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76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是水污染治理与研究的基础。随着时间推移,环境问题的积累效应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效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体样品成为水环境治理与研究的关键。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底部沉积有大量的沉积态或絮凝态污染物,影响水体水质。尤其在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小,水库水量交换律低,经过多年运行,水库下层普遍存在絮凝物沉积现象,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农业用水水库转变为城镇供水水库,用水目标的转变使水质标准大大提高。实际水库运行中,也已发生多次影响恶劣的水质突发事故。这些问题都与水体下层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下层水体的水样提取成为研究问题的关键。现有的水样采集装置对于水体采样,一般选择相同的深度位置进行采样,不能够同时采集不同深度位置点的水体样品,所以采样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包括采样箱、驱动机构、多个具有不同长度的采集管,其中:采样箱内设有竖隔板,竖隔板将采样箱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平行于竖隔板的活动板,活动板与第二腔室内壁可移动封闭连接,活动板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采样箱上设有与第一压缩腔连通的出气管;第二腔室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横隔板,多个横隔板将第二腔室分隔成多个封闭的样品室,竖隔板上设有数量与样品室数量一致的导气管,多各导气管分别将多个样品室与第二压缩腔连通;驱动机构与活动板连接并驱动活动板在水平方向移动;采集管的数量与样品室的数量一致,多个具有不同长度的采集管的出水端分别伸入多个样品室内。

优选的,多个采集管上均设有水阀。

优选的,各样品室内均设有样品盒,导气管位于样品盒的上方,并且采集管的出水端位于样品盒的上方。

优选的,多个采集管的进水端均设有能够过滤泥沙的过滤网。

优选的,第一压缩腔内设有平行于活动板的环形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向远离竖隔板方向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压缩腔,各样品室内的空气会被抽进第二压缩腔内,水体内不同深度的水会从各采集管进入各样品室的样品盒内,当活动板与环形限位板抵靠时,采样结束,立即关闭各采集管上的水阀,然后只需取走各样品室的样品盒并对各样品盒内的水体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同时对不同深度位置点的水体样品的采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包括采样箱1、驱动机构2、多个具有不同长度的采集管3,其中:

采样箱1内设有竖隔板4,竖隔板4将采样箱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平行于竖隔板4的活动板5,活动板5与第二腔室内壁可移动封闭连接,活动板5将第二腔室分隔成第一压缩腔6、第二压缩腔7,第一压缩腔6内设有平行于活动板5的环形限位板15,采样箱1上设有与第一压缩腔6连通的出气管8。第二腔室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横隔板9,多个横隔板9将第二腔室分隔成多个封闭的样品室10,各样品室10内均设有样品盒13,竖隔板4上设有数量与样品室10数量一致的导气管11,多导气管11位于样品盒13的上方,各导气管11分别将多个样品室10与第二压缩腔7连通。

驱动机构2与活动板5连接并驱动活动板5在水平方向移动。

采集管3的数量与样品室10的数量一致,多个具有不同长度的采集管3的出水端分别伸入多个样品室10内,并且采集管3的出水端位于样品盒13的上方,多个采集管3上均设有水阀12。多个采集管3的进水端均设有能够过滤泥沙的过滤网14,避免泥沙对检测结果进行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点式环境检测用水样采集装置,通过驱动机构2驱动活动板5向远离竖隔板4方向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压缩腔6,各样品室10内的空气会被抽进第二压缩腔7内,水体内不同深度的水会从各采集管3进入各样品室10的样品盒13内,当活动板5与环形限位板15抵靠时,采样结束,立即关闭各采集管3上的水阀12,然后只需取走各样品室10的样品盒13并对各样品盒13内的水体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同时对不同深度位置点的水体样品的采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