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77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属于粮食水分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谷粒在贮藏中如水分过多,通风不良,极易发热变质,甚至在短期的堆积中若保管不善,也可发生此类损失。粮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吸湿性,即能吸收水蒸气。这种特性和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如含水量为14%的小麦,它在相对湿度为70%的空气中可以不变,在相对湿度为60%的空气中可以稍稍变干,而在相对湿度为90%的空气中则将变湿,含水量可能升至18%,故即使在储存时粮食已进行干燥,使含水量降至14%以下,但若储存期中空气潮湿,则粮食仍有可能变湿而发生自然发热。由此可见物料在储存或堆积过程中如不注意谷粒的含水量和温度,就有可能变质,因而粮食的烘干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烘干设备往往需要附加水分检测仪,对粮食的烘干程度进行实时检测,而现有的电阻式水分检测仪通常埋入烘干机的粮食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贯穿隔板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侧设置有物料取样口,所述物料取样口下方设置有取样仓,所述取样仓下方具有取样仓落料口,所述取样仓下方设置有碾压轮对,所述碾压轮对包括第一碾压轮和第二碾压轮,所述第一碾压轮和第二碾压轮下方设置有碾压物料排出口,所述取样仓内具有取样腔体,所述取样腔体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底面,所述弧形底面上设置有可在取样腔体内翻转的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上均匀开设有容纳物料的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取样机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设置于安装板上背离碾压轮对的一侧的齿轮组连接,所述齿轮组依靠固定设置于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取样仓上的取样仓落料口与碾压轮对间的间隙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碾压轮侧面设置有清灰刷,所述清灰刷呈与第二碾压轮碾压面相适应的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碾压物料排出口上侧设置有分别指向第一碾压轮和第二碾压轮的刮板,所述刮板与第一碾压轮和第二碾压轮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取样仓与取样机构的配合设计,利用卡槽携带待检测谷物有序、间隔进入到碾压轮对所在位置,能够实现有序取样的目的,防止粮食批量进入到碾压轮对内造成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样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壁嵌入式防干扰粮食水分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一侧设置有隔板11,安装板10上设置有贯穿隔板11的进料口20,进料口20一侧设置有物料取样口21,物料取样口21下方设置有取样仓30,取样仓30下方具有取样仓落料口33,取样仓30下方设置有碾压轮对,取样仓30上的取样仓落料口33与碾压轮对间的间隙对应。其中碾压轮对包括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下方设置有碾压物料排出口70,取样仓30内具有取样腔体31,取样腔体31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底面32,弧形底面32上设置有可在取样腔体31内翻转的取样机构40,取样机构40上均匀开设有容纳物料的卡槽41。

上述方案中,隔板11主要对安装板10上设置的水分检测机构与烘干机内的谷物进行分隔,即本实用新型的水分检测装置可安装于现有的粮食烘干机的内壁,实现嵌入式安装。物料取样口21设计成小口结构,避免一次进入到取样仓30的粮食物料太多,影响水分检测结果。碾压轮对的设计与现有的电阻式水分检测仪相同,通过对进入到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之间的谷物进行碾压后,谷物中因为有水分的存在,能够在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之间形成导通电路,此时利用不同水分含量下谷物电阻的差异,将电路中的电信号通过内置于安装板10上的控制装置换算出谷物的水分值即可。

以上方案中,取样腔体31上取样机构40的存在,由于取样机构40上卡槽41的存在,能够在取样机构40携带卡槽41转动至物料取样口21下方时,通过卡槽41与物料取样口21之间形成的暂时通道供粮食(谷物)进入,随后卡槽41携带物料转动到取样仓30的弧形底面32上,由于弧形底面32上设置有取样仓落料口33,粮食颗粒能够通过取样仓落料口33进入到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之间进行碾压,碾压后的粮食可以通过碾压物料排出口70进行排出。

进一步的,取样机构40中部设置有转动轴42,该转动轴42与设置于安装板10上背离碾压轮对的一侧的齿轮组91连接,其中齿轮组91依靠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0上的驱动电机90驱动。

更进一步的,第二碾压轮51侧面设置有清灰刷60,该清灰刷60呈与第二碾压轮51碾压面相适应的弧形结构,之所以采用这种弧形结构是因为能够更好的对第二碾压轮51的碾压面进行清灰,放置碾压后的粮食粘附在碾压面上。

更进一步的,碾压物料排出口70上侧设置有分别指向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的刮板71,刮板71与第一碾压轮50和第二碾压轮51之间具有间隙,该优选方案中刮板71的设计能够及时将粘附在碾压轮对上的粮食刮下来,确保碾压轮对的整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