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黑成品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416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黑成品的检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碳黑成品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碳黑生产是批量进行,物料传送具有连续性。现有碳黑成品取样都是通过药匙直接从吨包袋中直接取样,由于吨包袋的体积大,一般只是在吨包袋表面进行取样,采用这种取样方法取得的碳黑样品的代表性不强,对整批物料的质量状况的判断易出现误差,不利于控制产品的质量。此外,碳黑的表面积较大,容易吸附挥发份环境中的水分,而取样过程中要打开吨包袋使得碳黑直接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不能准确反映成品碳黑的质量,还使得吨包袋中的成品碳黑暴露在空气中,影响碳黑质量。

综上所述,发明一种可方便取样、减少碳黑直接暴露在室外的碳黑成品取样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可可方便取样、减少碳黑直接暴露在室外的碳黑成品取样装置是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碳黑成品取样装置,包括外管、内管、旋转手柄、取料管,所述外管固定在成品碳黑输送管上,外管一端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内,外管另一端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外,外管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内管套设在外管内,所述旋转手柄穿过外管与内管连接,内管通过旋转手柄可相对外管旋转,所述外管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内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Ⅰ,外管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外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Ⅰ,所述出料口Ⅰ连接有取料管;所述内管上对应进料口Ⅰ的位置设有进料口Ⅱ,内管上对应出料口Ⅰ的位置设有出料口Ⅱ;内管内置有活塞、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连接有活塞,拉杆另一端穿过旋转手柄设有推拉把手。

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手柄上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管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内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在外管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外的一端。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对成品碳黑输送管中输送的成品碳黑直接进行取样,提高了取样的密闭性,使取得碳黑样品更具有代表性,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同时也改善了车间环境,降低了车间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外管;2、内管;3、旋转手柄;4、取料管;5、成品碳黑输送管;6、进料口Ⅰ;7、出料口Ⅰ;8、进料口Ⅱ;9、出料口Ⅱ;10、活塞;11、拉杆;12、推拉把手;13、温度传感器;14、显示器;15、成品碳黑。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黑成品取样装置,包括外管1、内管2、旋转手柄3、取料管4、成品碳黑输送管5,所述外管1固定在成品碳黑输送管5上,外管1一端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内,外管1另一端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外,外管1为两端封闭的空心管,所述内管2套设在外管1内,所述旋转手柄3穿过外管1与内管2连接,内管2通过旋转手柄3可相对外管1旋转,所述外管1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内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Ⅰ6,外管1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外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Ⅰ7,所述出料口Ⅰ7连接有取料管4;所述内管2上对应进料口Ⅰ6的位置设有进料口Ⅱ8,内管2上对应出料口Ⅰ7的位置设有出料口Ⅱ9;内管2内置有活塞10、拉杆11,所述拉杆11一端连接有活塞10,拉杆11另一端穿过旋转手柄3设有推拉把手12。

优选的,述旋转手柄3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外管1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内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电连接有显示器14,所述显示器14设在外管1置于成品碳黑输送管5外的一端。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对成品碳黑输送管中输送的成品碳黑直接进行取样,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密闭性,改善了车间环境,降低了车间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将内管1直接套设在外管1内,取样时进料口Ⅰ6与进料口Ⅱ8开口方向一致,成品碳黑输送管5运输的成品碳黑15直接进入内管2中,然后通过旋转手柄3旋转内管2,此时进料口Ⅰ6旋转离开进料口Ⅱ8位置,出料口Ⅱ9旋转至出料口Ⅰ7位置,拉动拉杆12,使成品碳黑15通过出料口Ⅰ7下落至取料管4,操作人员可对碳黑进行取样,保证了取样的密闭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3,可以在取样时对成品碳黑15输送管5内温度进行测量,以便及时测量成品碳黑的生产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