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28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测距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特别涉及测距仪。



背景技术:

测距仪利用光、声音、电磁波的反射、干涉等特性,而设计的用于长度、距离测量的仪器。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目前,市场上的激光测距仪对于检测过程中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有一定的要求,测距仪测量距离时无法对测距仪的前后位置是否已经处于水平进行判断,导致测出的距离误差大;所以目前所使用的测距仪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距仪,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把握测距仪是否被放置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测距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判断壳体放置后前后倾斜度的前后倾斜指示装置,所述前后倾斜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前后倾斜度的第一检测元件、响应于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到向前倾斜以输出前倾驱动信号的前倾驱动装置、耦接于前倾驱动装置且响应于前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处于前倾状态的前倾指示装置、响应于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到向后倾斜以输出后倾驱动信号的后倾驱动装置以及耦接于后倾驱动装置且响应于后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处于后倾状态的后倾指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影响测距仪测距最大的就是前后倾斜度,而左右倾斜对测距仪影响相对较小,只会导致使用者使用不便的情况,所以需要保证在检测过程中前后位置处于水平,故通过第一检测元件完成对壳体的放置位置的检测,并根据第一检测元件所检测的情况,若壳体放置的位置呈前倾状态,则使得前倾驱动装置对前倾指示装置进行控制,启动前倾指示装置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指示,同时若壳体方式的位置呈后倾状态,则使得后倾驱动装置对后倾指示装置进行控制,启动后倾指示装置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指示,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把握测距仪前后位置是否被放置水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包括真空管以及设置于真空管内的水银珠,所述真空管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一对相互断开的电极且分别定义两对电极为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位于真空管外侧的一端与前倾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位于真空管外侧的一端与后倾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连接,所述真空管沿测距仪长度方向放置。

采用上述方案,两对电极组分别控制两种情况,即在前倾过程中,对应的水银珠也前倾,使得水银珠与对应控制前倾驱动装置的第一电极组接触,使得第一电极组在水银珠的接触下而导通,进而使得前倾驱动装置得电以控制前倾指示装置开启,方便工作人员知道目前的设备处于前倾状态,反之,则处于后倾状态;水银珠只要在壳体发生很小的倾斜度即会在其本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完成检测,整体检测的精确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前倾指示装置与后倾指示装置均为灯光指示器和/或声音指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灯光指示器以实现通过光线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而声音指示器则通过声音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此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以实现多种组合,即仅仅采用灯光指示器来进行指示也可以仅仅采用声音指示器来进行指示,另外还可以采用声音指示器与灯光指示器相互接合的方式进行指示,使得设置更加的合理,应用更加的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前倾指示装置与后倾指示装置均为频闪灯光指示器。

采用上述方案,灯光的闪烁能够提高采用光线提示过程中的显著度,让工作人员更加容易的获取到对应的信息,以知道壳体放置的倾斜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前倾驱动装置与后倾驱动装置分别耦接于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控制测距仪启闭;当前倾驱动装置控制前倾指示装置启动和/或后倾驱动装置控制后倾指示装置启动,则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反之,接通测距仪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只有在放置将壳体前后位置放置水平后,才能启动对应的测距仪,避免测试完成后而获得的数据不精确,同时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测量时需要保持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细致的放置测距仪后在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前倾驱动装置为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前倾指示装置的受控端。

采用上述方案,成本低廉,电路设计更加简单容易实施,便于后期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后倾驱动装置为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后倾指示装置的受控端。

采用上述方案,成本低廉,电路设计更加简单容易实施,便于后期的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一续流二极管,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二续流二极管。

采用上述方案,整体的电路设计更加的简单容易实施,同时第一续流二极管与第二续流二极管的设置,能够将残留在对应继电器的线圈上的残余电流进行消耗,有效的提高继电器使用的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判断壳体放置后左右倾斜度的左右倾斜指示装置,所述左右倾斜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左右倾斜度的第二检测元件、响应于第二检测元件检测到向左倾斜以输出左倾驱动信号的左倾驱动装置、耦接于左倾驱动装置且响应于左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处于左倾状态的左倾指示装置、响应于第二检测元件检测到向右倾斜以输出右倾驱动信号的右倾驱动装置以及耦接于右倾驱动装置且响应于右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处于右倾状态的右倾指示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对左右倾斜度进行检测,使得壳体在放置过程中,能够把控前后倾斜度的同时,也能把控左右倾斜度的情况,使得提高测距仪的精度的同时,使用也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第二检测元件相互垂直且设置于壳体的上侧

采用上述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获取信息,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第一检测元件检测完成后并根据第一检测元件所检测的情况以对是否前倾或者后倾进行指示,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的把握测距仪是否被放置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测距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后倾斜指示装置与左右倾斜指示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壳体;2、前后倾斜指示装置;21、第一检测元件;211、真空管;212、水银珠;22、前倾驱动装置;23、前倾指示装置;24、后倾驱动装置;25、后倾指示装置;3、左右倾斜指示装置;31、第二检测元件;32、左倾驱动装置;33、左倾指示装置;34、右倾驱动装置;35、右倾指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测距仪,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用于判断壳体1放置后前后倾斜度的前后倾斜指示装置2,前后倾斜指示装置2包括用于检测前后倾斜度的第一检测元件21、响应于第一检测元件21检测到向前倾斜以输出前倾驱动信号的前倾驱动装置22、耦接于前倾驱动装置22且响应于前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1处于前倾状态的前倾指示装置23、响应于第一检测元件21检测到向后倾斜以输出后倾驱动信号的后倾驱动装置24以及耦接于后倾驱动装置24且响应于后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1处于后倾状态的后倾指示装置25。

