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伴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09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伴热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和测量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伴热系统。



背景技术:

各地冬季平均气温与极端最低温度差异很大。某些地区按平均气温看,可以不需要伴热。但极端最低温度也许会影响露天安装的仪表和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应按照这些地区的环境极端最低温度决定仪表和测量系统的伴热。

由于化工测量对象的介质种类繁多,其冷凝温度等物理特性也各不相同,所以仪表和测量系统在环境温度下可能有冻结、冷凝、结晶、析出等现象。物料测量管线和检测仪表或许不能满足最低环境温度要求,因而仪表必须采用伴热系统。

目前仪表伴热系统类型有低压蒸汽伴热(伴热蒸汽为0.46MPa,150℃)、热水伴热(伴热水0.9MPa,90℃)和电伴热,其中蒸汽伴热管线在保温箱内的温度最不容易控制。在刚入冬或气温回暖时,仪表保温箱内易出现伴热温度控制不好而导致保温箱内温度过高的情况,严重时保温箱内的温度会达到70至80℃,而一般仪表的工作温度在0至60℃之间。如果仪表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导致仪表内部电子元件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出现损坏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严重的甚至造成装置事故停车。

一般低压蒸汽伴热系统中,一根管线对应一个保温箱内仪表和引压管进行伴热。在实际工作中,仪表维护人员只能在现场蒸汽伴热分配站进行手动开关阀门操作。一般分配站使用的是闸阀,该类型阀门开小一些与大一些区别不大。因此仪表保温箱内的温度通常都很高,无法达到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伴热温度的目的,这使得保温箱内伴热温度超温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现有仪表保温箱内部的伴热管线进行改造,既达到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保温箱的温度,防止超温,又保证仪表设备能长周期稳定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伴热系统,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限定封闭空间以容纳仪表,其中,所述保温箱内还设置有第一伴热回路和第二伴热回路,并且所述第一伴热回路和所述第二伴热回路均能独立地为所述保温箱提供热量。

进一步的,第一伴热回路为所述保温箱提供的单位时间内的热量少于所述第二伴热回路为所述保温箱提供的单位时间内的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和所述第二伴热回路均为蒸汽伴热管,并且所述第一伴热回路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伴热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蒸汽伴热入口管和蒸汽伴热出口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的两端和所述第二伴热回路的两端分别通过三通接头连接至蒸汽伴热入口管和蒸汽伴热出口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伴热回路的第一阀;所述第二伴热回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伴热回路的第二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通过承插焊接连接至所述第一伴热回路,所述第二阀通过承插焊接连接至所述第二伴热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在所述保温箱内盘旋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伴热回路在所述保温箱内盘旋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和所述第二伴热回路与所述保温箱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隔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伴热回路、所述第二伴热回路、所述蒸汽伴热入口管和蒸汽伴热出口管均为无缝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伴热回路包括竖直伴热管段和水平伴热管段,所述仪表设置的位置介于所述第一伴热回路与所述水平伴热管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刚入冬或气温回暖时,仪表伴热系统只需要投运较小的第一伴热回路。即打开第一阀,关闭第二阀,由于第一伴热回路在保温箱内盘旋的距离较短,比较好控制温度,这样就能保证保温箱内环境温度不超高温或超低温;进入深冬后,伴热系统需要投运大回路,这时将第二阀打开,关闭第一阀,第二伴热回路在整个保温箱内盘旋一圈,伴热管线长,又不紧贴着保温箱壁,减少散热能量,这样通过调整第一阀和第二阀的开关来调整保温箱内的环境温度,保证保温箱内的环境温度在0-50℃之间,从而保证仪表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应该理解的是,在极端低温的环境下,也可以同时打开第一阀和第二阀,使得第一伴热回路与第二伴热回路同时工作,提供更好的伴热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伴热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伴热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伴热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仪表伴热系统,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仪表保温箱为例,说明其具体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该仪表伴热系统不限于蒸汽伴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用热水伴热、电伴热等其他伴热方式进行变化。

如图1-3所示,仪表保温箱规格为800×600×500mm,蒸汽伴热管使用的是DN15的无缝钢管,保温箱10设置有仪表20,准备两台阀和两个三通,一根与伴热管线管径一致的无缝钢管。作为示例,该仪表可以包括变送器,该阀包括针型阀。

如图1中所示,保温箱10限定封闭空间以容纳仪表20,保温箱10内还设置有第一伴热回路61和第二伴热回路62,并且第一伴热回路61和第二伴热回路62均能独立地为所述保温箱10提供热量。

第一伴热回路61和第二伴热回路62均为蒸汽伴热管,并且第一伴热回路61和第二伴热回路6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蒸汽伴热入口管63和蒸汽伴热出口管64。虽然图1和2中未示出蒸汽伴热入口管63和蒸汽伴热出口管64连接至保温箱10之外,但是应当理解蒸汽伴热入口管63和蒸汽伴热出口管64可以包括从外部连接至保温箱10内的必要管线。

更具体地,在距离保温箱10上部大约150mm处将伴热管线的蒸汽伴热入口管63和蒸汽伴热出口管64在高度一致的地方进行管线割断,增加两个三通(图中未示出)。

为了减少静密封点,三通通过采用承插焊的连接方式与蒸汽伴热入口管63和蒸汽伴热出口管64连接,三通规格:PN16DN15,再增加一段水平管线(即,第一伴热回路61)和一台针型阀(即第一阀611),针型阀规格为:PN16DN15,针型阀与第一伴热回路61之间采用承插焊的连接方式,能有效减少设备运行时的跑冒滴漏故障点现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设备运行维护量。

在第二伴热回路62靠近保温箱10的门处割断增加一台针型阀(即第二阀622),针型阀与第二伴热回路62之间的连接方式也采用承插焊的连接方式,针型阀距离保温箱底部40mm,距离保温箱门35mm。

如图3中所示,第二伴热回路62包括竖直伴热管段和水平伴热管段,仪表20设置在第一伴热回路61和第二伴热回路62的水平伴热管段之间。具体地,第二伴热回路62的竖直管段距离保温箱侧面40mm,距离保温箱背面40mm,第二伴热回路62距离保温箱的壁间隔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减少热交换。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伴热回路61在保温箱10内盘旋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二伴热回路62在保温箱10内盘旋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伴热回路61为保温箱10提供的单位时间内的热量少于第二伴热回路62为保温箱10提供的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伴热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选择性的开启第一伴热回路61和/或第二伴热回路62。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仪表伴热系统在使用时,可在保温箱10顶部距离背面20mm处,距离保温箱10左右侧260mm处,在正中心制作一个半径为40mm的圆孔,仪表测量系统的引压管和伴热管线都是从此处进入保温箱10内,对仪表测量系统的引压管和伴热管线进行保温时将圆孔空隙部分进行封堵,从而保证保温箱10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