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2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度计清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毛细管粘度计是用来测定油品等牛顿流体运动粘度的常用仪器,根据外形不同及测定液体不同可分为品氏粘度计和逆流粘度计等,现有的运动粘度测定方法有《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GB/T11137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等。

由于毛细管粘度计内部管径较小,大约在2mm~0.4mm左右,在完成实验后,通常是用合适的溶剂或清洗剂通过虹吸或其它方式手工注入毛细管中,将油污清洗干净,然后将溶剂排出后干燥粘度计。目前对于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清洗和仪器清洗两种。

其中采用手工清洗时存在如下问题:1)手工清洗毛细管步骤较为繁琐,耗时较长;2)被测定油样中大部分在常温下处于粘稠液态或固态,无法常温清洗,造成手工清洗困难;3)大部分的清洗溶剂和部分被测定样品具有一定毒性,对人体有害,长时间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中采用清洗仪器清洗时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清洗仪器只适用于常规样品的清洗,对于较重的油污、凝点较高的油污、以及不易熔化的油污往往无法实现清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以适用于较重的油污、凝点较高的油污、以及不易熔化的油污的清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溶剂抽吸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所述溶剂抽吸系统包括溶剂进液组件和溶剂出液组件,所述溶剂进液组件与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密封连接,所述溶剂出液组件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粗端密封连接;所述蒸汽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箱和水蒸气发生器,所述加热箱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蒸汽清洗室,所述水蒸气发生器的喷出口设置在所述蒸汽清洗室内。

优选地,所述水蒸气发生器的喷出口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水蒸气发生器的喷出口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中位于球状部下方的毛细管设置。

优选地,所述蒸汽清洗室内设有毛细管粘度计支架,所述粘度计支架一端与所述蒸汽清洗室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蒸汽清洗室的内部延伸为所述毛细管粘度计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溶剂进液组件包括可选的供液加压泵、溶剂储罐和溶剂进液导管,所述供液加压泵与所述溶剂储罐密封相连,所述溶剂进料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溶剂储罐密封相连,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开口相匹配的细端密封塞;所述溶剂出液组件包括溶剂抽吸泵,废液储罐和废液出液导管,所述溶剂抽吸泵与所述废液储罐密封相连,所述废液出液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液储罐密封相连,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粗端开口相匹配的粗端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超声波清洗系统,所述超声波清洗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清洗室内的超声波发生装置,以及与所述蒸汽清洗室相连通的液体介质进出组件。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清洗系统还包括液体介质加热储罐,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储罐与所述蒸汽清洗室分别连接在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储罐包括形成在所述加热箱内部的液体介质加热室和用于加热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内部液体介质的加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和所述蒸汽清洗室可旋转设置的液体介质抽吸泵,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液体介质抽吸泵两端的液体介质进液导线和液体介质出液导线。

优选地,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与所述蒸汽清洗室通过隔板隔离;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还包括可旋转底座,所述可旋转底座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液体介质抽吸泵设置在所述可旋转底座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清洗装置中设置蒸汽加热系统,引入水蒸气作为热源对毛细管粘度计进行加热,能够达到水浴所无法达到的温度,几乎可以溶解毛细管粘度计中绝大部分的油污(包括粘度较高的油污和凝点较高的油污),并使这些油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后续清洗;

(2)通过在清洗装置中设置溶剂抽吸系统,向毛细管粘度计中引入清洗溶剂,利用清洗溶剂对毛细管粘度计中的油污进行溶解清洗,再将溶解有油污清洗溶剂抽出,就能够实现相对较好的清洗效果;