第一检测元件21包括真空管211以及设置于真空管211内的水银珠212,真空管211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一对相互断开的电极且分别定义两对电极为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位于真空管211外侧的一端与前倾驱动装置22的供电回路连接,第二电极组位于真空管211外侧的一端与后倾驱动装置24的供电回路连接,真空管211沿测距仪长度方向放置。

前倾驱动装置22为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前倾指示装置23的受控端。后倾驱动装置24为第二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后倾指示装置25的受控端。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一续流二极管D1,且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二续流二极管D2。

前倾指示装置23与后倾指示装置25均可以为灯光指示器和/或声音指示器。前倾指示装置23与后倾指示装置25均优选采用频闪灯光指示器。

频闪灯光指示器包括振荡器、三极管与指示灯,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或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触点后连接电源,振荡器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的基极,并控制三极管的通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指示灯后连接电源,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当振荡器工作时,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为方波,控制三极管交替通断,以使得指示灯间断性指示,实现指示的功能。

前倾驱动装置22与后倾驱动装置24分别耦接于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控制测距仪启闭;当前倾驱动装置22控制前倾指示装置23启动和/或后倾驱动装置24控制后倾指示装置25启动,则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反之,接通测距仪的供电回路。即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触点均连接于测距仪的供电回路。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测距仪的前后位置放置倾斜时,则第一检测元件21对倾斜的方向进行检测,若出现前倾,对应的水银珠212也前倾,使得水银珠212与对应控制前倾驱动装置22的第一电极组接触,使得第一电极组在水银珠212的接触下而导通,进而使得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得电以使得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即控制前倾指示装置23开启以实现指示,同时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使得测距仪无法正常使用;若出现后倾,对应的水银珠212也后倾,使得水银珠212与对应控制后倾驱动装置24的第二电极组接触,使得第二电极组在水银珠212的接触下而导通,进而使得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得电以使得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即控制后倾指示装置25开启以实现指示,同时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使得测距仪无法正常使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判断壳体1放置后左右倾斜度的左右倾斜指示装置3,左右倾斜指示装置3包括用于检测左右倾斜度的第二检测元件31、响应于第二检测元件31检测到向左倾斜以输出左倾驱动信号的左倾驱动装置32、耦接于左倾驱动装置32且响应于左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1处于左倾状态的左倾指示装置33、响应于第二检测元件31检测到向右倾斜以输出右倾驱动信号的右倾驱动装置34以及耦接于右倾驱动装置34且响应于右倾驱动信号以指示壳体1处于右倾状态的右倾指示装置35。

第二检测元件31的结构与第一检测元件21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定义两对电极为第三电极组与第四电极组,第三电极组位于真空管211外侧的一端与左倾驱动装置32的供电回路连接,第四电极组位于真空管211外侧的一端与右倾驱动装置34的供电回路连接,真空管211沿测距仪宽度方向放置。第一检测元件21与第二检测元件31相互垂直且设置于壳体1的上侧。

左倾驱动装置32为第三继电器KM3,第三继电器KM3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左倾指示装置33的受控端。右倾驱动装置34为第四继电器KM4,第四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连接于右倾指示装置35的受控端。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三续流二极管D3,且第四继电器KM4的线圈上反并联有第四续流二极管D4。

左倾指示装置33与右倾指示装置35均可以为灯光指示器和/或声音指示器。左倾指示装置33与右倾指示装置35均优选采用频闪灯光指示器。

频闪灯光指示器包括振荡器、三极管与指示灯,振荡器的被控端耦接于第三继电器KM3或第四继电器KM4的常开触点后连接电源,振荡器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的基极,并控制三极管的通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指示灯后连接电源,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当振荡器工作时,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为方波,控制三极管交替通断,以使得指示灯间断性指示,实现指示的功能。

前倾驱动装置22与后倾驱动装置24分别耦接于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控制测距仪启闭;当前倾驱动装置22控制前倾指示装置23启动和/或后倾驱动装置24控制后倾指示装置25启动,则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反之,接通测距仪的供电回路。即第三继电器KM3与第四继电器KM4的常闭触点均连接于测距仪的供电回路。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测距仪的左右位置放置倾斜时,则第二检测元件31对倾斜的方向进行检测,若出现左倾,对应的水银珠212也左倾,使得水银珠212与对应控制左倾驱动装置32的第三电极组接触,使得第三电极组在水银珠212的接触下而导通,进而使得第三继电器KM3的线圈得电以使得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即控制左倾指示装置33开启以实现指示,同时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使得测距仪无法正常使用;若出现右倾,对应的水银珠212也右倾,使得水银珠212与对应控制右倾驱动装置34的第四电极组接触,使得第四电极组在水银珠212的接触下而导通,进而使得第四继电器KM4的线圈得电以使得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打开,即控制右倾指示装置35开启以实现指示,同时断开测距仪的供电回路以使得测距仪无法正常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