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33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生产组装完成后,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出厂型式检验,出厂型式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负载加载检验,发电机组的负载能力是保证发电机组正常有效工作的重要指标,一般要完成0%、25%、50%、75%、100%、110%、100%、75%、50%、25%、0%的加减负载检验,保障发电机组出厂后的安全运行。目前的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重量较重,不便于进行搬运,且功能不完善,精度较低,自动化程度较低,同时容易产生漏电,降低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批量化生产,重量轻,具有手动加载和自动加载功能,设备加载精度高、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包括测控柜、安装在所述测控柜内部的控制元器件、安装在所述测控柜外的操作面板,并在所述测控柜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柜门,并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锁;测控柜内设置有发电机测试仪、风机、打印机、显示器、控制模块、PC机,PC机分别与打印机、显示器、键盘、控制模块相连;控制元器件包括信号采集总线、各种传感器、负载保护装置、辅助控制器、负载控制器、接触器;所述操作面板包括阻性负载加载区、感性负载加载区、主控区、发电机电源指示区、显示器区;所述阻性负载加载区和感性负载加载区均包括多个手动加载开关以及与每个手动加载开关一一对应的加载指示灯,且加载指示灯位于相应的手动加载开关的正上方;所述主控区包括可以加载指示灯、准备加载指示灯、可以卸载指示灯、准备卸载指示灯、主开关合闸指示灯、主开关分闸指示灯、联络开关退出位置指示灯、联络开关连接位置指示灯、联络开关合闸指示灯、联络开关分闸指示灯、电源开关、负载风机开关、负载控制方式开关、机组运行模式开关、机组可运行指示灯、负载高温指示灯、负载低风量指示灯、负载可运行指示灯;所述感性负载加载区位于阻性负载加载区的一侧,主控区位于阻性负载加载区和感性负载加载区的下方;所述发电机电源指示区包括黄灯、绿灯、红灯;所述发电机电源指示区上方设置有显示器区,在显示器区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发电机专用测试仪显示屏和综合电量表显示屏,在所述主控区下方设置有工控机开关、急停按钮、铭牌标示区。

进一步地,所述阻性负载加载区的手动加载开关分别包括1KW、2KW、5KW、10KW、20KW、50KW、100KW、200KW不同类型的手动加载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感性负载加载区的手动加载开关分别包括0.75KW、1.5KW、3.75KW、7.5KW、15KW、37.5KW、75KW、150KW不同类型的手动加载开关。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精度高、用户操作方便等优点。1、设备具有手动加载、自动加载功能,还有并联功能,可以多台并联使用。2、设备具有数据远程监控功能。3、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在加载软件中设置好参数后,无需工作人员参与,设备自动完成实验。4、设备加载精度高,电阻采用合金材质制成,电抗器线圈由铜材绕制而成,并经过多道工序处理。5、设备可以按照各种标准完成实验,并将相关数据自动填写在报表中,可在线打印或离线打印,可存电子文件或文件移动。6、设备安全系数高,采用高品质元器件,容量系数1.5-2.5倍,设备并带有多种保护功能,有效保证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发电机组测试网络化负载装置包括测控柜2、安装在所述测控柜2内部的控制元器件、安装在所述测控柜2外部的操作面板1;操作面板1为可拆卸面板(一端活动安装在测控柜外),从而方便维修或检测操作面板上的线路等。并在所述测控柜2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窗10,便于将测控柜2内部的热量排出去,在散热窗10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防止外部的杂质通过散热窗10进入到测控柜2的内部。并在所述测控柜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柜门3,并在所述柜门3上设置有锁31。

测控柜2内设置有发电机测试仪、风机、打印机、显示器、控制模块、PC机,PC机分别与打印机、显示器、键盘、控制模块相连;风机能够实现散热,且风机通过低风量操作器进行控制。发电机测试仪的一端通过控制线与发电机组的输出端相连,发电机测试仪的另一端通过控制线与与阻性、感性一体化负载相连。发电机测试仪包括测控数据采集分析模块、数模转换器模块、阻性负载测试器、感性负载测试器,数据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数据信号,数模转换器模块能够实现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据采集分析模块通过数模转换器模块与阻性负载测试器以及感性负载测试器相连。

控制元器件包括信号采集总线、各种传感器、负载保护装置、辅助控制器、负载控制器、接触器;负载保护装置包括电容支路保护模块、电抗支路保护模块,其中负载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光纤耦合器,其电磁隔离性能好、信号不受电磁干扰,延迟小,控制精度高。

