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35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详细的讲是一种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测试热固性树脂性能,需要使用模具将树脂制成浇筑体样条,进行测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树脂抽真空,浇筑到模具中,进行固化。不足之处:由于树脂的流动性、粘度、填料等差异,固化后的样条需要进行切割或者打磨,残留的气泡影响会测试结果,同时需要涂抹脱模剂及清理模具,费时耗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通过真空辅助,树脂浇筑体的质量高、样条尺寸稳定,工艺简单、周期短、加工工序少、测试成本低、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设有中模板,其特征在于,中模板两侧分别设有左模板及右模板,左模板、中模板及右模板上加工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将左模板、中模板及右模板固定在一起,中模板的中间部位加工有圆形样条浇筑槽,圆形样条浇筑槽上侧及下侧分别加工有与圆形样条浇筑槽相连通的上缓冲槽及下缓冲槽,上缓冲槽与中模板上端的上螺纹孔相连通,下缓冲槽与中模板下端的下螺纹孔相连通,上螺纹孔上安装有上导管,上导管经带有阀门的上软导管与真空泵相连,下螺纹孔上安装有小导管,小导管经带有阀门的下软导管与胶槽相连通,左模板、右模板内表面及中模板的内外面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左模板、中模板、右模板的模具组成,同时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利用真空的作用吸入树脂胶液,保证浇筑体的厚度及形状,减少后续加工工序及损伤,减少了浇筑过程中的气泡,保证浇筑体的质量。该模具表面具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易于样件的取出及模具的清理;采用双面成型,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右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模板;2、中模板;3、右模板;4、螺栓孔;5、上导管;6、密封胶条;7、样条浇筑槽;8、胶槽;9、真空泵;10、下螺纹孔;11、下软导管;12、小导管;13、上螺纹孔;14、上软导管;15、下缓冲槽;16、螺栓;17、上缓冲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中模板2,中模板2两侧分别设有左模板1及右模板3,左模板1、中模板2及右模板3上加工有螺栓孔4,螺栓16穿过螺栓孔4将左模板1、中模板2及右模板3固定在一起,中模板2的中间部位加工有圆形样条浇筑槽7,圆形样条浇筑槽7上侧及下侧分别加工有与圆形样条浇筑槽7相连通的上缓冲槽17及下缓冲槽15,上缓冲槽17与中模板2上端的上螺纹孔13相连通,下缓冲槽15与中模板2下端的下螺纹孔10相连通,上螺纹孔13上安装有上导管5,上导管5经带有阀门的上软导管14与真空泵9相连,下螺纹孔10上安装有小导管12,小导管12经带有阀门的下软导管11与胶槽8相连通,左模板1、右模板3内表面及中模板2的内外面上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胶槽8中倒入树脂胶液,打开真空泵9,树脂胶液从胶槽8中经由下软导管11进入模具的密闭腔中的下缓冲槽15、圆形样条浇筑槽7,当胶槽8中的树脂胶液消失前,提前关闭下软导管11上的阀门,防止气体进入模具;将模具移入烘箱内进行固化,根据固化制度,真空泵9在树脂固化后关闭。降温后,开模取出样件,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进行测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