(3)通过在蒸汽加热系统设置能够容纳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蒸汽清洗室,能够将水蒸气的喷射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但有利于集中热能对毛细管粘度剂进行加热,而且还能够防止因为水蒸气的喷散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的简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为毛细管粘度计、11为毛细管粘度计侧管堵头、21为溶剂进液组件、211为溶剂储罐、212为溶剂进液导管、212a为细端密封塞、22为溶剂出液组件、221为溶剂抽吸泵,222为废液储罐、223为废液出液导管、223a为粗端密封塞、30为加热箱、31为蒸汽清洗室、311为毛细管粘度计支架、32为液体介质加热室、33为隔板、34为液体介质排出口、40为水蒸气发生器、41为水蒸气发生器的喷出口、50为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1为液体介质抽吸泵、52为液体介质进液导线、53为液体介质出液导线、54为可旋转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毛细管粘度计中较重的油污、凝点较高的油污、以及不易熔化的油污难以清洗的技术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如图1所示,该清洗装置包括溶剂抽吸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所述溶剂抽吸系统包括溶剂进液组件21和溶剂出液组件22,所述溶剂进液组件21与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密封连接,所述溶剂出液组件22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粗端密封连接;所述蒸汽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箱30和水蒸气发生器40,所述加热箱30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毛细管粘度计的蒸汽清洗室31,所述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设置在所述蒸汽清洗室31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其中所采用的水蒸气发生器可以选用常规用于制造水蒸气的相应装置,只要能够提供高于100℃的水蒸气即可。

通常由于水在80℃以上就会开始挥发,这就造成了水浴加热的温度只能达到80-90℃的现象;与其相比,在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水蒸气进行加热,能够达到至少80℃,甚至高于90℃,更甚至高于100℃的加热温度(例如100-120℃),更有利于促使较重的油污、凝点较高的油污、以及不易熔化的油污的溶解,进而实现清洗毛细管粘度计的目的。

现有的毛细管粘度剂包括品氏粘度计和逆流粘度计等,这两种毛细管粘度剂都包括粗端和细端(细端为具有球状部和毛细管部的一端),其中细端因为含有内径较细的毛细管部而更难以清洗。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毛细管粘度计中细端的清洗工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在优选情况下所述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设置,更优选所述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中位于球状部下方的毛细管设置。通过将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特别是细端中位于球状部下方的毛细管设置,有利于使得由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喷出的水蒸气直接喷射在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上,在连续的高温刺激下,更有利于溶解附着在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上的油污,进而实现对毛细管粘度计10中细端的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优选情况下,所述蒸汽清洗室31内设有毛细管粘度计支架311,所述粘度计支架311一端与所述蒸汽清洗室3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蒸汽清洗室31的内部延伸为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提供支撑。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毛细管粘度计支架311,一方面便于为毛细管粘度计10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便于固定所述毛细管粘结剂与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对毛细管粘度计10中细端的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其中溶剂抽吸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毛细管粘度计提供可流动清洗溶剂,并通过清洗溶剂的流动,将附着在毛细管粘度计管内部,以及附着在毛细管粘度计管壁上的油污溶解,同时将溶解油污的清洗溶剂从毛细管粘度计中吸出,以实现对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溶剂抽吸系统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例如所述溶剂抽吸系统包括溶剂进液组件21和溶剂出液组件22,所述溶剂进液组件21与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密封连接,所述溶剂出液组件22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粗端密封连接。

优选情况下,所述溶剂进液组件21包括可选的供液加压泵、溶剂储罐211和溶剂进液导管212,可选的所述供液加压泵与所述溶剂储罐211密封相连,所述溶剂进料导管212的一端与所述溶剂储罐211密封相连,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开口相匹配的细端密封塞212a;

优选情况下,所述溶剂出液组件22包括溶剂抽吸泵221,废液储罐222和废液出液导管223,所述溶剂抽吸泵221与所述废液储罐222密封相连,所述废液出液导管223的一端与所述废液储罐222密封相连,另一端形成与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粗端开口相匹配的粗端密封塞223a。

在上述溶剂进液组件和溶剂出液组件中,对于供液加压泵和溶剂抽吸泵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选择能够将清洗溶剂顺利通过毛细管粘结剂的相应功能泵即可。