如图1所示,所述操作面板1包括阻性负载加载区11、感性负载加载区12、主控区13、发电机电源指示区14、显示器区15。

所述阻性负载加载区11和感性负载加载区12均包括多个手动加载开关以及与每个手动加载开关一一对应的加载指示灯,且加载指示灯位于相应的手动加载开关的正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阻性负载加载区11的手动加载开关分别包括1KW、2KW、5KW、10KW、20KW、50KW、100KW、200KW不同类型的手动加载开关,所述感性负载加载区12的手动加载开关分别包括0.75KW、1.5KW、3.75KW、7.5KW、15KW、37.5KW、75KW、150KW不同类型的手动加载开关;

所述主控区13包括可以加载指示灯、准备加载指示灯、可以卸载指示灯、准备卸载指示灯、主开关合闸指示灯、主开关分闸指示灯、联络开关退出位置指示灯、联络开关连接位置指示灯、联络开关合闸指示灯、联络开关分闸指示灯、电源开关(开与关)、负载风机开关(开与关)、负载控制方式开关(手动与自动)、机组运行模式开关(单机与联机)、机组可运行指示灯、负载高温指示灯、负载低风量指示灯、负载可运行指示灯;

如图1所示,所述感性负载加载区12位于阻性负载加载区11的一侧,主控区13位于阻性负载加载区11和感性负载加载区12的下方。所述发电机电源指示区14包括黄灯、绿灯、红灯。所述发电机电源指示区14上方设置有显示器区15,在显示器区15的上方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发电机专用测试仪显示屏21和综合电量表显示屏22,在主控区13的下方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工控机开关23、急停按钮24、铭牌标示区25。

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方法包括手动开关加载测试和电脑自动加载测试两种方式。手动开关加载测试时,用户需要操作手动加载开关和测试软件,手动加载开关用于投切负载,测试软件用于召测数据,查看测试结果、以及数据的输出。电脑自动加载测试时,用户只需要操作测试软件即可加载和召测数据、查看测试结果以及数据的输出。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选择操作方式:在操作面板上有控制方式选择开关,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控制方式,将选择开关指向“手动”、“自动”。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操作人员可以使用手动开关加载和电脑自动控制。2、打开工作电源:将电源开关向右旋转即可打开工作电源,旋转开关内的指示灯亮(只有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指示灯才会亮)。3、打开风机:手动操作时,将操作面板上风机开关向右旋转指向“开”,风机即可启动,旋转开关内的指示灯亮;自动操作时,在加载软件中点击风机启动按钮,风机即可启动,旋转开关内的指示灯亮。4、加载测试:待可运行指示灯亮之后,设备进入正常状态,设备即可投入负载。加载测试又分为手动加载和自动加载,当手动加载操作人员根据测试要求,在操作面板上加载相应容量的负载,并操作相应的仪表测试功能按钮或测试软件中的测试项目按钮。加载方法如下:如需加载350KW,则按下200KW+100KW+50KW即可;如需要加载371KW,则按下200KW+100KW+50KW+20KW+1KW即可。做稳态实验时,则在加载后再启动软件中相应的测试项目按钮;做瞬态实验时,则在加载之前启动软件中的相应的测试项目按钮。

当自动加载时,进入电脑系统,打开“发电机测试软件”,并进入用户界面,用户名及密码均写入JunJie,点击确定即可进入测试软件。在打到自动控制档和风机开启后可以对负载进行加载,并对发电机进行突加突卸以及波动实验,并最终生成报表以及曲线。

在本发明中,发电机专用测试仪包括数据查看功能、仪表设置功能,仪表设置功能包括:

(1)对设置的数据进行修改;(2)串行通讯波特率的设置;(3)仪表地址范围选择(应在0-199范围内进行选择),多台仪表一起通讯时地址不能重复;(4)使用外接电压、电流互感器时应将电压、电流变比(初级与次级比值)准确设置;(5)基准相设置:在做整定、波动、突加、突卸、谐波、录波测试时首先应设置好基准相,表示所有测试的数据、曲线是以该相为基准来测试的;(6)相对电压、频率容差带设置:在做突加、突卸测试之前,必须正确设置相对容差带。相对容差带用%表示,仪表默认5%,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7)额定电压、额定频率设置:在做突加、突卸测试之前,必须正确设置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单位为V,额定频率单位为Hz,仪表默认380V,50Hz。额定电压为不乘电压变比的初始值;(8)录波模式设置:模式1:P-P峰峰值采样,每个电压周期只采集2个峰值,最大可记录300秒波形(50Hz);模式2:1000采样频率每秒1000点,最大可记录30秒波形;模式3:2000采样频率每秒2000点,最大可记录15秒波形;模式4:4000采样频率每秒4000点,最大可记录7.5秒波形;模式5:HAR采样频率每周期128点,最大可记录4.6秒波形(50Hz);(9)线制方式设置:仪表可设置4种线制方式,典型接线方式为3V3A方式。方式1:1P2L----对应单相,线制指示灯1Φ2W点亮;方式2:3P3L----对应3相3线制(2元件法),线制指示灯3Φ3W点亮;方式3:3P4L----对应3相4线制(3元件法),线制指示灯3Φ4W点亮;方式4:3U3A----对应3相3线制(3元件法),线制指示灯3V3A点亮。

