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100阅读:4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管线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直接导致了井下自有缆线标牌大量丢失和人孔缆线混乱。准确识别机房、人孔内的不同缆线一直是整个线路维护行业的难题。在面对市场极大,管道资源被大范围非法利用的今天,重新将混乱不堪的管道资源进行重新核查变得事关重要。所以制造一种成本低廉,能够有效识别缆线的仪器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其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将励磁器产生的信号耦合到光缆屏蔽层上,并借此传递信号;在不破坏光缆构造和使用环境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光缆;为维护人员带来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所述寻线仪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包括信号源、励磁器和电源,其中,所述信号源与所述励磁器连接,用于为励磁器提供语音信号;所述电源用于为发射单元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所述励磁器将调制信号通过励磁线圈耦合至光缆的屏蔽层;

所述接收单元包括解调器、扬声器、显示器、接收天线和电源,其中,所述解调器用于将经光缆屏蔽层传输的调制信号解调;然后将解调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扬声器和显示器以声音和显示的方式作为输出;所述电源用于为接收单元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解调器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经光缆屏蔽层传输的调制信号发送至解调器解调。

进一步,所述励磁器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电阻的一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励磁线圈;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开关连接有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连接有发光二极管;所述信号源提供的语音信号输入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所述励磁器中的励磁线圈为单管自激特斯拉线圈。

进一步,所述发射单元的发射频率为1.25MHz。

进一步,所述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均放置在全封闭式铁盒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利用电磁感应规律,将励磁器产生的信号耦合到光缆屏蔽层上,并借此传递信号;在不破坏光缆构造和使用环境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光缆;为维护人员带来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用显示器和扬声器音量大小辨别光缆,达到良好的识别效果;解决了因无法识别光缆给后期维护带来的巨大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励磁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首先,对光缆的构造进行分析。光缆一般由缆芯、加强元件和屏蔽层三部分组成;其中,缆芯:由单根或多根光纤芯线组成,有紧套和松套两种结构。紧套光纤有二层和三层结构。加强元件:用于增强光缆敷设时可承受的负荷。一般是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屏蔽层:具有阻燃、防潮、耐压、耐腐蚀等特性,主要是对已成缆的光纤芯线进行保护。由铝带/聚乙烯综合纵包带粘界外护层(LAP),钢带(或钢丝)铠装和聚乙烯护层等组成。秉持不破坏光缆的构造与不干扰信道中传输信号的原则,本申请的发射单元将励磁器将调制信号通过励磁线圈耦合至光缆的屏蔽层。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了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光缆电磁寻线仪,该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射单元包括信号源、励磁器和电源,其中,信号源与励磁器连接,用于为励磁器提供语音信号;电源用于为发射单元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励磁器将调制信号通过励磁线圈耦合至光缆的屏蔽层;接收单元包括解调器、扬声器、显示器、接收天线和电源,其中,解调器用于将经光缆屏蔽层传输的调制信号解调;然后将解调后的信号发送至扬声器和显示器以声音和显示的方式作为输出;电源用于为接收单元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接收天线与所述解调器连接;用于将接收的经光缆屏蔽层传输的调制信号发送至解调器解调。

励磁器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电阻的一端,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励磁线圈;电阻的另一端还通过开关连接有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连接有发光二极管;信号源提供的语音信号输入至三极管的基极。发光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连接有次级线圈的一端,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的空气,把空气作为寄生电容器;虽然电容较小,但足以和次级线圈和大地构成ic回路,并起振。

励磁器中的励磁线圈为单管自激特斯拉线圈。

发射单元的发射频率为1.25MHz。申请人对512Hz,33KHz,1.25MHz,4MHz四个传输频率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

1.512Hz,33KHz的信号都能耦合到光缆屏蔽层中,但传输的信号都容易被光缆屏蔽的措施所化解,信号传输距离过近,无法实际使用。

2.1.25MHz、4MHz耦合效果好且传输效果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两者都对都有串扰的现象。且4MHz信号串扰较弱,但是考虑到4MHz本身属于低频信号可能对其他设备存在干扰。申请人最后决定使用1.25MHz作为发射机的发射频率。为了解决串扰现象,申请人采用了将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均放置在全封闭式铁盒内。

本申请的寻线仪使用方法为:

首先将被测光缆的一端放入发射单元铁盒内的光缆卡槽内,启动励磁器,然后使用接收单元的接收天线平行贴近被测光缆另一端的光缆表面,当接收单元发出声音及显示信号后,即可认为二者为同一根缆线;当存在缆线串扰时,即不止一根线缆测试时发出声音及显示信号,此时,可以根据显示器和声音的强度对缆线进行有效判,声音及显示强度最大的为同一根线缆。

机房内测试是申请人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在机房中缆线往往被绑成排线。这种排线特别利于电磁辐射,造成了较大的缆线间的干扰。为了解决此问题,项目组对此仪器的频率,外壳材料,做出了多种尝试。最后发射单元采用全封闭式铁盒作为发射机的屏蔽手段。经过实际测试,本申请的寻线仪能够准确得知缆线位置。

综上,本申请的寻线仪具有能准确识别现有缆线的特点,虽然确实存在一定的缆线串扰,但可以利用显示器和声音对缆线进行有效判。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