20CM, 46#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6)与4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7)的间距为20CM, 47#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7)与4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8)的间距为20CM, 48#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8)与4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9)的间距为20CM, 49#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49)与50#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250)的间距为20CM。

图3给出了图2中车重信息采集与传输模块部件的设备布局和连接横截面图;由图3所示,(301)为橡胶皮垫,(302)为车重条形传感器,(303)为信息采集器,(304)为无线数据发送器,(305)无线介质通道,(306)为金属抗重压外壳;无线数据发送器(304)和信息采集器(303)通过数据线相连,实现通信;信息采集器(303)和车重条形传感器(302)通过数据线相连,实现通信。

图4给出了图3中信息采集器(303)部件的功能单元框图;由图4所示,(401)为数据接口,此接口与车重条形传感器相连,获取传感器传来的电压模拟量;(402)为AD转换器,实现对电压模拟量的数字量转换;(403)为数据比较器,实现对此车辆通过所述条形传感器过程中的最大称重数据的获取;(404)为单片机,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处理与传送;(405)为数据接口,此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