其中:综合电量表具有数据查看功能和仪表设置功能,数据查看功能为:用户根据仪表显示界面中的字母按下对应的按钮即可转换到需要查看的界面。例如查看三相电流,点击左侧第一个按钮即可转换到三相电流界面,可以清楚的查看数据。

系统具有多种保护功能,有效保证人身、设备使用安全,操作面板上有相应的指示灯,同时软件上也有相应的报警指示功能,满足不同使用环境对设备的监视功能。

具体包括以下保护功能:

a、急停保护:急停按钮按下时,瞬时将负载卸载,急停复位后才能加载,或将软件中的设定值重新设定。

b、高温保护:当负载系统出现高温时(达到120℃),操作面板上的负载高温指示灯发出声光警示(软件同步显示),并卸载负荷。

c、风机故障/低风量保护:当负载系统中散热风机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散热不良,操作面板上的负载低风量指示灯发出声光警示(软件同步显示),并卸载负荷。

d、控制电源(三相)保护:控制电源具有短路、断错相、过电压、欠电压保护功能。

e、风机保护:风机具有短路、过载、断错相、过电压、欠电压保护功能。

仪表设置功能为: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仪表的参数,具体操作如下,滚动第一级菜单列表直到看见MAIN选项,按下MAIN选项按钮,然后按下SET按钮,输入系统密码(注意:默认的密码是1234),选择OK按钮确认,如果密码正确则进入设置界面。

以下为设置选项操作步骤:

一、设置通讯:

a.按下COM按钮;

b.设置通讯地址(ADDR),按下OK按钮确认;

c.选择通讯波特率(BAUD):9600,19200或38400,按下OK按钮确认;

d.按下返回按钮返回SETUP设置界面。

二、设置仪表参数

(1)设置CT

a.按下“→”键,直到出现METER选项,按下METER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b.按下CT按钮;

c.设置CT变比(SCAL),按下OK按钮确认;

d.设置电流柱状图量程(SEC),按下OK按钮确认;

e.按下返回键按钮返回METER SETUP设置界面。

(2)设置PT

a.按下“→”直到出现METER选项,按下METER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b.按下PT按钮;

c.设置PT变比(SCAL),按下OK按钮确认;

d.设置电压柱状图量程(SEC),按下OK按钮确认;

e.按下返回按钮返回METER SETUP设置界面。

(3)设置SYS

a.按下“→”键直到出现METER选项,按下METER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b.按下SYS按钮;

c.按下“+”键按钮选择正确的线制,按下OK按钮确认。

d.按下“返回”键按钮返回METER SETUP设置界面。

三、设置报警

a、所设数据最大为65000,小数点根据参数不同固定在不同位置;

b、带符号数据进行报警判断时取绝对值进行判断;

c、功率因数进行报警判断时不分感容性,仅以数值判断。

设置报警具体又分为:设置电流上限报警、设置电流下限报警、设置电压上限报警、设置电压下限报警。

整个设备的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需安装在较为平坦的地面上,设备安装好倾斜度不超过±5°。

2、设备动力线按照A/B/C/N依次连接在负载箱进线口的母排上,市电电源为三相四线或单相两线,按照黄/绿/红/蓝或黄/蓝的顺序依次连接在市电电源端子上。

3、操作面板以及箱体之间的控制线、通讯线连接相应的端子排上。

整个设备的维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备在使用半年要对设备内部进行灰尘处理,使用吸尘器进行清洁,在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要适当缩短设备维护间隔时间。

2、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风机带有轻微振动,在使用2000个小时后,要对风机固定件进行加固。

3、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油漆损坏,应及时修补。

4、定期对箱体进行清洁,以免污垢腐蚀箱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