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39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接触部件设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351)和第二接触部(352),所述第一接触部(35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52)能同时移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351)的位移量是所述第二接触部(352)位移量的二倍;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351)能移动至待检测沥青发泡后的最高平面,此时所述第二接触部(352)对应的高度位置为所述第一接触部(351)对应高度位置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5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52)都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体(341)、第一转盘(32)、第二连接体(342)、第二转盘(33)和转轴(31),所述第一连接体(3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35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341)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一转盘(32);所述第二连接体(3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5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342)的另一端缠绕于所述第二转盘(33);

所述第一转盘(32)和所述第二转盘(33)同轴安装于转轴(31),所述转轴(31)能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3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体(342)都包括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不可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体(341)距离所述第一转盘(32)中心的距离是所述第二连接体(342)距离所述第二转盘(33)中心的距离的二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34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34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转盘(32)的绳槽底部所属圆的直径是所述第二转盘(33)的绳槽底部所属圆的直径的二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座(1)、支架(4)和支撑结构(2),所述接触部件设于所述支撑结构(2)的一端,所述支撑结构(2)的另一端可升降地设于所述支架(4),所述支架(4)由所述支座(1)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设有至少两个设置高度不同的安装孔,所述支撑结构(2)可选择地安装于其中部分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设有安装槽(41),所述安装孔设于作为所述安装槽(41)底部的立板,所述支撑结构(2)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安装槽(41)内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端板(21)、底板(22)和侧板(23),所述底板(22)和所述侧板(23)都与所述端板(21)固定,所述端板(21)与所述安装孔固定;所述接触部件设于所述侧板(23),沥青的膨胀率刻度线设于所述侧板(2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于所述侧板(23)的顶部,所述膨胀率刻度线设于所述侧板(23)的表面,所述顶板设有用于观测膨胀率刻度线的观测槽(22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51)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352)的底面为平面或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51)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352)为T形对称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是空心的。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底部设有滚轮。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发泡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件的圆孔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