在上述溶剂进液组件和溶剂出液组件中,对于所采用的溶剂储液瓶和溶剂回收瓶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储存用于清洗运动粘度计的足够清洗溶剂(例如500-1000ml)即可。通常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在使用时,储存在溶剂储液瓶中的清洗溶剂不得超过溶液储液瓶内部容积的3/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优选情况下,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超声波清洗系统,所述超声波清洗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清洗室31内的超声波发生装置,以及与所述蒸汽清洗室31相连通的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超声波清洗系统与蒸汽加热系统共用一个蒸汽清洗室31,在停止向蒸汽清洗室31中喷射水蒸气后,通过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向蒸汽清洗室31中通入液体介质(例如水),形成超声波液体浴,以实现对毛细管粘度计的超声震荡;并通过超声振动加速毛细管粘度计内部清洗溶剂对油污的溶解,以将附着在毛细管粘度计管壁上难以清除的油污清洗下来,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为了实现对超声波液体浴的加热目的,优选情况下,在所述超声波清洗系统中还包括液体介质加热储罐。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储罐与所述蒸汽清洗室31分别连接在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的两侧。同时为了避免液体介质的浪费,优选情况下,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储罐包括形成在所述加热箱30内部的液体介质加热室32和用于加热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32内部液体介质的加热元件;优选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与所述蒸汽清洗室31通过隔板33隔离。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加热箱30内部同时形成蒸汽清洗室31和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不但能够对水蒸气和水浴进行隔离(实现水汽隔离),而且还能够为液体介质提供储存和加热的空间,在避免液体介质更换所造成的原料浪费和时间浪费的同时,实现液体介质在蒸汽清洗室31和液体介质加热室32之间的往复式转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其中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的主要作用是在清洗装置需要进行超声波震荡处理时,向蒸汽清洗室31中通入液体介质形成液体浴,并在清洗装置需要进行水蒸气预热处理时,将蒸汽清洗室31中的液体介质抽出。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的选择可以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将液体介质顺利的抽入-抽出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包括相对于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32和所述蒸汽清洗室31可旋转设置的液体介质抽吸泵5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液体介质抽吸泵51两端的液体介质进液导线52(其长度需要满足抽水要求)和液体介质出液导线53(其长度只要满足控制水流的流动方向即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这种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不但部件简单常见、易于组装,而且通过简单旋转液体介质抽吸泵51的方向,即可改变液体介质的传输方向,进而实现蒸汽清洗室31中液体介质的流入与排除。更优选的情况下,所述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还包括可旋转底座54,所述可旋转底座54设置在所述隔板33上,所述液体介质抽吸泵51设置在所述可旋转底座54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为了实现对加热箱30内部的清洗、以及加热箱30内部液体介质的更换,优选情况下,在所述加热箱30上还设有与所述液体介质加热室32和/或所述蒸汽清洗室31相通的液体介质排出口34。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方法,该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水蒸气加热条件下,预热待清洗毛细管粘度计;S2、向预热后的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以清除毛细管粘度计中残留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清洗方法,通过引入水蒸气作为热源对毛细管粘度计进行加热,能够达到水浴所无法达到的温度,几乎可以溶解毛细管粘度计中绝大部分的油污(包括粘度较高的油污和凝点较高的油污),并使这些油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便于后续清洗;同时通过向毛细管粘度计中引入清洗溶剂,利用清洗溶剂对毛细管粘度计中的油污进行溶解清洗,就能够实现相对较好的清洗效果。优选情况下,所述水蒸气加热条件包括:环境温度为80-120℃,优选为90-120℃,更优选为100-120℃,预热5-30min。其中预热时间可以根据毛细管粘度计中油污的溶解情况判断,例如肉眼观察毛细管粘度计,当其中油污基本上已经完全溶解或者流动性变好的情况下,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反复重复步骤S1和S2以更好的溶解清洗毛细管粘度计中油污,以实现清洗毛细管粘度计的目的。然而,为了更好的优化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效果,优选情况下,所述清洗方法还包括:S3、在超声波液体浴条件下,向经步骤S2处理后的毛细管粘度计中进一步通入清洗溶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清洗方法,在通过水蒸气加热溶解大部分油污后,进一步在超声波液体浴条件下,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利用超声振动加速毛细管粘度计内部清洗溶剂对油污的溶解,以将附着在毛细管粘度计管壁上难以清除的油污清洗下来,实现更好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超声波液体浴条件中的超声波频率可以没有要求,只要实现超声震荡即可,例如超声波频率可以为20-80Hz,优选40-60Hz。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超声波液体浴条件中的液体浴的温度可以没有要求,只要能够在避免清洗溶液挥发的情况下,促进毛细管粘度计管壁上难以清除的油污溶剂即可,例如液体浴的温度可以在室温至清洗溶剂的沸点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方法,在采用超声波震荡处理毛细管粘度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连续通入清洗溶剂和间歇式通入清洗溶剂的方式。

