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529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电设备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生产单相电能表的过程中,出厂前都需要对电能表进行检测。检测中需要做的是人工将接线柱与电表上的测试点进行连接。因为连接点可以达到6~8个,人工连接容易出错,而且效率较低。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专用的接线盒,即直接使用接线盒对电表进行卡合,即可以完成测量设备与电表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但是这里出现了新的问题。我国电能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家电网规格的电能表,另外一种是南方电网规格的电能表。两种电能表之间接线端之间的距离虽然相同,但是南方电网规格的电能表在其中部有一个凸起的铅封柱,而且在接线端底部设置有挡板,更特别的是,两种规格的接线端其中刚好有两个接线端的功能相互调换,使得想要用接线盒进行快速连接时,需要针对两种不同的电能表接线盒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定制,两种接线盒之间不能够相互通用,在生产上则造成了测试设备可以检测多种电能表,但是却因为接线盒的限制,只能够测试一种设备,严重影响了测试速度,并且不同类型的接线盒较多,容易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通用于南网与国网的单相电能表的接线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包括接线盒本体,所述的接线盒上设置有数据读写端口,所述的数据读写端口中包含多功能口与脉冲口,还包括接线拨动开关,所述的接线拨动开关设置在接线盒本体上,所述的接线拨动开关能够控制多功能口与脉冲口在数据读写端口中的顺序。因为两种规格的单相电能表之间,接线住的差别在于有两个端子的功能恰好相反,现利用拨动开关对每个端子的连接端口选择,即解决了端口不同的问题。相当于只需要拨动接线拨动开关,即可以选择南网的测试模式,或者是国网的测试模式,简单快捷,节约了大量的测试设备购入资金,提高设备的通用性。

拨动开关数量为1~3个。在内部进行设置,具体可以使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或者两个单刀单掷开关进行控制,也可以同时存在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进行控制,方便使用和进行调试。

接线拨动开关设置在接线盒本体的上表面中部。设置在接线盒本体上表面,有利于使用者的方便操作。

接线盒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接线盒本体中部,所述的凹槽的槽口设置在数据读写端口一侧。凹槽的作用是避开南网的单相电能表中的铅封柱,使得接线盒能够在不损坏电能表的情况下,方便两者结合。

接线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作用的在接线盒与电能表之间连接时,提供支撑和稳定作用,放置连接的脱落。

支撑架靠近数据读写端口一侧设置斜面缺口。该缺口的作用一方面不影响国网的连接固定,另一方面在连接南网的电能表中,可以直接在接线端底部的挡板上直接进行连接,缺口则提供了倾斜连接的连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降低生产成本。因为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切换国网与南网的检测模式,所以在购置的过程中无需考虑生产不同类型之间的比例需求的比例需求。

2.提高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因为检测设备是能够在检测模式中进行选择,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能够在物理连接上进行自由切换,实现了检测设备快速检测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减少更换接线盒的麻烦。

3.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一方面降低了原始手工接线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因测量不同规格的电能表更换接线盒接线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的结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的结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单相电能表接线盒的接线原理图。

附图说明:1为接线盒本体,2为接线拨动开关,3为凹槽,4为顶针,5为数据读写端口,6为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2个接线拨动开关,数据读写端口以及顶针的数量均为6。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国网的单相电能表结构进行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的具体结构为,在接线盒的上端部设置有两个单刀单掷开关作为接线拨动开关,两个开关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接线盒的上表面,其中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控制多功能口的接线连接,另一个单刀单掷开关控制脉冲口的接线连接。如附图3所示,在拨动其中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开关的时候,能够改变测试端口的测试类型,即每个单刀单掷开关都能够选择多功能口和脉冲口的功能,如需要上数据读写端口为多功能口,而下数据读写端口为脉冲口时,则拨动对应的的单刀单掷开关开关至对应位置,即可选择不同的端口功能,从外部看,即接线拨动开关能够控制多功能口与脉冲口在数据读写端口中的顺序,从而适应不同的测试要求。

在结构上,接线盒一侧设有数据读写端,接线盒本体靠近数据读写端一侧开有凹槽,凹槽具体为边角圆滑的矩形结构,该凹槽贯通接线盒本体的上下表面。数据读写端上设置有顶针。在接线盒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支撑架,具体为两支撑板,支撑板靠近数据读写端口一侧开有缺口,该缺口向下,在支撑板上形成一斜面,如附图2所示。

在使用时,根据国网的单项电能表的接线柱特点,将相应的拨动开关拨动至预设的位置,将接线盒本体上的顶针与接线柱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因为底部支撑架能够撑起整个接线盒本体,使得顶针与接线柱的高度相同,方便对位。另外因为在连接的时候,因为底部的支撑板仍然有一段是水平的结构,该结构能够保持接线盒本体的水平放置。

在完成测试后,只需要把顶针与接线柱分离即完成一个检测周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单相电能表为南网的规格。

南网规格的电能表与国网的区别在于,在中午有一个铅封柱,并且在底部接线柱下部末端设置有挡板。

在使用时,调节接线盒上的接线拨动开关,使得接线端口符合南网单相电能表的标准,将接线盒放置在挡板上部,而顶针则与单相电能表上的接线柱进行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因为接线盒上的凹槽恰好能够容纳铅封柱,即不会破坏铅封柱。另外在连接时,因为接线盒是放置在挡板上,通过倾斜将顶针与接线柱连接,即接线盒与单相电能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角度,此时因为底部的支撑板上设置有缺口,缺口的斜边恰好能够匹配倾斜的角度,即支撑板在倾斜过程中能够通过缺口的斜边对接线盒本体进行支撑,保证测量过程中的稳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