其中,当毛细管粘度计的附着程度较轻,相对易于清洗时,可以采用连续通入清洗溶剂的方式。优选情况下,所述超声波液体浴条件还包括:在连续的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的情况下超声震荡5-10min。

其中,当毛细管粘度计的附着程度较重,且相对不易于清洗时,可以采用间歇式通入清洗溶剂的方式。优选情况下,在连续超声震荡的情况下,间歇性的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其中每次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的时间以毛细管粘度计中清洗溶剂完全被替换为准;这种间歇式通入清洗溶剂的方式,能够在减少清洗溶液使用的同时,增加超声波震荡处理的时间,进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优化清洗效果。更优选情况下,相邻两次通入清洗溶剂的时间间隔为3-5min,更优选情况下,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的次数为3-5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方法,其中可以使用的清洗溶剂可以根据毛细管粘度计所测定油品进行合理选择,只要能够溶解相应的测定油品即可,例如当测定油品为由沸点大于500℃的减压渣油时,所述清洗溶剂可以选自石油醚(60-90℃),石油醚(90-120℃)、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的有益效果。

在如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采用的附有油污的毛细管粘度计:该附有油污的毛细管粘度计是通过测量减压渣油得到,其中减压渣油为原油经过实沸点蒸馏得到的沸点大于500℃的减压渣油。

在如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采用的清洗溶剂:石油醚(90-120℃)。

实施例1

毛细管粘度计清洗装置:如图1所示。

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方法:

S1、在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中注入清水,并加热至70℃。

S2、将前述附有油污的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固定在蒸汽清洗室31中的毛细管粘度计支架11上;并将溶剂进液组件21与该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密封连接,将溶剂出液组件22与该毛细管粘度计10的粗端密封连接;其中,所述溶剂进液组件21包括溶剂储罐211和溶剂进液导管212,所述溶剂进液导管212一端与溶剂储罐211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细端密封塞212a,并通过细端密封塞212a与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密封连接;所述溶剂出液组件22包括溶剂抽吸泵221,废液储罐222和废液出液导管223,所述溶剂抽吸泵221与所述废液储罐222密封相连用于提供清洗溶剂的抽取动力,所述废液出液导管223的一端与废液储罐222密封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粗端密封塞223a,并通过粗端密封塞223a与毛细管粘度计10的粗端密封连接;同时将毛细管粘度计侧管堵头11堵住毛细管粘度计10的侧管,形成密封的清洗溶剂流路。

S3、打开水蒸气发生器40,通过水蒸气发生器的喷出口41中向蒸汽清洗室31中通入温度大于100℃的水蒸气使得蒸汽清洗室31内的温度达到105℃,以对毛细管粘度计10中进行预热,促使毛细管粘度计10中的油污溶解,并在对毛细管粘度计10预热5min,使得毛细管粘度计10中的油污基本全部熔化、且流动性变好后,关闭水蒸气发生器40的开关,停止往蒸汽清洗室31中通入蒸汽,其中所述水蒸气发生器40的喷出口41靠近所述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中位于球状部下方的毛细管设置。

S4、打开溶剂抽吸泵221的开关,促使毛细管粘度计10中溶解的油污通过废液出液导管223流入到废液储瓶中222中,同时将溶剂储罐211中的清洗溶剂通入至毛细管粘度计10以溶解油污,并将溶解有油污的溶剂通过废液出液导管223流入到废液储瓶中222中。与此同时,打开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中的液体介质抽吸泵,使得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中的清水由液体介质进液导线52抽出,并由液体介质出液导线53通入至蒸汽清洗室31中形成超声波水浴,待超声波水浴没过毛细管粘度计10的球状部后,打开超声波发生器的开关,对毛细管粘度计10进行超声震荡清洗,其中超声波水浴的温度为70℃,超声波的频率为40Hz。

S5、在连续的在连续超声震荡的情况下,间歇性的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其中每次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的时间以毛细管粘度计中清洗溶剂完全被替换为准;其中相邻两次通入清洗溶剂的时间间隔为5min,且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的次数为3次。

S6、关闭超声波发生器的开关,停止超声波清洗;同时将溶剂进液组件21与毛细管粘度计10的细端分开,继续将毛细管粘度计10和废液出液导管223中的溶剂向废液储瓶222中抽吸30s,接着关闭溶剂抽吸泵221。

S7、旋转液体介质进出组件50中的可旋转底座54,使得液体介质进液导线52位于蒸汽清洗室31中,液体介质出液导线53位于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中,打开中的液体介质抽吸泵51,使得蒸汽清洗室31中的清水由液体介质进液导线52抽出,并由液体介质出液导线53通入至液体介质加热室32中,当蒸汽清洗室31中的水平面低于毛细管粘度计10的最下端后,关闭液体介质抽吸泵51,并将安装在毛细管粘度计支架11上的毛细管粘度计10取下,干燥完成清洗工作。

对比例1

毛细管粘度计清洗装置:参照图1所示装置,区别在于不包括蒸汽加热系统和超声波清洗系统,其中仅包括溶剂抽吸系统和水浴加热系统。

毛细管粘度计的清洗方法:

S1、将前述附有油污的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固定在水浴加热室中的毛细管粘度计支架上;并将溶剂进液组件与该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密封连接,将溶剂出液组件与该毛细管粘度计的粗端密封连接;其中,所述溶剂进液组件包括溶剂储罐和溶剂进液导管,所述溶剂进液导管一端与溶剂储罐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细端密封塞,并通过细端密封塞与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密封连接;所述溶剂出液组件包括溶剂抽吸泵,废液储罐和废液出液导管,所述溶剂抽吸泵与所述废液储罐密封相连用于提供清洗溶剂的抽取动力,所述废液出液导管的一端与废液储罐密封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粗端密封塞,并通过粗端密封塞与毛细管粘度计的粗端密封连接;同时将毛细管粘度计侧管堵头堵住毛细管粘度计的侧管,形成密封的清洗溶剂流路。

S2、将水浴加热室中的清水加热至90℃,并对所述毛细管粘度计恒温加热90min,以溶解毛细管粘度计中的油污。

S3、打开溶剂抽吸泵的开关,促使毛细管粘度计中溶解的油污通过废液出液导管流入到废液储瓶中,同时将溶剂储罐中的清洗溶剂通入至毛细管粘度计以溶解油污,并将溶解有油污的溶剂通过废液出液导管流入到废液储瓶中。

S4、在恒温水浴条件下,连续向毛细管粘度计中通入清洗溶剂,连续冲洗5min后,关闭水浴加热室的热源,停止加热;同时将溶剂进液组件与毛细管粘度计的细端分开,当毛细管粘度计和废液出液导管中的溶剂全部进入废液储瓶中后,关闭溶剂抽吸泵;将安装在毛细管粘度计支架11上的毛细管粘度计10取下,干燥完成清洗工作。

效果测试:

1、目测:

由根据本实用新型清洗方法的实施例1清洗的得到的毛细管粘度计,表面清洁无残留;而根据现有技术中清洗方法的对比例1在清洗毛细管粘度计的过程中,出现了毛细管粘度计堵塞无法疏通的现象,而且即使将毛细管粘度计疏通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毛细管粘度计也还是存在局部表面上还存在残留物,清洗的并不透彻的问题。

2、毛细管粘度计清洁度测试:

标准样品:GW13609标准粘度液(商购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运动粘度为10000mm2/s。

测试方法: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清洗方法的实施例1清洗的得到的毛细管粘度计对前述标准样品进行粘度测量。

测量结果,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清洗方法的实施例1清洗的得到的毛细管粘度计所测得的20℃运动粘度为10012mm2/s(与标准样品在20℃运动粘度的理论值的偏差小于1%,符合粘度测定要求)。

总结:由前述效果测试可知,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清洗方法的对比例1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清洗方法的实施例1能够在较短的清洗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特别是对像例如重质原油、沥青、减压渣油一样的凝点较高、不易熔化的重油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